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书丨《理论之后的阅读》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4-02 12:43 1

摘要:瓦伦丁·坎宁安,英国著名文学学者和评论家,牛津大学英语语言文学荣休教授,代表著作有《遍遭非议:维多利亚小说中的异见》(Everywhere Spoken Against: Dissent in the Victorian Novel,1975)、《英国三十年代

理论之后的阅读

基本信息

作者:[英]瓦伦丁·坎宁安

译者:周敏/高卫泉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5年2月

作者简介

瓦伦丁·坎宁安,英国著名文学学者和评论家,牛津大学英语语言文学荣休教授,代表著作有《遍遭非议:维多利亚小说中的异见》(Everywhere Spoken Against: Dissent in the Victorian Novel,1975)、《英国三十年代作家》(British Writers of the Thirties,1988)、《在阅读的牢房中:后现代性、文本与历史》(In the Reading Gaol: Postmodernity, Texts and History,1994)等,曾多次担任英国布克奖等重要文学奖项评委。

译者,周敏,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中英语言文化比较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外国文艺理论分会副会长,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世界文学与文艺理论专业委员会副会长,研究领域为文化理论、加勒比文学、英美文学。

高卫泉,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近年研究主要聚焦“全球南方”文学文化史,尤其是加勒比文学文化史和英国凯尔特复兴。

《理论之后的阅读》深入探讨了20世纪60年代以后各类理论带给文学阅读的益处与限制。一方面,解构主义、性别研究、后殖民主义等,为照见文学文本中以往不易被察觉的角落提供了崭新的角度;另一方面,这些理论为读者提供了现成的套板反应,使文学阅读陷入目的狭隘的怀疑阐释学,从而让文学阅读丧失其应有的人文价值。坎宁安认为,文学阅读应如触摸般细腻,唯有尊重文本与作者,才有可能实现文学阅读丰富情感与提升道德的重要意义。

目录

1 然后呢? 现在要做什么?
2 阅读总在理论后
3 理论,什么理论?
4 理论的益处
5 片段……废墟
6 “种种爵士乐”? 抑或急剧消失的文本
7 虐待文本:抑或废除套板反应
8 理论的简化性
9 触摸阅读
10 当我可以读清我的头衔
注释

来源:思想与社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