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本打开的书。”这是杨松林老师在日记里写下的一句话,也成了他笔下那本即将与读者见面的散文集《春雨点点入地》最真实的写照。9月9日,这本由雨花区砂子塘小学教师杨松林所著的日记体散文集首次亮相。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本打开的书。”这是杨松林老师在日记里写下的一句话,也成了他笔下那本即将与读者见面的散文集《春雨点点入地》最真实的写照。9月9日,这本由雨花区砂子塘小学教师杨松林所著的日记体散文集首次亮相。
杨松林
2022年8月,从教30余年的杨松林,接受组织的安排,前往雨花区跳马镇石桥小学支教,期间先后担任六年级、二年级的班主任和语文教学工作。他把带毕业班(2022.8-2023.7)这一年的乡村支教经历,写就了这部充满温情的作品,记录他与石桥小学孩子们相处的点滴日常,也写下了他对乡村教育的体悟与思考。
一本书
60篇孩子故事,40篇乡间随笔
《春雨点点入地》全书共收录100篇日记体散文随笔,分为两辑。第一辑“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本打开的书”,重点讲述了作者在石桥小学支教时,所教毕业班17名孩子的故事,也展现了全校百名孩子的成长点滴。第二辑“石桥,心灵里温馨的一隅”,则用40篇随笔,记录了当地的自然风貌与淳朴民风。
全书语言质朴真诚,没有华丽修辞,却如春雨般悄无声息地浸润人心。如《胸前那枚一星章》,很少被看见的小学生谢佳俊被评上了学校的“红领巾奖章”个人一星章,领奖时的他“眉飞、嘴翘,两眼明亮,胸前的星章随着呼吸而颤动,如夜空中闪烁的星星。”这样的片段在书中比比皆是,真实而动人。
一颗心
为什么他要写这本书?
“执着于教育事业,源于我的小学老师。”杨松林说,“他们把善与美的种子,悄悄种在我心里。”从事教育36年,无论是乡村还是城市,他始终坚信“阅读”和“运动”是孩子成长中最不可缺少的“营养”。
支教这一年,他走进乡村孩子的日常,与他们同上课、同劳动、同游戏。他被孩子们的生命力所打动,也被乡村教育的现实所触动。“我想让更多人看见这些孩子,他们纯朴、真实、充满潜力,值得被关注、被尊重。”于是,他决定用最朴素的方式——日记,把这一切记录下来。
他们读了之后这样说
“我静心读完《春雨点点入地》,这真是一本富有教育智慧与成长惊喜的书,字里行间浸润着杨老师满满的爱心。”砂子塘小学教师吴书在提前阅书后这样评价。她认为,这本书既是一部教育日记,也是一本情感笔记,更是一堂无声的师德课。
雨花区砂子塘小学党总支书记李臻表示:“笔耕不辍,思行合一。一位老师潜心将支教一年里的所见所感深情记录成16万字的书,我为之惊叹!深感杨松林老师对教育事业的赤子情怀。《春雨点点入地》满纸师生情。”
正如书中所写:“孩子成长路上沐浴着温暖的光与爱,每一天一点点地洒在他们的身上,浸染他们的心灵一辈子。”《春雨点点入地》不只是一本书,更是一份教育的礼物。它让我们记住:有些老师,如春雨般无声,却让整片土地焕发生机。
分享
在看
留言
来源:雨花发布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