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优酷标119秒,实测123秒;芒果标80秒,实测83秒;爱奇艺标120秒,实测122到123秒。
“120秒广告,我数到123秒才给跳过——这3秒谁赔?
”
刷剧党最近集体炸锅,原来不是错觉,平台真的在偷偷加钟。
红星资本局把优酷、芒果、爱奇艺拉到同一张计时器前,结果一个比一个离谱:
优酷标119秒,实测123秒;芒果标80秒,实测83秒;爱奇艺标120秒,实测122到123秒。
网络流畅,排除卡顿,纯粹就是“人工加时”。
客服话术也精彩:优酷说“会反馈”,芒果甩锅“多段视频累加”,爱奇艺直接“页面显示为准”。
翻译一下:你看到的数字,仅供参考。
别小看这几秒。
按2024年互联网广告规模破千亿来算,长视频广告占了大头,每多拖一秒,平台就多收一秒的钱,用户却白白被割。
更扎心的是,律师直接点名:这属于虚假广告,违反《广告法》和《消法》,倒计时造假就是误导消费者。
哪怕没写“秒”字,大家默认是秒,平台想钻空子?
没门。
有人可能觉得,不就两三秒嘛,忍忍得了。
但积少成多,追一部30集的剧,每集多看3秒广告,就是90秒,快够刷一条短视频了。
更别提有些剧中间插广告、片头片尾再来一次,时间直接翻倍。
用户不是小气,是讨厌被当傻子。
好消息是,监管已经动手。2025年初,市场监管总局和广电总局联合专项检查,几家头部平台被约谈,要求立即整改。
消协也在喊话:广告时长必须透明,别再玩数字游戏。
部分平台开始内测“精准计时”技术,广告播完立刻给跳过按钮,算是听进去了。
但别指望平台自觉。
实测里,整改后的某平台把120秒标成118秒,实际还是122秒,只是从“多3秒”变成“多4秒”,套路升级。
想彻底根治,得靠用户一起较真:每次遇到超时,直接截图录屏,反手一个12315投诉,平台最怕的就是集体维权。
个人立场放这儿:以后追剧,先开飞行模式再进APP,跳过贴片广告;遇到超时,立刻退出换源,不给平台多赚一秒。
毕竟,时间是自己的,广告可以忍,被偷不行。
来源:小毅说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