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依巴格街道:赋能激活、打造志愿服务“萨办样板”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09 12:53 1

摘要:萨依巴格街道办事处以“新时代志愿服务赋能激活行动”为抓手,通过系统构建“力量锻造-品牌精耕-平台搭建-文化涵养”四位一体志愿服务格局,使志愿服务制度化、专业化、精准化、项目化日益体现,深度融入了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

萨依巴格街道办事处以“新时代志愿服务赋能激活行动”为抓手,通过系统构建“力量锻造-品牌精耕-平台搭建-文化涵养”四位一体志愿服务格局,使志愿服务制度化、专业化、精准化、项目化日益体现,深度融入了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

“双报到”党员为居民疏通下水道

从“散”到“聚”,从“专”到“强”锻造力量。街道创新“党建+志愿”模式,将志愿服务融入基层党组织工作体系。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双报到”等载体,组织党员开展服务,使志愿服务成为了锤炼党性的生动实践。出台专项支持措施,推动应急救援、医疗健身、法律服务等专业志愿队伍与6个社区结对,打造了关键时刻“冲得上、顶得住”的基层应急力量。各社区牵头建立理论宣讲、文化惠民、卫生环保、扶贫帮困等103支骨干队伍,群团组织培育老年、职工、青年等群体队伍,形成了政治坚定、能力突出、覆盖广泛的志愿服务力量。

在马兰红山军博园开展“阳光巴郞”活动

从“需”到“供”,从“点”到“面”精耕品牌。建立线上线下需求调查机制,聚焦“一老一小”、残障人士等群体急难愁盼问题,常态化开展“暖心9号”“阳光巴郎”“邻里守望”等项目。培育“香梨兄弟志愿服务队”“红星老兵宣讲团”“医疗轻骑兵”等一批活动规范、影响深远的品牌组织,“大漠楼兰”“共享儿女”“益企365”等主题鲜明、广受赞誉的精品项目,有效解决实际问题,形成了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的品牌矩阵。

辖区老年人在“祥老驿站”包粽子

从“远”到“近”,从“联”到“融”搭建平台。推行“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联动机制,引入专业社工力量,在需求对接、项目设计、队伍管理等方面深度赋能,在各社区开展党建引领“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试点,有效提升了志愿服务的专业水平和群众的满意度。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党群服务中心,在居民小区、公共场所、窗口单位等地方建设悦读驿站、心灵驿站、爱心驿站、就业驿站、祥老驿站、书画室、科创工坊、非遗工作坊、便民手工坊、宠物爱心角等志愿服务站点和交流合作平台,打造了“15分钟志愿服务圈”,让温暖服务就在居民身边。

向优秀志愿者颁发荣誉证书

从“行”到“礼”,从“入约”到“入心”厚植沃土。深入挖掘宣传支农、支教、助残、济困、公益捐赠等本土志愿文化,开展主题创作、公益传播等活动;将志愿服务融入居民公约,纳入社区教育与团队活动,厚植了志愿精神土壤。大力宣传全国志愿服务“四

个100”先进典型,构建以精神激励为主、物质回馈为辅的嘉许体系,在重要节点表彰优秀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在公共服务、评优评先等方面给予礼遇,让奉献者受尊重、有回报。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萨依巴格街道办事处将持续深化志愿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健全制度保障、优化资源配置、创新服务模式,努力打造具有示范意义的志愿服务“萨办样板”,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力量。(通讯员:葛会团 审核:梁建忠)

来源:阵地与熔炉一点号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