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周六早上,他们搬来木板。小峰扶着木板,周敏用卷尺量墙的长度。铅笔在墙上画了条歪歪的线。中午的时候,木屑飘得满客厅都是,小峰的T恤后背全湿了。额头上挂着汗,却笑着说:“妈,你扶稳,我再敲一下钉子。”下午贴墙纸时,周敏踮脚够上面的边角,手里的墙纸卷往下滑。小峰突然
周敏的手刚碰到小峰的头发就顿住了——
儿子往旁边挪了挪,肩膀蹭过床单,发出细碎的摩擦声。
十三岁的他比她高半个头,坐在床上时,后背都快顶着床头板了。
刚才她像以前那样,想顺顺他的刘海,他却突然转了身。
喉结动了动,说:“妈,电视里演到我想看的了。”
这张双人床他们睡了七年。
从孩子他爸走的那天起,小峰就缩在她怀里,把冰凉的脚贴在她肚子上,小声喊“妈妈我怕”;
十岁那年半夜做噩梦,他攥着她的衣角哭,喊“妈妈别走”。
她拍着他的背,直到他睫毛上的泪干了,才敢躺下。
可今晚,小峰背对着她。
他的脊梁骨绷得直直的,像根晒硬的竹竿。
床中间空出好大一块,能再放个枕头。
后半夜周敏被窸窣声弄醒,看见小峰蜷着身子,被子踢到脚边,枕巾洇了个深色的圆。
鼻尖上还挂着汗。她伸手想擦,刚碰到他胳膊,小峰“腾”地坐起来。
眼睛瞪得溜圆,睫毛上沾着没散的梦,喉结动了动没说话。
她突然想起早上收拾书包,抽屉里的日记本锁是新的,黄铜钥匙用透明胶带粘在桌底——
以前每晚缠着要听《白雪公主》的小脑袋,现在藏了连妈妈都不能说的话。
窗外的月光漏进来,照在小峰攥着被子的手上,指节泛着青白。
周敏蹲在家具市场货架前,手指戳了戳卷起来的蓝色墙纸,上面印着歪歪扭扭的星星:
“小峰,你看这个,贴房间里会不会亮?”小峰凑过去,指尖碰到墙纸。
周六早上,他们搬来木板。小峰扶着木板,周敏用卷尺量墙的长度。
铅笔在墙上画了条歪歪的线。中午的时候,木屑飘得满客厅都是,小峰的T恤后背全湿了。
额头上挂着汗,却笑着说:“妈,你扶稳,我再敲一下钉子。”
下午贴墙纸时,周敏踮脚够上面的边角,手里的墙纸卷往下滑。
小峰突然从后面绕过来,胳膊圈住她的腰,把墙纸卷扶稳,下巴抵在她肩膀上。
声音有点哑:“妈,对不起。”周敏愣了愣,肩膀被他的下巴硌得有点疼。
却笑了:“傻小子,说什么对不起?”
晚上十一点,小峰的新房间里传来哼歌的声音,是他最近爱唱的动画片主题曲。
还有翻书的哗啦声。周敏躺在大床上,摸了摸身边空着的位置,凉丝丝的。
她突然想起小峰第一次学走路时,摇摇晃晃地站在客厅。
她伸手要扶,他却摆手:“妈,我自己走。”
高考完的下午小峰蹲在房间翻箱子,从最底下拖出个铁盒,里面装着那个带锁的日记本。
锁早就锈得转不动了。他用指甲抠了抠,笑着递给周敏:“妈,你看这个。”
扉页上的字歪歪扭扭,墨色有点淡,是十三岁那年写的:
“今天妈妈给我隔了房间,以后我要像男子汉保护她。”
小峰坐在床沿,手指摸着日记本的边角:“那时我每天写日记,怕你翻,把钥匙粘在桌底。
其实我就是想有个自己的地方,又怕你难过。”
窗外的月光爬进来,照在客厅的隔断墙上,墙皮剥落了一点。
当年贴的蓝色星星墙纸褪了色,星星的边儿泛着旧旧的白。
小峰突然说:“妈,谢谢你当年没怪我想有自己的房间。
以前我以为成长是离开你,现在才知道,是我能站在你旁边替你扛点事儿。”
周敏摸着日记本的封面,想起三年前隔房间时,小峰抱着她的腰说对不起的样子。
她抬头看了眼隔断墙,墙那边传来小峰收拾行李的声音。
行李箱拉链拉上的“咔嗒”声,像当年敲木板的声音。
月光里,墙皮剥落的地方露出里面的白墙,像他们母子俩的日子,有点旧,却暖得很。
有些爱,就是这样,退一步,反而能看得更清,长得更直。
来源:历史课堂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