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市亮点】当“候鸟”遇见“医靠”——医保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让“候鸟”不再为健康远行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09 01:40 4

摘要:2025年7月,为了避开酷热难耐的高温天气,92岁的重庆退休职工段奶奶与三个女儿到云南大理洱海边景观房旅居度假,每天在洱海边习习清风和蓝天白云陪伴中,享受着“候鸟”生活的惬意。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打破了这份宁静——段奶奶从沙发上起身,脚下一滑,重重的磕在旁

一场意外打破了平静

2025年7月,为了避开酷热难耐的高温天气,92岁的重庆退休职工段奶奶与三个女儿到云南大理洱海边景观房旅居度假,每天在洱海边习习清风和蓝天白云陪伴中,享受着“候鸟”生活的惬意。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打破了这份宁静——段奶奶从沙发上起身,脚下一滑,重重的磕在旁边茶几上摔倒在地。

“当时感觉右腿像被抽空了力气,根本站不起来。”段奶奶回忆道。三个姐妹被惊吓住了,随后大姐立即拨打了120电话,大约20多分钟,救护车呼啸而至,立马将段奶奶送往大理州人民医院凤仪院区骨科。

入院检查后,医生诊断段奶奶为“右股骨颈骨折”,需要手术治疗。听到要手术,三姐妹很是担心,毕竟老人年纪大,害怕身体受不了,三个姐妹都心急如焚。经主治医生详细检查了段奶奶的身体状况,询问了既往病史,并与上海的专家进行了远程会诊,制定了严密的治疗和康复方案,反复论证权衡后三姐妹与母亲最终确定做手术治疗。“但还是让她们三姐妹担心的是,大理的医院能不能治好?外地人费用怎么办?医保能报销吗等问题?”

主治医生在指导段奶奶作康复训练

从“不敢想”到“一键办”

“以前听人说,异地看病要自己先垫付不少钱,再回老家跑断腿报销。”大姐坦言,自己年轻时曾陪老伴在重庆老家住院,垫付的医药费压得全家喘不过气。但这次,主治医生的话让她吃了一颗定心丸:“你们三姐妹尽管放心,现在大理医保与全国各地的医保都联网了,备案后直接结算,不用垫付一分钱!”

备案:手机操作“零跑腿

护士递给大姐一张“异地就医备案操作指南”,指导她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完成备案。仅用了五六分钟,段奶奶的异地就医备案就提交了材料,系统自动审核通过。“连身份证复印件都不用交,真是太方便了!”大姐感叹道。

医院医保科人员指导段奶奶大女儿开通异地就医备案

结算:出院即报“无感支付”

段奶奶的手术很顺利,在医院经过10天的精心治疗和护理,借助器械可以下床活动了,医生告诉三个姐妹老人可以出院回家调理休养,慢慢康复,定期来复查。出院结算时,系统自动计算总医疗费用29892.09元,其中基本医疗统筹支付金额24062.89元,个人自付5829.20元,结算告知单上清晰列明了药品、耗材的价格明细。“原来医保报销比例和重庆一样,不用排队,四五分钟就办理完成,真是方便快捷!”大姐惊喜地发现。

技术赋能下的“大理速度”

段奶奶的就医经历,正是大理推进医保异地直接结算改革的缩影。大理作为滇西医疗中心和全国热门旅居城市,据文旅部门公布,2024年大理接待海内外游客达11003.79万人次,其中旅居大理的“新大理人”达21.4万人次。大理近年来通过“三步走”战略,让广大异地就医患者从“不敢来”变为“主动选”,同时医保部门从多维度提供各种帮办、代办线上和线下服务,让这些“候鸟”在大理无忧、安心旅居。

政策破冰:从“住院结算”到“门诊慢病全覆盖”

2017年,大理实现全国首例跨省异地住院直接结算;2022年,高血压、糖尿病等25个门诊慢性病和24个门诊特殊病纳入结算范围;2023年,全州186家定点医疗机构和465家定点药店全部接入国家医保平台,覆盖12个县市所有乡镇,13个医保经办服务大厅实行“综合柜员制”一个窗口全流程服务,并推行医保经办服务“下沉办”、“延伸办”至1159个村级卫生室,实现在家门口就能看病就医和直接报销医药费用,极大地方便了群众。

服务升级:从“材料堆积”到“承诺即办”

备案环节推行“免证明材料、免人工审核、即时开通”的承诺制,参保人通过手机即可完成备案。同时积极推广“医保钱包”“亲情账户”的使用,为参保人提供多种缴费选择。2024年,大理州作为就医地为14.19万人次跨省患者直接结算费用,减少垫付资金2295万元。

技术托底:从“人工跑腿”到“云端会诊”

大理州、市人民医院与上海、北京等地多家三甲医院建立远程诊疗协作。针对一些疑难杂症和罕见病,及时通过远程诊疗系统进行专家会诊,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诊疗方案,最大限度为患者提供可靠优质的医疗服务。半个月前,段奶奶的主刀医生赵光宇团队,正是通过远程会诊系统与上海专家协作,为她制定了个性化手术方案。

旅居者的“第二故乡”

康复期间,段奶奶结识了同病房来自上海的叶阿姨——一位定居大理14年的“新大理人”。叶阿姨的经历更让她感慨:“我膝盖置换手术就是在大理州医院凤仪院区骨科做的,医保直接结算,连康复理疗都能刷上海的医保卡,实在是方便,这里的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也很棒!”

从“医疗洼地”到“品质高地”

大理州人民医院关节外科的赵永刚主任坦言,过去外地患者一听要转诊大理,往往摇头拒绝。如今,随着3D打印导航人工关节、机器人辅助手术等技术的引入,科室年手术量突破千例,50%以上患者来自省外、州外。“我们与上海六院、北京积水潭医院定期交流,技术差距越来越小。”赵主任说。

“医靠”背后的民生温度

2025年,大理州人民医院门诊大厅新增了多语言服务岗,配备藏语、粤语导医,医保窗口开通“跨省结算绿色通道”,为老年患者提供一对一指导。一位来自江苏的患者家属注意到,药房里还增设了上海、江苏等地患者常用的降压药,连药名都标注了方言发音,结算窗口放置了异地备案操作指南宣传折页,这种细微的服务,处处彰显出了医院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

数据里的民生答卷

覆盖广度2024年,大理作为就医地,跨省结算惠及100495人次,涉及费用6068.56万元;

服务深度截至2025年7月,全州1251家药店,1159个村卫生室开通慢特病门诊直接结算,先后参与了国家、省落地药品集采37批次、高值医用耗材集采35批次,节约采购资金约6.91亿元,拨付定点医疗机构国家药品集采5批次,结余留用资金1934.4万元。切实解决百姓“购药远、购药贵”难题。

技术跨度大理州、市人民医院的远程会诊平台累计服务患者超万人次,2000多公里外的北京、上海专家可实时调阅检查影像,为患者提升更高质量的医疗诊断服务。

这些数字背后,是无数个“段奶奶”的安心故事。正如段奶奶的大女儿在住院日记中写道:“在大理,不仅治好了母亲的腿伤,更感受到医疗服务和医保的温度。这里,已是我们一家人的第二故乡。”

让“异地”不再成为健康的屏障

从“垫付奔波”到“一键结算”,从“疑虑观望”到“主动选择”,大理用十年时间构建起一张覆盖全域的医保服务网络。大理州医疗保险中心主任说道:“全州医保经办服务人员将全维度做好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每个环节的精细化服务,让这项“高效办成一件事”的民生实事不断赢得老百姓的口碑。”今天,大理这座以风花雪月闻名的城市,正以“医靠”为笔,书写着“候鸟经济”下的民生新篇章。

当夕阳洒在洱海上,段奶奶的大女儿拿着手机,正帮她预约下一次复诊——通过“云南医保”小程序,一切尽在指尖。她远在上海的女儿发来消息:“妈,下次带您和奶奶去洱海生态廊道吹海风,感受大理的风花雪月,到大理州医院复诊时咱们直接刷重庆医保卡,要是忘记带卡,就直接刷脸!”

来源:云贵高原生活指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