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记忆,温暖相伴: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家庭护理指导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09 15:30 3

摘要: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退行性病变,在老年人群体中发病率很高,因其发病速度缓慢,短时间内不会对人体造成明显伤害,故又被称为“温柔的绝症”。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退行性病变,在老年人群体中发病率很高,因其发病速度缓慢,短时间内不会对人体造成明显伤害,故又被称为“温柔的绝症”。

据权威数据统计显示,我国现有约600万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随着老龄化加剧,患病人数还会逐年上升。对于阿尔茨海默症患者来说,家庭护理尤为重要。

阿尔茨海默病是由于大脑的神经元被破坏和死亡,致使记忆、思维和行为能力慢慢下降,发病原因尚不十分明确,主要与遗传、年龄、生活状况以及某些环境因素有关。

患者发病后会有短期记忆力丧失、说话困难、方向感异常、行为发生改变等症状,随着时间推移,这些症状会逐渐加重,极大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1. 强化生活细节

自理能力下降是阿尔茨海默症患者发病早期的主要表现,家属需强化对其生活照料支持。

1)建立规律作息:帮助患者建立规律的作息,使其建立规律的生物钟,减少混乱感。每天制定固定的时间表,如早上7点起床洗漱、8点吃早餐、午休2小时、晚上8点睡觉等。

2)优化睡眠环境:保持卧室环境清洁舒适,温度控制在22℃~24℃;保持室内安静,减少光线和声音刺激。

3)饮食管理:为患者提供营养均衡且易消化的食物,以粗粮为主,每餐提供水果、蔬菜;适当增加蛋白质的摄入,如豆类、鱼肉等。若患者有合并症,则需对饮食方案进行细化调整,如合并糖尿病者,应低糖饮食;如有吞咽困难,需将食物打成糊状,确保安全进食。

4)个人卫生护理:个人卫生方面同样不容忽视,是维持患者尊严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家属应定期帮助患者修剪指甲、理发、洗澡等。洗澡水温恒定,以38℃~40℃为宜,并增设安全防护措施,如安装扶手、使用防滑垫等。

2. 强化认知

1)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活动调动患者大脑活跃度,以延缓认知功能下降,如看老照片、听歌、折纸、拼图等。

2)日常生活中鼓励患者参与简单的家务劳动,如摆碗筷、叠衣服等,通过动手刺激大脑。

3)定期开展社交活动,如安排亲友探访等。距离较远者,可安排视频通话。

4)该类患者通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焦虑等情绪,当患者情绪激动时,可用轻柔、冷静的语言安抚患者,让其恢复平静,交流时多用肯定及鼓励的话语。

3. 预防意外

创设一个适老化的家庭环境可有效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

1)优化家居环境:移除家中不必要的家具及杂物,如一些装饰用的水晶摆件等;尽量铺设地板以防滑,在楼梯、卫生间等区域安装扶手等。

2)处方安全管理:将刀具、热水壶等锁入柜子,避免误伤;在电器插座上加装防护盖等。

3)防走失措施:为患者佩戴定位手环,或佩戴写有姓名、家庭住址、家属电话、身份证号码信息的吊牌,以便发生意外时及时联系到家属。

4)药物管理:每日为患者发放需服用的药物,并建立服药日记;需咀嚼后服用的药片,可将其碾碎后混入酸奶、果酱等食物中。最好不让患者独自外出或留于家中,有条件者可在家中安装智能监控设备,以实时查看患者动态,或在门口安装感应门铃,出现异常时能及时联系家属。

4. 定期监测

每隔3~6个月带患者进行全面体检,重点关注血糖、血压及心脏功能等指标,同时结合患者的排便情况、饮食量、睡眠质量、情绪等综合评估其健康状况。当突然出现行为改变、呕吐及发热等异常时,应及时就医,尽早发现及预防潜在的健康问题。

来源:名院名医一点号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