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牵系着万千家庭的幸福安宁。近年来,玫瑰镇秉持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的理念,通过 “多元宣教、系统治理、精准施策” 三大路径,全方位筑牢交通安全防线,全力推动全镇道路交通安全高质量发展。
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牵系着万千家庭的幸福安宁。近年来,玫瑰镇秉持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的理念,通过 “多元宣教、系统治理、精准施策” 三大路径,全方位筑牢交通安全防线,全力推动全镇道路交通安全高质量发展。
聚焦多元宣教
筑牢交通安全全民防线
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是预防事故的首道关卡。玫瑰镇多部门协同合作,开展了一系列形式丰富、内容详实的宣教活动。针对不同年龄段、职业群体的特点,量身定制宣传方案,全力筑牢交通安全全民防线。
打造交通安全示范矩阵。在县公安局、县交警大队的指导和帮助下,创建庄科村交通安全示范村,打造交通安全教研基地。将交通安全宣传与乡村研学教育相结合,把交通安全教研基地融入乡村研学路线,组织学生开展研学活动,把“马路学堂”融入“乡村学堂”,结合真实案例,通过“沉浸式体验+互动式教学”,向学生群众宣教汽车盲区、三轮车载人、酒后驾驶、随意横穿马路、“鬼探头式过马路”的危害性,呼吁学生遵守交通法规,摒弃交通陋习,安全文明出行,让未成年人在欢笑中掌握了交通安全知识,增强了自我保护意识。
开展重点区域交通安全专项整治。针对玫瑰小学、玫瑰中心幼儿园、翠屏丽景幼儿园等学校周边道路交通环境,开展集中整治。安装减速带30米,施划横向振动标线60平方米,安装提示标牌4块,为师生创造安全有序的出行环境。在国道与村道平交路口安装减速带、道路交通提示牌,庄科等重点村将道路交通安全编入村规民约,进一步加强了农村地区交通管理,最大限度增强群众交通安全意识,筑牢交通安全全民防线。
构建全民参与共治格局。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的传播优势,在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平台定期发布交通安全宣传视频、图文信息,以通俗易懂、贴近生活的方式,向广大居民宣传交通安全法规和出行注意事项。同时,利用农村大集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宣传进集市、进社区活动,通过设置宣传展板、发放宣传资料、开展交通安全咨询等活动形式,面对面与居民交流,解答他们在交通出行中遇到的问题,将交通安全知识送到居民身边。
聚焦系统治理
织密农村道路安全防护网
农村道路交通安全,是玫瑰镇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重点与难点。为织密农村道路安全防护网,玫瑰镇坚持系统治理,从完善基础设施、强化交通管理等多方面入手,全方位织密农村道路安全防护网。
“提视亮口”净化交通环境。开展“提视亮口”专项行动30余次,清理遮挡视线绿化苗木近40处,成功排除道路交通安全隐患。实施“标识标线焕新工程”,新增标识标牌60块、标线9500平方米,在15个路口施划“停车让行”标线,安装让行标志15套,路口通行秩序显著改善。
“路长制”激活基层治理效能。严格落实“路长制”要求,建立健全农村公路巡查制度,并将其纳入养护员考核体系,建立“发现—上报—处置”响应机制,全年累计纠正歪斜、被树木遮挡、紧箍脱落的标志标牌80多个,确保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始终处于良好状态。同时加强与公安交警部门的协作,定期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加大对农村道路交通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形成严管高压态势,有效遏制农村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
强化极端天气应急保障。健全“气象预警—物资储备—应急处置”联动机制,新配备车载除雪铲、除雪滚刷等工具。制定《极端天气应急预案》,在寒潮预警期间实行“机械除雪+人工巡查”双同步作业,保障群众出行安全。
聚焦精准施策
构建道路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隐患排查治理,是守护道路交通安全的关键一环。玫瑰镇精准出击,从细处着眼、从实处发力,积极探索,全力构建道路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有效化解潜在风险,营造安全稳定的出行环境。
靶向攻坚国道交叉路口隐患。聚焦县道路交通安全委员会下达的任务清单,以220国道沿线交叉口为重点开展集中整治,建立“实地调研+专家论证+群众参与”三方联动机制,制定差异化治理方案。2024年,完成32处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整改。
系统推进农村道路安全提升。实施农村道路“微改造”工程,按照“轻重缓急、分类施策”原则整治隐患20处。组建巡查专班,重点聚焦临水临崖、急弯陡坡、事故多发、校车途经、景点串联等路段,对152公里农村公路开展高频次巡查,并根据各路段特点,高标准配备防护栏、警示标志等交通安全设施,对破损路面进行修复,保障道路平整畅通,有效提升道路安全保障水平。
建立隐患治理长效机制。实行“隐患排查—建档立卡—整改销号—复查验收”闭环管理,整改率达100%,实现了隐患治理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预防”转变。
交通安全工作永远在路上,容不得丝毫懈怠。下一步,玫瑰镇将持续加大工作力度,优化工作方法,健全长效机制,推动 “三聚焦” 举措走深走实,构建更为牢固的交通安全防护网,为全县道路交通安全高质量发展贡献玫瑰力量。
来源:掌上平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