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就是马识途(1915-2024),一位跨越世纪的传奇,用革命、文学与艺术的三重身份,构筑了中国现当代文化的丰碑。
主办单位
广元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
承办单位
广元市美术馆
协办单位
广元市美术家协会
广元市书法家协会
广元市墨缘堂书画装裱坊
成都嘉祐拍卖公司
成都青城画馆
展览时间
2025年9月10日——9月17日
展览地点
广元市美术馆
他,是枪林弹雨中出生入死的地下党员。
他,是巴蜀文坛的常青树,107岁仍笔耕不辍。
他,是姜文电影《让子弹飞》原著作者,让幽默与革命在文字中碰撞出火花。
他,是一位用生命书写中国百年沧桑的作家、诗人、革命家、书法家。
他,就是马识途(1915-2024),一位跨越世纪的传奇,用革命、文学与艺术的三重身份,构筑了中国现当代文化的丰碑。
2010年,电影《让子弹飞》公映,原作者马识途的名字也随之走进了人们的视野。原来,这位长寿老人,不仅是作家、(代表作《清江壮歌》,《夜谭十记》,电影《让子弹飞》正是改编自《夜谭十记》中的《盗官记》)诗人、书法家。同时,马识途先生身为与《红岩》中江姐原型江竹筠同时期的地下交通员,为党的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作为横跨革命、文学与书法领域的百岁巨匠,马识途先生在110岁高龄仍怀抱着“为川大学子尽最后心力”的赤忱,坚持筹备展览。尽管视力模糊、体力不支,他仍颤笔落墨,留下生命最后的艺术回响。这份对文化传承的使命感,其意义超越了书法本身。其书法作品中既有革命者“以笔为刃” 的刚毅风骨,亦有历经沧桑后的豁达通透。
106岁之际,一本革命记忆与学术研究交织的《马识途西南联大甲骨文笔记》完成。他说:“甲骨文是中华文明的根,我要用笔墨守护这份遗产”。对于书法,马老主张“无法即法,是为至法”,反对浮夸炫技,强调“字如其人”。其作品拍卖所得386万元悉数捐赠文学奖学金。
本次展览精选了马识途隶书代表作,其书法以汉碑为骨,苍劲如铁,融革命豪情于笔端,被誉为“书以载道”的典范。聚焦其革命题材的书法、诗歌与文学作品,全方位展现一位“老马”如何识途、如何以笔墨为剑,镌刻民族记忆,传递信仰之光。
来源:豁达星球Jq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