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关税落地到底是利空还是利好?年报有何影响?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4-02 09:51 1

摘要:昨天早盘冲高回落和午盘的平稳,说明有资金想要抄底,也有资金想要落袋为安,市场做多情绪比较一般!

朋友们,昨天A股上涨0.38%,超过三千八百支股票上涨,总成交额却缩量了九百多亿!

昨天早盘冲高回落和午盘的平稳,说明有资金想要抄底,也有资金想要落袋为安,市场做多情绪比较一般!

造成这种尴尬境地的是因为四月有两件大事要发生,直接关乎2025年的经济格局!

第一件是关税的影响,关税落地到底是利空还是利好?

图片来源于网络

1. 对A股:短期利空落地或成利好

美国关税政策已提前被市场消化,且中国应对措施较充分(如对冲政策、产业链调整),边际影响有限。部分观点认为关税明确后,市场不确定性消除可能引发反弹,尤其是前期承压的金融、科技板块可能受益于政策明朗化。

2. 对美股:利空压力持续但存分化

关税推升美国通胀(预计CPI增加0.8-1.2个百分点),加剧经济衰退风险(高盛预测衰退概率升至35%),美股短期或继续承压。但若政策细节明确且税率低于预期,可能触发利空出尽后的企稳。

3. 对全球经济:长期利空主导

关税破坏全球供应链,推高商品价格,拖累贸易增长。OECD预测全球经济增速将因关税下调0.2-0.3个百分点,美国自身制造业成本上升反而削弱竞争力。

4. 行业差异显著

中国半导体、新能源等行业可能面临更高关税风险,而美国汽车、能源等产业受反噬明显(如特斯拉警告关税损害本土生产)。

关税落地是“短多长空”事件。短期情绪修复可能带来反弹(尤其A股),但中长期关税引发的通胀、供应链紊乱及经济放缓仍是全球隐患。

第二件是年报的影响!

2024年A股年报业绩普遍大跌的板块主要集中在以下领域,核心原因包括行业周期性调整、政策影响及市场需求疲软:

1. 医药生物

- 跌幅:全年累计跌幅达14.33%,位列申万一级行业跌幅榜首。

- 代表企业:华仁药业(亏损11.8亿,同比跌727%)、振东制药(同比跌2515%)、华大基因(同比跌907%)。

- 原因:医保集采压低利润、新药研发成本高企、市场竞争加剧。

2. 光伏与新能源

- 亏损规模:隆基绿能、TCL中环、通威股份等头部企业亏损均超50亿,行业整体缩水超80%。

- 原因:产能过剩、价格战激烈、海外贸易壁垒升级。

3. 半导体

- 代表企业:沪硅产业、唯捷创芯等净利润跌幅超100%。

- 原因:半导体周期下行、库存积压未消化、国际竞争加剧。

4. 房地产

- 亏损典型:ST金科亏损205亿,万科A、荣盛发展等房企巨亏超百亿。

- 原因:债务压力、销售低迷、资产减值计提。

5. 计算机与软件开发

- 代表企业:易华录(亏损24.54亿)、三六零(业绩腰斩)、航天宏图(同比跌262%)。

- 原因:政府采购减少、数字化转型放缓、现金流紧张。

图片来源于网络

6. 机器人及自动化设备

- 代表企业:埃夫特-U、豪森智能等净利润大跌。

- 原因:高端设备需求放缓、国内外竞争激烈。

图片来源于网络

7. 军工航天

- 代表企业:亚光科技、银河电子等净利润跌幅超1000%。

- 原因:订单周期长、研制投入大、成本上升。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其他重灾区:农林牧渔(因价格波动跌11.58%)、美容护理(需求疲软跌10.34%)等。

医药、光伏、半导体受政策与周期冲击最大,而房地产、计算机则因行业基本面恶化拖累业绩。

最近资本在忙什么?

中国环流三号搞出了“双亿度”突破——原子核温度1.17亿度、电子温度1.6亿度,直接冲进国际第一梯队,这相当于给技术商业化按了加速键。现在全球35个国家都在抢滩布局,光国内就砸了1200亿专项基金,你说资本能不动心吗?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波行情能持续多久?咱们得拆开来看。短期(1-3个月)盯着设备订单就行,比如真空室、超导磁体这些硬核部件,单子已经像雪片一样飞了——今年国内招标46个项目,金额同比暴增220%。像海陆重工一季度业绩预增200%,合锻智能刚拿下2亿真空室订单,这些实打实的业绩就是股价的燃料。

中期(3-6个月)得看政策催化,三季度可能要出《聚变能发展中长期规划》,央企中核、中广核正在整合资源,中国聚变能源公司已经挂牌,这种国家级战略一落地,整个产业链估值都得往上窜。

长期(6个月以上)就是赌技术突破了,EAST装置今年四季度要做1000秒运行试验,要是真能稳定输出能量,那可比发现新大陆还刺激。

具体到产业链,上游材料才是真金白银。超导材料占整个装置成本的30%-40%,西部超导手握ITER项目70%的份额,永鼎股份的高温超导带材已经量产,这两家就像卖铲子的,不管最后谁挖到金矿都得先买他们的工具。中游设备现在正吃香喝辣,国光电气的真空室模块全球独家供货,联创光电的无液氦磁体直接把运维成本砍掉90%,这些技术壁垒高的企业就跟印钞机似的。下游虽然还没到收获期,但中国核电已经参股聚变能源公司,东方电气连韩国订单都拿下了,提前卡位的都是聪明钱。

这行业有三个雷区:技术、资金、政策。等离子体稳定性现在还是玄学,说崩就崩;建个实验堆就得砸百亿,普通公司根本玩不起;再加上国际局势风云变幻,哪天技术封锁也不是没可能。所以散户要玩就得讲策略——三成仓位顶天,别单吊一只票,设备厂商和材料龙头对半开,留点现金防变天。你看红杉、高瓴这些大佬都在调研安泰科技、国光电气,跟着聪明钱走总比瞎蒙强。

最后说点实在的,可控核聚变这事就像20年前的光伏,现在看着遥不可及,但技术突破往往就是一瞬间的事。马斯克搞火箭回收之前,谁信民营公司能上天?现在国内政策、技术、资本三驾马车齐头并进,2035年实验堆并网、2050年商业化可不是画饼。散户要做的就是抓住确定性高的环节,别贪心也别恐慌,用闲钱布局核心赛道,剩下的交给时间。

来源:投龙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