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面对当下餐饮,持续恶化经营下滑的业绩,几位做山庄、开农家乐的同行朋友到山庄小聚,大家都很焦虑,危机警报拉满,同时又不知逃向何方,东西南北中,哪里才是避风港,哪里才可以避风寒。
《山庄日记》一103
面对当下餐饮,持续恶化经营下滑的业绩,几位做山庄、开农家乐的同行朋友到山庄小聚,大家都很焦虑,危机警报拉满,同时又不知逃向何方,东西南北中,哪里才是避风港,哪里才可以避风寒。
大家似乎越来越看不懂这个市场,人不知道哪里去了?过去一到节假日,忙的不可开交,忙不过来时、客人要亲自到厨房催菜,只要你炒出来了,没有什么说的。
现在可不一样,消费不但快速降级,而且你要小心翼翼的伺候,生怕“上帝”不满意。
出现“眼蓝”(一桌都没有)并非个例,实属正常。
过去客人来点菜,大多数都是按单子照本宣科通过。
可是现在接待客人点菜,一要有耐心、用时间等待;二要放宽心、全程笑脸相陪;三要舍得、不惜砍你到“骨折”。
在残酷现实面前,既不能躺平、摆烂,更不能关门走人大吉,只有认认真真地研究餐饮市场走向,分析当下可以接待的主体客群,揣摩他们的生活习惯,饮食喜好,想方设法坚守阵地,坚持下去,挺过艰难时日。
宴席走向没落
特色社交餐饮
非遗匠心餐饮
逐步走向前台
成为消费主流
绿色生态
乡愁原味
将是餐饮人,追求的目标与方向。
去年以来,餐饮人突然发现,包喜、寿宴席的客人越来越少,尤其是50桌以上的更是凤毛麟角。
因为年轻人“0糖社交”,降低了社交期望值,不喜欢这种形式联络人了。
可是他们的上辈人不一样,对待家有喜事的底层思维是:风风光光,热热闹闹办几十桌宴席,在社会上才有面子。
动辄几十桌或者上百桌,恨不得昭告天下,让天下人都能享受这份难得的喜悦。
所以以后的山庄、农家乐如果再像前几年一样,将“宝”继续押在宴席上,将会亏的很惨,或者说是万劫不复。
吃饭是刚需,是生存的基本保证。只要有相当人气的地方,餐饮生意是永远不会谢幕的。
以后的社交场景式餐饮,非遗匠心式餐饮将逐步向我们走来,这就需要经营者彻底改变过往的经营思维方式,下一番苦功夫,研究吃透这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市场,适应“气候”,战胜“寒冬”,挺过这一波寒潮袭礼。
明天照样有日出
阳光仍然很明媚
来源:乡村振兴有我记录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