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百千万工程”正处于聚力攻坚、提升突破的关键阶段,为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打通堵点、激活动力,加快完善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动力机制,助力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目标。日前,肇庆市委农办、市委宣传部联合印发了《肇庆市“媒体+”赋能“百千万工程”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当前,“百千万工程”正处于聚力攻坚、提升突破的关键阶段,为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打通堵点、激活动力,加快完善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动力机制,助力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目标。日前,肇庆市委农办、市委宣传部联合印发了《肇庆市“媒体+”赋能“百千万工程”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围绕推进落实省相关部门的部署要求,充分发挥肇庆媒体在传播力、引导力和影响力方面的平台资源优势,深化肇庆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加快建设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助力乡村振兴,赋能“百千万工程”。
肇庆名特优新农产品展示 资料图
八大重点任务,助力“出山融海”
据介绍,本方案的总体目标是围绕“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发挥媒体在垂直领域的信息传播、资源整合、品牌塑造、舆论引导等功能,拥抱新技术,探索新模式,打造全媒体传播矩阵,融合政府、市场、社会等各方力量,统筹好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关系,构建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协同创新机制,开创“媒体+”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新局面,推动实现促消费、促外贸、促文旅、促农民增收、促媒体转型五大目标。
肇庆市粤色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广东省东西部协作(肇庆)创业创新基地展示的肇庆名特优新农产品
“重点任务”瞄准了“市场、文化、生活、产业、品牌、科技、智库、创新”等八大领域,从农产品的销售推广、物流运输、品牌包装、产业发展、文旅融合、科技引领、文化扶持、专家智库等方面着眼,从农产品的如何实现精准产销对接、如何推动网红直播带货、如何提高肇庆农产品附加值等小处着手,前瞻性高,操作性强。
“方案贴近肇庆农业产业发展实际,找准了薄弱环节,打通了阻碍瓶颈,指明了前进方向,强化了要素保障,提出了落实措施,对肇庆农业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市农业农村局相关人员表示。
聚焦产业链条,打通产销瓶颈
肇庆是广东省农业大市。近年来,肇庆市大抓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坚持产业兴农,以工业化理念、全产业链思维发展现代农业,2024年全市农林牧渔总产值突破800亿元,排名全省第三。
近年来肇庆市在农业产业方面突出了全产业链招商,重点围绕肉桂、柑橘、粮油、竹产业、预制菜、裹蒸粽“六大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成功打造恒兴预制菜、正好食品等知名农产品精深加工示范基地11个。目前,全市已形成罗氏沼虾、杏花鸡、柑橘、肉桂、肉鸽、肇实、竹产业、大米等农业单品全产业链8条,为产业升级奠定了雄厚根基。
此次借助省委农办、省委宣传部出台《“媒体+”赋能“百千万工程”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行动方案(2025—2027)》的机遇,肇庆聚焦“三农”产业在产销渠道上的瓶颈,结合“三农”产业发展的现状出台地方方案。
方案围绕肇庆特色优势产业,建立“品类+品质+品牌+市场”发展体系,全链条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
瞄准宣传痛点,提高品牌价值
近年来,肇庆以做大做强“小肇上菜”区域品牌为抓手,在重点打造德庆贡柑、四会兰花、封开杏花鸡、高要罗氏沼虾等品牌基础上,培育鼎湖有鱼、怀集蔬菜、广宁竹等区域品牌,引导各县(市、区)开展区域性、标志性农产品品牌建设,讲好肇庆农产品品牌故事。
据介绍,目前肇庆市拥有封开杏花鸡等28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拥有肇庆裹蒸、岗坪切粉等22件地理标志产品,全市地理标志数量达50件,总数量居全省第一,并已实现全市所有县(市、区)地理标志全覆盖。
围绕肇庆农产品自己的特色品牌,肇庆聚力在讲好肇庆农人的故事。如,在打造四会兰花品牌中,四会市以“父爱如兰”超级IP为支点,将传统兰花产业与节庆文化深度融合,首创“父亲节送四会兰花”概念,通过剧本杀、草坪音乐会等年轻态形式,赋予兰花“坚韧、深沉”的情感标签,让兰花从“土特产”蜕变为承载深厚情感的“文化符号”,以品牌效应带动全产业链升级,年产值突破10亿元,成为大湾区农业品牌创新的标杆案例。
方案的两项重点任务就是从文化包装和品牌塑造入手,瞄准宣传痛点,利用当前各大电商平台的优势资源,让肇庆农产品能够在各大平台“多露脸、混熟脸”。在“聚焦‘媒体+文化’方面,共创品牌价值增势能”方面,方案提出推动肇庆农产品与地方特色文化、现代流行文化相融合,品牌联动,推动农产品包装、设计和营销升级;在“聚焦‘媒体+品牌’,强化精品培育树标杆”方面,方案提出积极拓宽传播路径、创新叙事方法、整合文化资源、畅通供需两端链接,打造一批“媒体+特色农产品”领域的名栏目、新网红、推荐官。
布局AI技术,科技专家支撑
2023年,肇庆市制定了《肇庆市实施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七大工程”三年(2023—2025年)行动“1+5”工作方案》,2024年,肇庆大力实施现代农业强市“成百上千”工程,着力培育壮大粮油、蔬菜、水果、畜禽、水产、南药、预制菜、竹产业、微生物、花卉10个百亿集群,重点培育柑橘、南药、生猪、罗氏沼虾等特色产业,力争全市农林牧渔总产值尽快突破1000亿元。
目前,全市农业10大产业集群实现6个主导产业综合产值均突破100亿元,高要活道大米、封开杏花鸡等17个产业入选全省首批十亿元级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培育名单,入选数量位居全省第二。
肇庆的农业现代化建设离不开科技的加持,肇庆的农业强市建设更离不开科技的支撑。该方案的出台正是基于这一目标要求而做出的努力,同时也是为近期的农业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通过检索方案发现,3项重点内容剑指科学技术这个“第一生产力”要素。如,在“聚焦‘媒体+科技’,AI赋能驱动提效能”方面,方案提出创新应用AI技术,整合农业非遗、特色优势产品、农业龙头企业、农文旅等特色文化资源,推动“三农”文化的数字保护、智能化解析和产业化应用。整合电商销售、社交媒体、外贸出口等数据,通过AI技术分析预测消费趋势,帮助肇庆农产品精准营销。
在“聚焦‘媒体+智库’,构建专业体系聚合力”方面,方案提出推进“媒体+”探索的理论与实践结合,加强农业产业图谱、产业趋势、金融赋能农业、农业贸易规制、农业市场标准等方面跟踪研究,总结推广品牌村、镇、产业建设可复制可推广模式,形成决策参考。打造本地农业品牌营销团队,通过主流媒体、新媒体平台讲好品牌故事,助推肇庆优质农产品出圈。
在“聚焦‘媒体+创新’,抢抓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新机遇”方面,方案提出媒体要勇于改革创新,全方位推动各要素变革,加快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成为产业链重要一环,实现服务产业和媒体发展同频共振,加快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步伐。
文、图|记者 杨再睿 通讯员 肇庆宣 廖文奕
来源:羊城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