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阳石弓镇陈抟卧石的考古学观察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09 14:24 1

摘要:涡阳石弓镇在唐宋时期属于永城,根据《新唐书》记载和永城文史老专家阎树梅在《永城史话》中考证,石弓在唐代叫鹿塘寨,是唐朝时期永城最南部的一个镇。石弓镇北面有石弓山,西面和南面临包河,处于包河的转弯处。在石弓老街的西侧包河东岸万宝泉路所在地,是一处突兀的岗丘,这是

涡阳石弓镇陈抟卧石的考古学观察

盛朝新

涡阳石弓镇在唐宋时期属于永城,根据《新唐书》记载和永城文史老专家阎树梅在《永城史话》中考证,石弓在唐代叫鹿塘寨,是唐朝时期永城最南部的一个镇。石弓镇北面有石弓山,西面和南面临包河,处于包河的转弯处。在石弓老街的西侧包河东岸万宝泉路所在地,是一处突兀的岗丘,这是一座小而低矮的山丘,古称华山。上面全部被民居占压。在万宝泉路东段东100米有一处闻名遐迩的名胜古迹陈抟卧石,旁边立着亳州市文物保护碑。在石碑后面即是裸露的大片岩石,原来这里竟然是一座矮矮山丘的顶部。在岩石上有一处明显的凹窝,石窝深约30厘米,东西狭长,约1.6米,东高西低,上部宽约50厘米,基本呈椭圆形,下部宽一些,整体形状看就像一个人睡卧的印迹。这就是著名的陈抟卧石奇观。关于它还有一个神奇的民间传说,说是陈抟在此睡了800年形成的。

笔者仔细查看了这处陈抟卧石的石窝,里面打磨十分光滑,油然想到史前时期的磨石。在这处卧石窝附近,笔者发现了古代的陶片,特别是卧石东侧和北侧的小采石坑里发现有汉代绳纹陶片和泥质黑陶残片以及唐宋金元时期的残陶瓷碎砾,说明这里一直是聚落。另外在陈抟卧石的北边岩石上还有两处较小的光滑石窝,在陈抟卧石的南面,发现有一处石眼和两处錾槽。陈抟卧石比周围略高,处在密集民居内。笔者判断实际上陈抟卧石就是古代的石臼和磨石的连体,是周围居民就地利用这块裸露的山岩做成石磨,加工谷类等粮食作物或中草药,由于历代连续使用,年深日久,变成了光滑石窝。之所以会形成形同人体的形状,恰与人在此打磨有关,即这一巨大石窝的长度正好适合人体高度作业的范围。从附近石錾槽来看,应该在历史上曾经存在亭或蓬之类的建筑,将卧石罩住,以方便雨雪天打磨谷物。通过考察,我们从考古学上破解了陈抟卧石之谜。

来源:芒砀雄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