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北京后,金正恩也要阅兵,朝鲜大杀器将亮相?又是场视觉盛宴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09 14:50 1

摘要:并且前几天,金正恩还来中国观看了我们的阅兵仪式,估计也收获了不少干货,更重要的是根据一些媒体的路透,朝鲜这次阅兵可能会展示他们的大杀器。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文/慧心引力佳

编辑/慧心引力佳

即将临近的10月10日,是朝鲜劳动党成立80周年的日子,按照朝鲜之前每逢五和十都要举办阅兵活动,今年肯定是少不了的。

并且前几天,金正恩还来中国观看了我们的阅兵仪式,估计也收获了不少干货,更重要的是根据一些媒体的路透,朝鲜这次阅兵可能会展示他们的大杀器。

这场阅兵首先是给朝鲜国内民众看的,它不仅仅是军队的走秀,更是政权稳定的视觉证明。

在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的情况下,一场展示强大军事实力的阅兵,无疑是凝聚民心、强化政权合法性的最有效手段。

一个有趣的细节是,金正恩访华归来后不久,朝鲜国家电视台便播放了相关纪录片,片中罕见地包含了大量北京阅兵式的镜头,那些先进的核导弹、无人机和高超音速武器,给朝鲜普通民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军事震撼”。

这种视觉冲击自然会转化为一种心理上的比较和期待,民众会想,我们自己的阅兵会是什么样?金正恩显然意识到了这一点,并决心大力投入,用一场更具吸引力的阅兵来回应民众的期待。

同时,这场秀也是给世界看的,它是一次精准的战略信号释放,旨在向外界宣告,朝鲜并未被孤立,其军事现代化仍在稳步推进。

这种极具视觉冲击力的表达,远比传统的外交声明更能引发国际社会的连锁反应。

与往年相比,金正恩这次似乎对阅兵的“形式”格外上心,这很大程度上源于他不久前的那次中国之行,北京阅兵的秩序感与大国风范,给他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在与中方的会谈中,他曾多次提及并高度赞扬中国阅兵的组织水平,这份激动的心情被他带回了朝鲜,并迅速转化为指导本国阅兵的动力。

朝鲜国家电视台破天荒地大幅展示北京阅兵画面的“开放视角”,本身就折射出一种潜在的模仿与学习意图,他致力于将中国的经验融入朝鲜的实际操作中。

当然,金正恩的信心不仅仅来源于外部经验,过去一年里,朝鲜与俄罗斯的军事合作不断升温,其在俄乌战争中扮演的“特殊支持”角色,极大地提升了它在国际舞台上的“存在感”和战略回旋余地,也增强了金正恩的政治控制力。

在中朝友好深化的背景下,选择在八十周年这个关键节点举办一场规模更大、更具象征意义的阅兵,无疑是一次政治与战略的“双重回应”,一次底气十足的“提气”动作。

阅兵的形式可以借鉴,但真正撑起场面的,还得是内容上的“硬货”,这恰恰是金正恩最想展示给世界看的东西。

预计此次阅兵将投入大量新式装备,其中许多都将是首次对外公开,最受关注的,无疑是“火星-20”固体燃料洲际弹道导弹。

这款导弹被朝鲜视为对抗美国和西方的核心“王牌”,与液体燃料导弹相比,它反应更快、储存期更长、发射也更隐蔽,这极大地增强了朝鲜的“二次核打击”能力。

金正恩在访华前,曾专门视察该导弹的研发进展,足见其重视程度,可以说,这款导弹的亮相,几乎等同于朝鲜向美国公开展示其核报复能力的核心标志。

此外,朝鲜自主研发的无人机也可能集体登场,这些无人机融合了中国、伊朗、俄罗斯的技术特征,具备远程打击与侦察能力,标志着朝鲜军队正尝试突破传统作战体系,向信息化、模块化方向迈进。

更深层次的突破可能来自“看不见的战场”,电子战相关设备,如雷达干扰、通信中断、网络战能力等,若能系统化展示,则意味着朝鲜意图在未来战争中争取更多主动权。

金正恩要“拿出点不一样的东西”的决心,从空前规模的阅兵演练中便可窥见一斑,距离10月10日仅剩一个多月,朝鲜正在以惊人的强度进行准备。

9月8日,国际网站发布的卫星图像证实了这一点,在平壤郊外的训练场上,出现了550辆新型卡车和密密麻麻的士兵方阵。

据估算,参演士兵数量是一个月前的两倍以上,若按每辆卡车载20-40人计算,总人数可能已超过一万人。

为了提高演练的实战化程度,朝鲜甚至在训练场上复制了一个与金日成广场一模一样的模型,供部队进行模拟排练,这种细致入微的准备,预示着一场视觉盛宴即将上演。

来源:慧心引力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