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晚9点,樊振东第二次走上德甲球台,所有人盯着这场比赛,只想看他有没有拿到首胜。
今晚9点,樊振东第二次走上德甲球台,所有人盯着这场比赛,只想看他有没有拿到首胜。
他为什么要在首秀失利后,只隔六天就仓促上场?
因为9月6日到9月10日,德甲连打两轮,俱乐部没有轮换空间,新签的外援必须立刻给出分数。
俱乐部在官网上提前贴出球票售罄的照片,票价从17欧涨到49欧,就是想告诉赞助商:票卖得动,转播费涨得快。
商业利益逼着他上,他只能往前冲。
首秀输给谁,怎么输的,细节被德国论坛扒得精光:球台比国内窄了2厘米,塑料球比原来重0.1克,对手回球弧线低,他拉球经常擦网。
输球后教练组在训练馆摆了一块同样尺寸的球台,每天练500个拉冲,用机器发重下旋球让他适应低弧线。
这些训练画面被俱乐部官方号剪成15秒短视频,24小时点击破50万,说明他们需要流量,也需要成绩。
对手科尼希斯霍芬名单里,施特格38岁,依旧排在德国国内积分前八,反手切一板能把球削得贴网而过;上田仁32岁,推挡之后的快带直线,去年让波尔也吃了三张黄牌。
樊振东如果想赢,必须把发球落点压到对方反手小三角,再用正手冲两条大角,逼他们退台。
这个套路他在国家队打张本智和用过,成功率79%,放到德甲依旧好用,就看他能不能在1.5秒内完成启动。
国内球迷把首败说成水土不服,其实更多是赛程太紧。
8月31日到9月6日,他只睡了36个小时,倒时差,拍宣传片,参加赞助商晚宴,还要完成俱乐部要求的媒体日。
职业联赛不等人,成绩和曝光必须同时到位,这是他签字前就知道的条款。
想留在欧洲赛场,就得适应他们一周双赛的节奏,没有借口。
赢下这一场,他就能进入俱乐部轮换主力,出场费立刻从5000欧涨到8000欧,下一份合同也会写上赢球奖金。
更重要的,是让欧洲媒体把中国选手的名字从“技术好但不耐战”的刻板标签里摘掉。
这一步迈过去,后面去法国、去瑞典的邀约都会排队上门。
迈不过去,就会被俱乐部压价,甚至被放到替补看别人打决胜盘。
今晚9点,他站在球台前,只要赢下三局,就能让质疑声闭嘴。
输了呢?
输了他也会继续打,因为合同签到明年5月,商业代言已经签了全年。
他没得退,只能一路往前。
你觉得他今天必须赢吗?
来源:球探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