摘要:中美欧作为全球GDP最高的三大经济体,发电量也位居全球前三,2024年中美欧发电量分别达到10.1/4.4/2.7万亿kwh,分别占全球总发电量33%/14%/9%,合计占全球总发电量的56%。随着能源转型推进,中美欧各自的发电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煤电、天然气
本篇报告主要回答以下问题:
◆ 储能行业为什么爆发?
◆ 哪些市场值得关注?
◆ 未来空间有多大?
1
全球能源转型进展
我们正处在新一轮能源革命的开端
第一次能源革命——农业文明时代
人类学会人工取火(4万年前)
第二次能源革命——化石能源时代
蒸汽机发明、内燃机发明
能源结构转向煤炭、石油、天然气
第三次能源革命——电气化时代
电磁感应现象、电力普及
社会生产力和人类文明到达前所未有的高度
第四次能源革命——碳中和时代
能源可持续供应、气候变化
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将成为主体
2015年巴黎协定以来,中美欧风光渗透率快速增长
中美欧作为全球GDP最高的三大经济体,发电量也位居全球前三,2024年中美欧发电量分别达到10.1/4.4/2.7万亿kwh,分别占全球总发电量33%/14%/9%,合计占全球总发电量的56%。随着能源转型推进,中美欧各自的发电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煤电、天然气等化石能源占比不断下降,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占比快速增长。
中国消纳情况:光伏现货电价持续下跌
新能源弃电分为系统性弃电(电网输送能力不足或系统安全约束导致弃电)和经济性弃电(市场机制下基于经济考量导致弃电)。
2025年以来中午时段现货市场“负电价”成为常态,多个现货省份光伏月均结算电价连续低于0.1元/kwh,我们认为现货电价更能反映目前光伏的“真实”消纳情况。
美国消纳情况:净负荷曲线从“鸭子”变“峡谷”
加州光照资源丰富,是美国能源转型步伐较快的地区,随着风光装机增长,美国加州地区出现了弃风弃光率大幅上升的情况。
传统电源需要满足的调节需求被称为净负荷(净负荷=总负荷-风光出力),2024 年加州地区中午时段净负荷进一步下降,“鸭子曲线”正在演变成“峡谷曲线”,当电力系统净负荷低于0时,意味着仅风光出力便能满足该时刻所有用电需求。
欧洲消纳情况:电力市场负电价次数激增
2024年欧盟整体风光发电量占比已经达到28.5%,部分国家占比更高,例如德国风光发电量占比达到了40.7%。受风光高渗透率影响,欧洲目前同样面临着愈发严峻的消纳问题,2023年以来欧洲电力市场各竞价区域出现负电价次数均大幅增长。
储能放量的两大前提:一是有需求,二是有经济性
储能快速增长的两大前提均已满足。
前提一:电力系统有需求
光伏消纳问题严峻,说明电力系统对储能需求非常迫切。
前提二:度电成本可负担
影响储能LCOS的三大关键变量分别是:锂价(对应随容量变化的装机成本)、年循环次数(对应电力现货市场)、电池日历寿命。
根据我们测算,目前4H独立储能电站的度电成本在0.35-0.60元区间,对比2025年部分省份0.5元左右的现货市场峰谷价差,结合部分省份已经执行的储能容量电价收益,目前部分省份独立储能项目已经初步具备经济性。
2
全球储能市场盘点
全球储能市场:中美欧为主要市场,大储快速增长
2024年全球锂电储能新增装机74GW/181GWh,分别同比增长66%/88%。2024年全球锂电储能新增装机中,中美欧各自占比55%/19%/14%。
中国储能市场:取消强配是储能具备经济性的标志,招标保持快速增长
2024年中国锂电储能新增装机39GW/99GWh,同增77%/113%;25年上半年新增13.7GW/33.8GWh,同增32%/40%。
136号文“取消强制配储” 是储能具备经济性的标志,类似2019年的风光平价。我们认为,中国电力现货市场、辅助服务市场、电容量市场持续推进,未来建不建储能、建多少储能,将由市场说了算。
美国储能市场:关税&大而美法案可能冲击2026-2027年需求
2024年美国锂电储能新增装机12GW/34GWh,同增63%/59%;25年上半年新增5.5GW/18.8GWh,同增35%/44%。
美国市场关税升级,OBBBA法案新增外国敏感实体限制,预计25年美国储能需求影响有限,但2026-2027年需求可能受到冲击。
欧洲储能市场:大储成为增长主力,西班牙大停电凸显储能重要性
2024年欧洲锂电储能新增装机11GW/21GWh,同增23%/32%;其中大储新增2.9GW/7.4GWh,同增108%/197%。
2022年俄乌冲突带动欧洲户储快速增长,随着电价回落,户储增速下滑;2024年开始欧洲大储成为增长主力,25年有望实现翻倍增长。
SolarPowerEurope预测,到2029年欧洲储能新增装机将达到118GWh,累计装机将达到399GWh。
值得关注的新兴市场:中东、印度、澳洲、智利等
储能新兴市场快速崛起,关注相关国家政策、发电量规模、风光占比等因素。
中东:
沙特SEC项目(2GWh+7.8GWh+12.5GWh)、沙特SPPC项目(8GWh)、阿联酋Masdar数据中心配储项目(20GWh)
印度:
发电量规模大,25年开始,新建风光项目须配置2-4H储能
澳洲:
能源转型进展较快,电力市场化程度较高
日本:
发电量规模大,双碳目标明确,补贴、容量电价政策等逐步向储能倾斜
南非:
非洲最活跃的市场,24年投运1.6GWh储能,电力短缺,政府7GWh储能项目已招标
智利:
清晰完善的政策框架,22年明确独立储能市场主体身份,23年出台容量补偿方案,推动多个大型储能项目启动
3
中长期储能需求展望
如何预测未来储能装机?
产业规模化发展初期,短期需求容易被低估
产业初期往往是技术突破、政策加码最为活跃的阶段,这些变化通常具有突然性且难以准确量化,在这一阶段对产业规模增长做短期预测的准确性较低,往往容易低估。
以光伏产业的成长路径为例,全球光伏新增装机在经历了2018年的短暂调整后,后续连续多年新增装机实际值超过了IEA的短期预测值。
储能需求放量的两大前提条件已具备:一是电力系统有需求,二是经济性迈过拐点。
下一步,需要视角拉长,从第一性原理出发,从终局思维出发,去分析储能的中长期需求需求,测算全球储能装机可能的峰值,从而对产业所处生命周期的位置有更准确的判断。
推导逻辑:气候危机→能源转型→双碳目标→风光中长期需求→储能中长期需求
新能源的逻辑基点是应对气候危机,近200年,受人类工业化带来的碳排放影响,地球表面温度陡峭上升,2024年全球升温幅度较工业化前平均水平高出1.55℃。导致极端气候灾害频率和强度增加,以前50年一遇的灾害可能变为1-2年就遭遇一次。更频繁的气候灾害将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根据Nature研究,在3℃的全球变暖水平下,全球面临的气候变化经济损失将达到每年10%GDP。
IPCC报告指出限制人类活动碳排放可以扭转地球升温趋势。
全球降碳路径实现路径可概括为:终端用能电气化,电力系统低碳化。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动能源转型降低全球碳排放,扭转地球升温趋势,已经成为科学界、政治界的共识。
2015 年联合国195 个成员国在巴黎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1次缔约方大会上达成协议,设定了本世纪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上涨幅度控制在2℃以内,并努力控制在1.5℃以内的目标。《巴黎协定》具有法律约束力,以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为原则,要求各国以5年为一个周期发布其国家自主贡献(NDCs),旨在通过“棘轮机制”推动各国逐步升级承诺,以期在2050 年实现净零排放的目标。
中国和欧盟将于联合国气候变化COP30贝伦大会(25年11月)前,宣布覆盖全经济范围、包括所有温室气体的2035年国家自主贡献目标。
国际能源署(IEA)同样采用“多模型耦合+情景分析”框架,对未来全球能源转型之路作出预测和指引,乐观情景是基于巴黎协定1.5℃目标作出的预测。
2024年全球光伏/风电分别新增装机553/119GW,预计峰值将出现在2030-2035年,光伏/风电分别年均新增1069/362GW。
在确定未来全球需要建设多少光伏风电后,根据IEA模型测算,为了实现净零排放,2024年全球电池储能新增装机功率74GW,预计峰值同样出现在2030-2035年,年均新增装机功率264GW。我们测算出全球新型储能累计配储时长有望从2024年的2.3h增长至2035/2050年的3.8/5.0h,全球新型储能年新增装机容量峰值有望超过1.5TWh,储能电池出货量峰值有望超过2TWh/年。
结合国内渗透率数据,储能仍处在产业成长初期
参考新能源车渗透率的定义,我们提出了储能渗透率的概念,即每年新增新型储能提供的灵活调节能力占整个电力系统每年新增灵活调节需求的比例。
以中国为例,未来可新增的电力系统灵活调节能力主要分为四类:火电调峰、抽水蓄能、需求侧响应、新型储能,前三者都有明显的发展规模上限,未来新型储能需要逐步担起重任,成为系统灵活调节资源的提供主体。根据我们测算,2024年中国储能渗透率仅为4.9%,预计未来10年有望快速增长至70%左右。结合这一数据,我们认为新型储能目前的发展规模还远不及未来电力系统对它的需求,储能产业仍处在生命周期中的成长初期。
储能未来十年CAGR超过20%,不比AI算力差
我们预计2035年全球新型储能年新增装机容量峰值有望超过1.5TWh,2024-2035年年化复合增速有望达到21.4%。
历史总在曲折中前进
可能的波动:特朗普、碳酸锂价格波动、产能供需的波动、逆全球化等。
在世界多极化背景下,面对气候危机这一全球治理问题,要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有信心,要对碳中和有信心,要对储能有信心!
1)储能产业政策及电力市场政策波动风险;
2)产业竞争加剧风险;
3)国际贸易摩擦风险;
4)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5)电力系统模型测算偏差风险。
以上内容节选自五矿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全球储能市场盘点及中长期展望》,对外发布时间:2025/09/05,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若因对报告的摘编产生歧义,应以完整版报告内容为准。
钟林志(分析师) 登记编码:S0950525050001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