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29)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09 13:34 1

摘要:我的故乡座落在江淮分水岭的一隅,偏远、贫穷甚至有几分愚昧。村子里的房屋大部分已经属于危房,基本上是八九十年代兴建的砖瓦结构,已经失去了居住功能。不过,还有一部分老人只能住在年久失修的老房子里。一到阴雨天,室内阴暗潮湿,散犮着一股说不清的味道。而门前的路跟50年

故乡只能算作一位远房亲戚,没事的时候很少联系,有事的时候才会走动。远离故乡的人,慢慢就会生出几分莫名的生疏感。到不了的地方叫远方,回不去的地方叫故乡。

我的故乡座落在江淮分水岭的一隅,偏远、贫穷甚至有几分愚昧。村子里的房屋大部分已经属于危房,基本上是八九十年代兴建的砖瓦结构,已经失去了居住功能。不过,还有一部分老人只能住在年久失修的老房子里。一到阴雨天,室内阴暗潮湿,散犮着一股说不清的味道。而门前的路跟50年前没有两样,天晴尘土飞扬,雨天泥泞路滑。由于许多房屋长年无人居住,门前没人打理,杂草丛生蚊虫肆虐,甚至有毒蛇出没。每到夜幕降临,树丛中屋角处有种阴森恐怖的感觉。

偶尔回到村里的时候,也跟他们聊过,一部分人认为在村子里住了几十年了,跟子女们在城里生活不方便;曾经有位堂叔说过,在合肥市住没有在乡下住的舒服自在。其实,真实的情况是经济原因,如果在城里生活,开销肯定比乡下大,而他们绝大多数每月仅300元不到的养老金,这点钱在城里连吃饭都不够。另外没有独立的住房,跟子女生活在同一屋檐下,确实有许多不方便,选择在村庄养老只是无奈之举。并不是乡下有多美好,而是自己的口袋撑不起在城里养老。那些有高额退休金的人,因为他们能够经济独立,在城里有自己的住房,看病可以报销的多,所以很少回到村庄居住。如果你每个月能有五到六千甚至更高的收入,是选择住在乡下还是城里?大多数会选择在城里,一方面在子女身边,能有个照应;另一方面,生活的便利性,医疗的及时性,亲情的回馈性可以让生活更美好。如果你一日三餐只能指望子女,生病了除了要他们鞍前马后照料不说,还要掏出一大笔费用,假以时日将会生出自卑感。

就我个人而言,如果在村子里生活,对于居住条件的考虑,一是网速,二是电压,三是道路,四是卫生状况,五是生活的便利性,六是医疗问题。以上这6条在现阶段的村庄确实不尽人意。至于是否有工作机会,教育优秀程度,对于在村庄养老的人来说,不是问题的重点;重点的问题是15年后,大部分村庄将会没人居住,生活的便利性将大打折扣。近30年来,平均每年大概有4.5万个村庄消失,也就是说某一天,我们出生长大的村庄将会不再有人居住,直到彻底消失。

村子里还有些70多岁的人仍在干活,忙时种地闲时打零工,总是说干了一辈子闲不住。不过本质上还是经济问题。人的本性是讨厌劳动,特别是那些付出巨大体力的工作,之所以闲不住,是养老、医疗等问题无着,说白了就是没有靠山。一边是总想着储存更多的生存资源;一边是不想给子女添麻烦,说的简单点,就是没有稳定且能保证生活质量的收入。

前几天直播的时候,有朋友在问,能不能回到乡下建房?其实,每个人的生活习惯和想法不同,如果你功成名就身价不菲,不在乎几十万的建房开销,确实可以考虑在老家建一套房。不过,这样的人一般不会回乡,你见过真正的有钱上住在乡下吗?曾经的衣锦还乡,变成了今天的锦衣夜行,个中滋味自行去体会。那些真的有实力有钱的人,更能看懂人性,他们明白故乡是什么。多数人有一种错觉。认为乡村里的人一般都比较淳朴善良,不过当你真正再次走进乡村的时候,有了更深层次的接触,你会发现,他们的一些人其实既不淳朴也不善良,反倒有一点自私自利,势利贪婪,既蠢又坏,正所谓穷山恶水出刁民。大多数时候喜欢转弯抹角夸奖自己,添油加醋贬低别人,为了所谓的脸面,即使自损一千,也要让别人搭上八百,当你生活在这样一种环境中,日子不会更美好。通过多年对客户的服务和观察,总结出一些经验。绝大多数有钱人,在待人接物时,表现的都是温文尔雅非常有礼貌,看到你的付出,会发自内心的由衷感谢。而那些低收入者,比较贫穷的群体,其中一部分人,把对生活的失望、怨气投射给与他们同一层次的人,也许你真心为他们付出,但得到的可能是报怨、刁难。这就是我多次说过的如果回乡,最好锦衣夜行。我的观点是没有物质文明的精神文明,本质上就是神经病。即使如强哥,每年春节时都会给村子里60岁以上的老人送上一万块的过年费,你认为拿到钱的人会真正的感恩?错!前几年,强哥出了点问题,马上有人对他的老宅子下手。还有老潘,拼了命想尽一切办法为家乡父老卖苹果,最后不仅仅不讨好,反而遭到一些人谩骂。他们可是响当当的人物,同样的出力不讨好。

其实我是不太赞同,用自己的资金在原来的故乡建房,因为未来大部分乡村肯定是没有几个人,大概是15年到20年,有很多小县城都不会存在,那么您投入这样一笔资金在您的故乡建房,没有任何必要。未来能够生活在大城市,最低省会一级城市才会有更多资源,大隐隐于市,乡村的安全问题将在未来几年……,这里省略250个字,如果想不明白,去翻翻历史书,历史必将轮回重演。如果不能出去,江、浙、沪、深应该是首选。不过,可能在某一个时间节点,将有一部分人返回乡村,这是一个阶段性的过程,别问为什么,真的是一言难尽,说的太明白,文章就没了。

其实我们这一代人是丢下了父母和子女外出打工,我们的孩子又丢下了我们外出打工,这就是普通人的一生。故乡安放不了肉身,他乡安放不了灵魂,为什么会是这样?

来源:秦中古泉资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