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铜元承家志:民国廿五年制中心“平”背嘉禾拾枚铜元,寻新主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4-02 15:51 1

摘要:在广西桂林的曾先生家中,珍藏着一枚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钱币——中华民国廿五年制中心“平”背嘉禾拾枚铜元。这枚钱币是家族四代人的传承之物,其祖父早年经商途经平津时,偶然获得这枚未流通的试铸币。老人讲述,钱币正面镌刻的“平”字,寓意着对和平的期盼,而背面的嘉禾图案,

在广西桂林的曾先生家中,珍藏着一枚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钱币——中华民国廿五年制中心“平”背嘉禾拾枚铜元。这枚钱币是家族四代人的传承之物,其祖父早年经商途经平津时,偶然获得这枚未流通的试铸币。老人讲述,钱币正面镌刻的“平”字,寓意着对和平的期盼,而背面的嘉禾图案,则象征着五谷丰登、国泰民安。从此,这枚铜元成为家族的重要信物,每逢春节都要用绸布轻拭,承载着家族百年的风雨记忆。

这枚铜元展现了民国时期造币工艺的精湛水平。钱币红铜材质中掺入适量锌锡,历经近百年仍坚固如初。正面中心镌刻“平”字,上方为“中华民国廿五年制”。背面镌刻“拾枚”字样,表明面值,两侧饰以嘉禾图案,寓意着对和平与丰收的期盼。钱币包浆自然,色泽温润,边缘流通痕迹细微,透露出岁月的沉淀与历史的厚重。

追溯历史,1936年的中国正值多事之秋。为体现“自治”政权的存在事实,平津卫戍司令宋哲元命天津造币厂铸造了一批新式铜元,面值包括壹枚、贰枚、拾枚等,但均未正式发行。这批铜元不仅承载着特殊的历史意义,更展现了当时造币工艺的高超水平。如今存世的廿五年制中心“平”背嘉禾拾枚铜元极为稀少,大多被博物馆或资深藏家珍藏,成为民国铜元中的顶级珍品。

曾先生决定出手这枚家传珍宝,实有不得已的考量。家族后辈无人专精钱币收藏,而青铜文物需要恒温恒湿的保存环境。与其让铜元在普通藏盒中沉睡,不如为它在专业机构寻找新的归宿。选择通过推文发布,正是看重新媒体传播的穿透力。不同于传统拍卖的局限,推文能以高清图片展示铜元的细节特征,用短视频呈现其历史演变,吸引全球藏家关注。更重要的是,这种方式能让钱币承载的乱世风云与家族记忆,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命力。

来源:老蔡聊收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