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辈子,碰到的人真是啥样的都有。谁还没遇过几个看着就烦、甚至打心底里不待见的人?有的可能是上班时抢功劳的同事,有的是邻居里爱嚼舌根的街坊,还有些说不定是家里那堆说不清道不明的亲戚。搁以前年轻气盛的时候,说不定当场就吵起来了,要么就憋在心里生闷气,好几天都缓不过
这辈子,碰到的人真是啥样的都有。谁还没遇过几个看着就烦、甚至打心底里不待见的人?有的可能是上班时抢功劳的同事,有的是邻居里爱嚼舌根的街坊,还有些说不定是家里那堆说不清道不明的亲戚。搁以前年轻气盛的时候,说不定当场就吵起来了,要么就憋在心里生闷气,好几天都缓不过劲儿。但经的事儿多了就知道,讨厌个人,真犯不着闹得鸡飞狗跳,更别跟自己过不去。那些会做人的,处理这种事的法子,又体面又省心,今天咱就好好唠唠这几种方式,听完保准你心里亮堂。
先说头一种,别跟人纠缠,把心思拉回自己身上。不少人碰到不待见的人,总忍不住要争个明白,跟对方掰扯对错,可越缠越累,最后把自己的日子都搅乱了。你想,对方本来就不地道,你跟他耗着,不就等于把自己的时间、心情都搭进去了吗?
咱们上学时都学过 “负荆请罪” 吧?那会儿蔺相如靠着 “完璧归赵” 和渑池会的硬气表现,被赵王封了上卿,官儿比老将军廉颇还大。廉颇心里不服气,觉得自己打仗出生入死,蔺相如就靠耍嘴皮子,凭啥官比自己大?于是到处说蔺相如的坏话,还放话要当面羞辱他。换旁人,说不定早找上门理论了,可蔺相如没这么干。
每次远远看着廉颇的车马过来,就赶紧让手下把车往旁边挪,躲开廉颇。手下人觉得委屈,说他太窝囊,蔺相如却笑着说:“我连秦王都不怕,还能怕廉将军?秦国不敢来打赵国,就是因为有我和廉将军在。要是咱俩人闹起来,秦国正好趁机来犯,赵国就危险了。我这不是怕他,是为了国家大局。” 后来廉颇知道了蔺相如的心思,特别羞愧,光着膀子背着荆条去给蔺相如赔罪,俩人最后成了生死之交,一起护着赵国。要是那会儿蔺相如跟廉颇死磕,非要争个谁高谁低,不光伤了和气,说不定还会让赵国陷入危险,最后自己也讨不着好。
咱平时过日子也一样,碰到讨厌的人,别总想着跟他计较。比如邻居总把垃圾放你家门口,说了几次还不改,你要是天天跟他吵,邻里关系闹僵不说,自己还得天天生气。不如换个思路,把心思放自己生活上,培养点爱好,比如看看书、跑跑步,或者跟朋友出去散散步、聊聊天,日子过得充实又开心,哪还有功夫管那些糟心事?季羡林先生说过:“不完满才是人生。” 既然人生本来就有不如意,遇到讨厌的人也正常,别跟他们纠缠,把精力用在让自己开心的事上,才是最聪明的。
再说说第二种,别记恨人,给别人留台阶,其实也是给自己松绑。谁没被人伤过?有的人可能抢了你的机会,有的人可能背后说你坏话,当时觉得特别委屈,恨得牙痒痒。可要是把恨一直揣在心里,就跟给自己装了个定时炸弹似的,指不定哪天就炸了,伤了别人不说,自己更吃亏。
曾国藩年轻那会儿,脾气也不算好,碰到看不惯的人,要么当面指责,要么就放心里记恨。后来他到京城做官,跟不少人闹了矛盾,甚至跟自己的同乡郑小珊都吵过架,闹得满城风雨。后来他回老家守孝,琢磨自己这些年的所作所为,才明白记恨人一点用没有,还会让自己的路越走越窄。从那以后,他就变了,碰到跟自己有矛盾的人,不记恨了,反而主动化解。
有一次,他碰到之前跟自己闹过别扭的官员,主动上前打招呼,还跟对方聊家常,说起之前的误会,他也主动承认自己当时太冲动。对方没想到曾国藩这么大度,也赶紧道歉,俩人之前的矛盾一下子就没了。后来曾国藩能成 “晚清四大名臣”,跟他这种不记恨、懂包容的心态有挺大关系。他在日记里写过:“今日所说之话,明日勿因小利害而变。” 其实待人也一样,别因为一点小事就记恨人,放过别人,也是放过自己。
身体和心情多重要,总把恨放心里,气出病来多不值当?我家隔壁张阿姨,之前跟她小姑子闹得那叫一个僵,小姑子总在背后说她坏话,还挑拨她跟儿子的关系,张阿姨气得好几天没心思做事,心情一直低落。后来张阿姨的老伴劝她:“你跟她置气有啥用?她爱说就让她说,咱过好自己的日子就行。再说了,她毕竟是你儿子的姑姑,真闹太僵,儿子夹在中间也难受。” 张阿姨想通了,后来小姑子来家里,她不冷着脸了,反而主动给小姑子倒茶,跟她说家里的事儿。小姑子没想到张阿姨这么大度,也不好意思再找事了,后来俩人关系慢慢缓和,家里也热闹起来。你看,不记恨人,不光能化解矛盾,还能让自己心情变好,日子也过得顺,多好。
第三种,别贬低人,守住自己的体面。有的人碰到讨厌的人,就爱在背后说人家坏话,把人家说得一无是处,好像这样就能显得自己多厉害似的。可实际上,贬低别人的时候,反而让人觉得你没风度、没格局,最后把自己的体面也丢了。
咱们都看过老电视剧《渴望》吧?里面的刘慧芳,那可是出了名的善良、大度。她丈夫王沪生的姐姐王亚茹,一开始特别看不上刘慧芳,觉得刘慧芳就是个普通工人,配不上自己弟弟,经常对刘慧芳冷嘲热讽,还在背后跟别人说刘慧芳的坏话,说她 “没文化”“小家子气”。换旁人,说不定早跟王亚茹吵起来,也在背后说她不是了,可刘慧芳没这么做。她知道王亚茹是担心弟弟,虽然心里不舒服,但从来没在背后贬低过王亚茹,反而总跟别人说:“亚茹姐也是为了沪生好,就是性子直了点。” 后来王亚茹遇到难处,刘慧芳还主动帮忙,照顾她的女儿。王亚茹被刘慧芳的善良和大度打动,再也不看不起她了,俩人最后还成了好姐妹。要是当时刘慧芳跟王亚茹一样,在背后贬低她,不光会让家里的矛盾更厉害,还会让别人觉得她小心眼,可她守住了自己的体面,最后赢得了别人的尊重。
孔子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你不希望别人贬低你,就别去贬低别人。活这么大该明白,体面不是靠贬低别人来的,是靠自己的言行举止赢来的。比如在小区里,碰到不喜欢的熟人,别跟别人说他 “爱占小便宜”“脾气差”,就算不跟他来往,也别背后说闲话。你要是总在背后贬低别人,别人说不定也会在背后说你,最后俩人都落不着好,多不值当?守住自己的体面,不贬低别人,才是有水平的做法。
最后说第四种,别回避,学会 “淡着” 相处。有的人碰到讨厌的人,就想躲得远远的,能不见就不见。可有时候,这些人是同事、是亲戚,根本躲不开,越回避越尴尬,反而让自己更不自在。其实,没必要刻意躲着,也不用勉强自己跟对方热络,学会 “淡着” 相处,反而更轻松。
《大宅门》里的白景琦,那可是个有脾气、有格局的人。他做生意时遇到过不少对手,有的对手为了抢生意,还用过不正当的手段,白景琦心里肯定也讨厌这些人。可他没刻意躲着这些对手,也没跟他们撕破脸,就是 “淡着” 相处。平时在生意场上碰到,该打招呼就打招呼,该谈生意就谈生意,不掺个人情绪。有一次,他的一个对手生意遇到难处,快破产了,有人劝白景琦趁机把对方的生意吞了,可白景琦没这么做,反而主动给对方借钱,帮对方渡过难关。对方特别感激,后来再也不跟白景琦作对了,还成了他的合作伙伴。要是当时白景琦刻意躲着这个对手,或者趁人之危,不光会少一个合作伙伴,还会让别人觉得他心胸窄,可他用 “淡着” 相处的方式,既守住了自己的底线,又给了对方尊重,最后还收获了意外的好处。
咱平时也会碰到躲不开的讨厌的人,比如单位里的同事,或者家里的远房亲戚。要是每次碰到都躲着,反而显得你心虚,不如大大方方跟对方打招呼,平时不怎么来往,遇到事该帮忙就帮忙,不帮忙也别添乱。比如家里办喜事,讨厌的亲戚来了,别冷着脸,该让坐就让坐,该递茶就递茶,不跟他多聊,但也别让他下不来台。这样相处,既不会让自己尴尬,也不会让别人觉得你没礼貌,多省心。杨绛先生说过:“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学会 “淡着” 相处,就是内心淡定从容的表现,也是处理讨厌的人的好法子。
这辈子过着过着就明白了,人生哪有那么多顺心事,遇到讨厌的人也正常。别跟他们纠缠,别记恨他们,别贬低他们,也别刻意回避他们,用这几种有水平的方式处理,不光能让自己的日子过得舒心,还能赢得别人的尊重。日子久了,磨掉的是年轻时的冲动,留下的该是那份透亮劲儿。往后的日子,咱都该活得敞亮、自在,别让那些讨厌的人,影响了咱的好心情。毕竟,健康、开心,才是每个人最该追求的东西。
来源:禅意心意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