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左思右想幡然悔悟:不准制造越境恐慌!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4-02 08:57 1

摘要:2020年6月15日晚,在中印边境加勒万河谷地区,印军打破双方军长级会晤达成的共识,违背承诺,在加勒万河谷现地局势已经趋缓情况下,再次跨越实控线非法活动,蓄意发动挑衅攻击,甚至暴力攻击中方前往现地交涉的官兵,进而引发激烈肢体冲突,造成中方四名官兵牺牲,团长祁发

中印建交75周年,两国元首、总理互致贺电。

莫迪终于认清形势了,印度外长主动承认2020年发生的事属于误判,这回印度对中国的让步堪称前所未有。

2020年6月15日晚,在中印边境加勒万河谷地区,印军打破双方军长级会晤达成的共识,违背承诺,在加勒万河谷现地局势已经趋缓情况下,再次跨越实控线非法活动,蓄意发动挑衅攻击,甚至暴力攻击中方前往现地交涉的官兵,进而引发激烈肢体冲突,造成中方四名官兵牺牲,团长祁发宝身负重伤;印军方面则有20名士兵死亡。

因为2020年的中印边境冲突事件,两国关系急转直下,印度单方面对华发起一系列挑战。

当时印度精锐山地师趁着夜色越界搞偷袭,结果被咱们边防战士用冷兵器教做人。

这场被外媒戏称为"21世纪最原始战役"的冲突,印军不仅折了20个特种兵,还创下现代战争史上罕见的"百人俘虏"纪录。

咱们解放军这波操作简直可以写入教科书:先是以少胜多完成反杀,接着在零下30度的极寒中救治印军伤员,最后连缴获的武器都擦干净打包送回。

印度军方本想吹嘘战果,结果被自家士兵鼻青脸肿的俘虏照啪啪打脸,所谓的"胜利宣言"直接沦为国际笑柄。

先从印军态度转变说起,据印媒报道,近日,印度陆军航空兵团价值千万的以色列造"苍鹭"侦察无人机,在中印东线边界执行任务时,意外飞入中方一侧空域。

结果让印方意想不到的是,在印方无人机刚刚“入境”中方空域后,解放军就立刻发现了,并且启用电子手段,对这架无人机进行了干扰控制,之后甚至强制“接管”了这架无人机。

印方表示,解放军并没有立刻将无人机送回印方一边,反而是通过人工操作,“把玩”了一番后才给印方送回来。

这架号称装备了"全球顶级加密技术"的无人机,被解放军电子战部队用"软控制"手段瞬间接管,不仅在中国领空完成"观光打卡",最后还被安排得明明白白原路返航。

更打脸的是,印度陆军发言人火速跳出来否认,声称有关报道“毫无根据”,还公开警告有关媒体和记者“不准传播可能导致公众产生不必要恐慌的信息”。

可爆料媒体头铁得很,至今没删帖。

无人机事件是真是假其实很好验证,直接放出飞行数据就能自证清白,不过这倒也没必要深究,最主要的还是这次印度军方的态度,非但没有像菲律宾一样利用此事炒作,立一波“受害者”人设,还迅速否认外加严词警告“不准制造恐慌!”

这态度足以说明,印度政府现在已经看清局势了,中印边境问题大有好转迹象。

前几天印度外长苏杰生更是直接承认:“2020发生的事情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

苏杰生还表示两国关系已经有所改善,印方正在尝试重建关系,要消除当年冲突造成的伤害。

莫迪在之前的采访中也表示,印度和中国之间的分歧不应升级为争端,而应保持一种“健康且自然”的竞争关系。

目前,中印边境问题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双方通过外交和军事渠道达成了一揽子解决方案,主要解决了边境地区的巡逻问题,并恢复了2020年之前的边境状态。

双方在天南河谷与典角曲上游的争议地区达成妥协,同意进行“错开巡逻”,以避免直接接触,从而缓解了边境紧张局势;双方同意将边境局势恢复到2020年之前的水平,并在一线地区实现了人员脱离接触;印度方面做出了三项重要承诺:不互相攻击或宣战;不允许其领土、港口或领空被用于敌对行动;不支持任何危害中国的恐怖主义或分裂主义活动。

应该说,印度的态度变好了,它不想第三次摔在同一个坑里。

加勒万河谷事件后,莫迪政府曾经气急败坏,在中印边境频繁挑衅,把中国200多个APP赶尽杀绝,妄图用"印度制造"取代"中国制造",跟着美国在亚太遏制中国。

现在一看,印度赔了夫人折了兵,中印贸易逆差从2020年的460亿美元暴涨到2023年的近900亿,中国商品在印度进口占比不降反升到16.4%。

更讽刺的是,印度封杀中国APP后,本土互联网企业既没做出替代产品,反让美国企业吃掉了90%市场份额。

莫迪心心念念的"印度制造"战略更是一地鸡毛。砸下2300亿美元搞产业补贴,结果制造业占GDP比重从15%跌到13%。

最惨的是电子制造业,因为卡脖子搞"去中国化",四年损失150亿美元产值和10万就业岗位。现在印度手机厂老板们集体吐槽:中国零部件进不来,产线上连个充电器外壳都造不利索。

边境问题上印度更是吃了闷亏。在中印边境部署的10万大军,每年要烧掉120亿美元军费,结果连块争议地区的帐篷都没多搭几顶。

现在印度军费占GDP比例突破3%,是中国的两倍有余。要知道中国军费花在航母和隐身战机上,印度军费却要养着高原山地部队天天烧柴油取暖。

最让印度军方心塞的是,隔壁解放军开启了基建暴走模式:三年修通600个哨所公路网,模块化营房5小时速建,无人机天团24小时"直播"500公里边境线。反观自家这边,网购的"高原特供"羽绒服还在物流中,前线士兵倒是率先在TikTok搞起"卖惨真人秀",直播背景音里喷嚏声此起彼伏。

自打去年开始,印度突然玩起川剧变脸。外长苏杰生高举扩音器高喊"亚洲人的事亚洲办",前脚刚跟美国勾肩搭背,后脚就急着划清界限。中印边境谈判桌更是热闹得像菜市场,外交官、国防部长、移民局三哥组团来北京"走亲戚",一副“都是亚洲兄弟,何必呢”的架势。

这180°急转弯暗藏三本经济账:特朗普的关税大棒可不认人!印度每年往美帝送500亿美刀商品,真要加征10%,莫迪怕是要抱着GDP报表哭到恒河泛滥;再者,跟中国制造业脱钩比登天还难,与其硬刚不如当个"产业链挂件"——毕竟义乌小商品城比新德里作坊香多了;最后,金砖银行账户里的真金白银,可比拜登政府画的"印太战略"大饼实在多了,吃饼可填不饱肚子啊!

正当第33轮边境谈判要开机时,美国特使团上演"闪现"神操作:贸易代表前脚刚谈完关税减免,情报总监后脚就掏"安全合作"剧本。这套"胡萝卜+大棒"组合拳,活像《王者荣耀》里乱放技能的青铜选手,看得中印双方直呼"你们礼貌吗?"

目前的情况是,"画饼大师"美国都自身难保了——您瞅瞅那债务表,钱包漏得比瑞士奶酪还夸张,说好的百亿投资愣是连张支票都没见着。

反观中印这轮谈判,双方代表团名单拉出来都能组个"跨国版内阁":外交老手、基建狂魔、铁路专家济济一堂,从撤军路线图到跨境铁路融资,谈的全是"带响声"的买卖。

不过要说印度彻底"改邪归正"还为时尚早,毕竟这哥们翻脸比翻书还快。咱们这边刚谈完跨境铁路,转头他就可能跟美国眉来眼去——毕竟山姆大叔最擅长玩"离间计",要么突然塞给印度几笔军工大单,要么雇水军炒作"中巴经济走廊威胁论"。

但今时不同往日啦!您看看欧洲那帮贵族老爷们,现在抢中国新能源车比双十一秒杀还积极。印度要是还抱着"骑墙"的老黄历,等回过神来连口热汤都喝不上——毕竟时代这桌满汉全席,可不会给墙头草留座儿!

来源:东岭夜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