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清晨来到菜地,发现好几棵白菜瘫软在地,根部发黑还渗着水,叶片稍稍一碰就脱落,并传来难闻的臭味。先别自乱阵脚,这很可能是烂根或软腐病引起的。许多种植新手一旦遇到这种情况,便盲目喷洒农药,往往反而加剧问题。事实上只要方法得当,即使是奄奄一息的白菜,也有很大机会恢复
白菜烂根软腐病别急着乱治!记住这3步,成本不到20块,3天控制病情,7天新根冒头,产量丝毫不减反而更旺盛!
清晨来到菜地,发现好几棵白菜瘫软在地,根部发黑还渗着水,叶片稍稍一碰就脱落,并传来难闻的臭味。先别自乱阵脚,这很可能是烂根或软腐病引起的。许多种植新手一旦遇到这种情况,便盲目喷洒农药,往往反而加剧问题。事实上只要方法得当,即使是奄奄一息的白菜,也有很大机会恢复生机。
种植白菜我已经有十个年头的经验,起步阶段也曾屡屡受挫,最严重的一次半亩地几乎绝收。幸亏邻居李大爷——一位拥有三十年种植经验的老菜农——亲自到田头指导我。他一针见血地指出:“烂菜问题不在病,湿气才是根源,细菌只是帮凶!不切断潮湿来源,灌什么药都白费。”我按照他的方法操作,果然第三天病株就停止了萎蔫,第七天新生根系已经清晰可见。现在将这套救急方法分享给大家,所需材料家常易得,操作流程简单,效果却非常显著。
烂根(根腐病)通常表现为根部发黑腐烂,轻轻一提便断裂,闻起来没有明显异味,但叶片自下而上逐渐变黄,整体显得毫无生机。
软腐病最典型的特征是散发难闻臭味,发病部位软烂黏滑,通常从叶柄基部或菜心开始,轻微触碰叶片即脱落,严重时整棵白菜瘫软如泥。
虽然两种问题都与湿度过高有关,防治方法却存在重要区别。错误判断会导致治疗适得其反。我曾误将软腐病当作普通烂根处理,结果病情快速蔓延,损失惨重。
急救三步法,材料家中常备或农资店低价可得,花费不足十元。
立即在白菜行间开挖深度5-8厘米的排水沟,及时排除积水。土壤湿度是否合适可以通过手感判断:抓一把土若能捏成团、轻轻触碰即可散开,则湿度适宜。[可爱]
对已严重腐烂并散发异味的病株要坚决移除,连根拔起后用塑料袋密封,带离田间深埋或焚烧。随后在病株原位置撒生石灰消毒,小规模种植每穴一小把即可,杀菌效果十分可靠。网友@种菜小白王大姐 分享道:“之前舍不得清理病株,结果三天后周围健康的白菜也遭了殃。现在坚持发现一棵清理一棵,再没有出现大规模感染。”
治疗烂根推荐使用恶霉灵或甲基托布津。按说明书比例配制药液,用去掉喷头的水壶对准白菜根部浇灌,每棵保证200-300毫升药液深入根周土壤。5天后重复一次,同时配合喷施生根剂促进新根生长。[机智]
防治软腐病应选用农用链霉素或噻唑锌等针对性细菌药剂。先重点喷洒白菜叶柄基部和菜心部位,再用药液灌根,4天一次,连续两次后病斑会逐渐干缩。李大爷曾特别提醒:“喷药最好选择傍晚进行,避免药液被阳光快速蒸发,影响效果。”
补充营养促进恢复,病后植株体弱,需轻肥慢养。
推荐使用腐熟稀粪水,例如鸡粪水按1:10比例兑清水,每棵浇一小碗,10天一次,连续两次后白菜长势可明显改善。
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30克兑水15公斤,正反面均匀喷洒,七天一次,连续两次,增强叶片光合能力,加速植株自主制造养分。
两项预防措施简单有效,长期坚持省心省力。
雨后及时松土,雨后土壤容易板结,使用小锄头在行间浅锄3-5厘米,增强土壤透气性,减少烂根发生。
改变灌溉方式,以滴灌或沟灌替代大水漫灌,控制水量只湿润根周区域,避免淋湿叶柄基部,从传播途径阻断病菌扩散。[害羞]
网友菜园老赵 反馈:“自从掌握这三步两招,我家白菜再没出现过烂根烂心。邻居特地来请教,种出的白菜甚至比农资店示范田的还要好。”种菜犹如育人,细节决定成败。白菜烂根软腐病表面看是威胁,实则是自然对我们管理方式的提醒。
真正优秀的种植者不是等到病害发生才去救治,而是通过科学灌溉、及时松土和早期发现,让病害无处藏身。这套方法对白菜、甘蓝、油菜等十字花科蔬菜均有良好效果。成本低廉、操作简便、效果稳定,值得一试。[抠鼻][机智]来源:dejav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