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家有影响力的硅谷出版物刊登了一篇封面故事,哀叹科技界的“娘炮化”(pussification)。一位大型科技公司的首席执行官(CEO)严厉抨击一位黑人民权领袖提出的实现科技从业人员多元化的呼吁。技术专家们对“政治正确警察”(PC police)大发雷霆。
该行业的自由主义声誉具有误导性。其反动倾向——崇尚财富、权力和传统男性气概——自 20 世纪 90 年代的互联网狂热时期起就已显而易见
一家有影响力的硅谷出版物刊登了一篇封面故事,哀叹科技界的“娘炮化”(pussification)。一位大型科技公司的首席执行官(CEO)严厉抨击一位黑人民权领袖提出的实现科技从业人员多元化的呼吁。技术专家们对“政治正确警察”(PC police)大发雷霆。
不,这不是“让美国再次伟大”(Maga)时代的硅谷。这是 20 世纪 90 年代的科技行业,当时观察家们首次对硅谷的右倾趋势以及“技术法西斯主义”(technofascism)的可能性表示担忧。尽管该行业有着(通常名不副实的)自由主义声誉,但其反动的基础几乎从一开始就已根植其中。随着硅谷进入第二个特朗普执政期,其最初反动运动的性别根源为我们理解如今的右转提供了见解。
在 20 世纪 90 年代互联网狂热的顶峰时期,许多批评者警告称,一种反动的狂热正在悄然蔓延。“忘了数字乌托邦吧,”资深科技记者迈克尔·马隆(Michael Malone)写道,“我们可能正走向技术法西斯主义。”在其他地方,作家保利娜·博尔苏克(Paulina Borsook)称硅谷对男性权力的崇拜“有点让人想起 20 世纪 30 年代欧洲法西斯主义的早期拥护者”。
他们的声音在很大程度上被当时的技术狂热者所淹没,但马隆和博尔苏克指出的是硅谷的一种愿景,它建立在对无限男性权力的尊崇之上——并且当这种权力受到挑战时,会遭遇强烈的反对。这种反动思想的根源是一位名叫乔治·吉尔德(George Gilder)的作家和公共知识分子。吉尔德是硅谷最积极的倡导者之一,同时也是一位受欢迎的“未来学家”(futurist),预测未来的技术趋势。1996 年,他创办了一份投资通讯(Gilder Technology Report),该通讯广受欢迎,以至于引发了他的读者抢购股票的风潮,这一过程被称为“吉尔德效应”(Gilder effect)。
乔治·吉尔德(George Gilder)在1981年波士顿的一次采访中
吉尔德也是一位长期的社会保守派人士,他将自己的政治观点带入了硅谷。他在 20 世纪 70 年代首次出名,身份是反女权主义的煽动者和保守派中坚人物威廉·F·巴克利(William F Buckley)的门生。在女性以前所未有的数量进入职场的时代,他著书立说,主张需要恢复传统的性别角色,并将贫困等社会问题归咎于核心家庭的瓦解。(他还指责联邦福利计划,特别是那些资助单身母亲的计划,声称这些计划让男性变成了“国家的戴绿帽者”[cuckolds of the state]。)1974 年,美国全国妇女组织(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Women)将他评为“年度男性沙文主义猪”(Male Chauvinist Pig of the Year);吉尔德却以此为荣。
20 世纪 80 年代之交,吉尔德颂扬资本主义、企业家精神和核心家庭之间的联系。他声称企业家是社会中最具道德和仁慈的人,因为他们将产品推向世界时不保证回报——然后又将利润再投资回经济中。
对吉尔德而言,企业家精神也是一条拒绝福利国家、恢复男性养家糊口者社会角色的途径。他坚称,男性在生理上和社会上都比女性更适合创业,因此社会对企业家精神的强调有助于恢复具有严格性别分工的传统核心家庭结构。借鉴宗教语言(吉尔德本人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他写道,企业家是“了解世界规则和上帝法则”(know the rules of the world and the laws of God)的人。
吉尔德远非第一个颂扬企业家这一文化形象的人,也不是第一个将其与男性气概联系起来的人。正如学者迈克尔·金梅尔(Michael Kimmel)所指出的,“白手起家的人”(self-made man)的理想近 200 年来一直是美国男性气概观念的核心。这一理想也一直与核心家庭中的“男性养家糊口者”角色联系在一起。更近期,在 20 世纪,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Joseph Schumpeter)发展了一套以企业家为核心的资本主义理论(尽管他对资本主义的看法要悲观得多,认为它最终会崩溃)。
但在美国工业主义衰落的时代,吉尔德帮助重燃了对企业家精神的热情,以及对企业家道德力量超越产业工人和公司职员的信念。吉尔德日益声称,与学术界或政府中的“专家”相比,企业家更适合带领国家走向未来。
吉尔德 1981 年的著作《财富与贫困》(Wealth and Poverty)被称为里根政府的“圣经”,里根也开始将对企业家精神的赞扬融入自己的演讲中。(里根曾表示:“如果我不是更清楚的话,我真想说‘企业家’就是‘美国’的另一个代名词。”[If I didn’t know better, I would be tempted to say that ‘entrepreneur’ is another word for ‘America’.])在整个 80 年代,里根利用企业家神话来为涓滴经济学和削减联邦福利计划辩护。
随着吉尔德沉浸在自己关于企业家精神的理念中,他将注意力转向了硅谷。他开始声称,这个蓬勃发展的高科技产业是世界上企业家精神最纯粹的体现。吉尔德被加利福尼亚州圣克拉拉县的科技产业所吸引并不奇怪。这个州有着自己关于男性气概和力量的强大神话。这里是广阔边疆的终点,是昭昭天命(Manifest Destiny)的终结之地。这里也是昔日淘金热的发生地,(白人)男性曾在 19 世纪在这里发家致富。出人意料的是,这里也是现代保守主义运动诸多方面的发源地,包括里根的政治生涯。
将企业家打造成明星
吉尔德发表他的观点之时,正值首次公开募股(IPO)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为初创公司创始人创造即时财富。新的财富增加了硅谷的吸引力,似乎也凸显了高科技世界中企业家精神的魅力。在整个 20 世纪 80 年代和 90 年代,其他媒体也采用了吉尔德的叙事框架:科技企业家为美国经济、男性气概以及广义上的人类进步提供了一条充满希望的前进道路。
《时代》杂志直接借鉴了吉尔德关于企业家精神的观点,来宣传当时崭露头角的商人史蒂夫·乔布斯。1982 年的封面故事称乔布斯是“美国的冒险家”之一,他们不仅发家致富,而且“引领美国进入 21 世纪的产业”。文章引用了吉尔德的话,援引他的说法,“发明和企业的潜力现在比人类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大”(the potentialities of invention and enterprise are now greater than ever before in human history)。像这样的故事对读者起到了多重作用:它们帮助合理化了新一批科技商人迅速增长的财富;它们激励了新一代读者追随同样的道路;并且它们强化了企业家形象的文化印象(主要是年轻的白人男性)。
随着硅谷企业家开始从硬件转向软件,这种类型的报道愈演愈烈。正如科技记者戴夫·卡普兰(Dave Kaplan)当时所写,软件“既不需要工厂来建造,也不需要自然资源来开采——只需要”公司背后的企业家的“脑力”。
科技文化越来越多地给予那些成功归结为几千行计算机代码的年轻企业家明星般的待遇。事实上,吉尔德认为软件是企业家天才最纯粹的表达——一个思想的信息世界,摆脱了时间和空间的物质限制。
1998年,马克·安德森(Marc Andreessen)在加利福尼亚州圣何塞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媒体发现了一位名叫马克·安德森(Marc Andreessen)的年轻新贵企业家,他通过其公司网景(Netscape)的 IPO 赚取了数百万美元。在伊利诺伊大学读本科时,安德森所在的团队为当时尚处早期的万维网构建了一款新的、用户友好的浏览器。他们称之为 Mosaic,它仅包含 9000 行代码(相比之下,当时运行 Windows 计算机大约需要 800 万行代码)。1994 年,安德森搬到硅谷,并推出了该浏览器的商业版本,名为网景导航者(Netscape Navigator)。1995 年,网景公司上市,年仅 24 岁的安德森一夜之间赚了 5800 万美元。
当他年仅 24 岁时,媒体就将安德森誉为一位天生的天才,一个真正配得上他新获财富的人,以及美国未来的领导者。安德森登上了 1996 年《时代》杂志一期封面,宣告了一个“黄金极客”(Golden Geeks)的时代。该文章承诺,硅谷的新时代将“奖励资本主义本应奖励的人——充满活力的企业家,而不是贪婪的垄断者或金融骗子”。文章借鉴好莱坞的神话来论证观点,声称这些新富企业家代表着“一部弗兰克·卡普拉(Frank Capra)的电影,而不是(电影)《华尔街》”。
企业家们常常能将这种报道转化为直接的经济收益。在一个日益围绕思想构建的行业中,炒作就是一切。正如甲骨文(Oracle)首席执行官拉里·埃里森(Larry Ellison)当时所说:“没有地方像硅谷一样,你的才能可以被放大,而这种放大的投射就是现金。”(There’s no place like Silicon Valley, where your talents can be magnified, and the projection of that magnification is cash.)因此,对企业家的崇拜式待遇直接给他们带来了更多权力,并持续激励着年轻男性追随同样的道路。
反对政治正确
90 年代的创业炒作很少提及性别或公开的右翼政治。但是,每当科技企业家日益增长的权力受到挑战时,企业家理想中的反动元素就变得显而易见。
就这样,硅谷成为了反对“政治正确”(political correctness)——即关注包容性和避免冒犯传统上被边缘化人群——这一更广泛趋势的一部分。在整个十年中,硅谷不仅成为反对“政治正确警察”战争的主要阵地,企业家们也成为了某些最主要的反对政治正确文化斗士的代表。通常,那些最热衷于支持企业家精神的声音,也是最激烈的反多元化斗士。
这种双重冲动在《Upside》杂志中表现得很明显,这是一家于 1989 年由两位吉尔德的朋友、年轻的保守派人士创办的科技商业出版物。他们很快获得了一小批但有影响力的订阅者名单,包括传奇风险投资家亚瑟·洛克(Arthur Rock)、英特尔联合创始人罗伯特·诺伊斯(Robert Noyce)以及保守派泰斗威廉·F·巴克利(William F Buckley)。从一开始,编辑团队既是企业家精神的倡导者,也是一群“看涨的逆向投资者”(bullish contrarians),反对任何他们认为威胁到其特定商业愿景的人。
在一个臭名昭著的案例中,该杂志于 1990 年发表了一篇封面故事,用粗体字问道:“硅谷娘炮化了吗?”(Has Silicon Valley gone pussy?)文章本身标题为“硅谷的娘炮化”(The pussification of Silicon Valley),声称高科技产业正沦为女性化和政治正确的牺牲品。作者们声称他们并不反对商界中的女性和少数族裔,但他们反对一种“新时代男性”(new-age male),这种男性“敏感、忧虑、爱抱怨”(sensitive and concerned, a whiner)。
作者们还陶醉于他们使用“pussy”(在此语境下有贬低女性或指男性懦弱的含义)一词在自己女性员工中引起的不适和愤怒,并吹嘘他们的女性助理编辑曾威胁要因此报道领导女性员工罢工。他们声称,解决问题的方法是重新主张一种更古老、被美化的“反娘炮”(anti-pussy)商业方式——一种优先考虑诸如战斗、冒险以及“直率”和“强硬”等男性特质的方式。(这篇封面故事的推动者之一是迈克尔·马隆(Michael Malone),即那位后来警告硅谷正在崛起的“技术法西斯主义”的记者。到世纪之交时,马隆承认了自己之前在助长这种“法西斯主义”中的作用,并对那篇“娘炮”文章表示后悔。)
企业家们也直接扛起了文化战争的大旗。其中最突出的莫过于一家名为赛普拉斯半导体(Cypress Semiconductor)公司首席执行官 TJ·罗杰斯(TJ Rodgers)。罗杰斯的名字已在很大程度上从硅谷的记忆中抹去,但在 20 世纪 80 年代和 90 年代,他是硅谷最耀眼的明星之一。他的公司是一家非常成功的微芯片制造商,但其成功与他本人冉冉升起的明星地位密不可分。正如《Upside》杂志所描述的那样,赛普拉斯“最著名的产品”是“直言不讳的 TJ 本人”。罗杰斯很快就学会了吸引商业媒体注意力的艺术。1988 年,他举办了一场新闻发布会,向员工分发了价值约 30 万美元的金币。1990 年,当苏联总统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Mikhail Gorbachev)访问北加州时,罗杰斯在当地一家新闻媒体上刊登整版广告,邀请他参观赛普拉斯园区,向他展示资本主义的奇迹。
在整个 20 世纪 90 年代,这位直言不讳的商人围绕着他对政治正确的否定以及对硅谷增加多元化的要求,制造了 highly visible(备受瞩目)的媒体景观。1996 年,一位名叫多丽丝·戈姆利修女(Sister Doris Gormley)向硅谷一家公司的 CEO 发送了一封格式信函。她告知这位 CEO 自己是股东,并且由于公司董事会缺乏性别和种族多样性,她将拒绝投票支持该董事会。罗杰斯写了一封回信,并将其传播给其他股东,还在媒体出版物上转载。在信中,他告诉这位修女,她“应该从道德高马上下来”,并声称:“你的观点似乎更准确地描述为‘政治正确’而非‘基督教’。”
1999 年,当民权活动家兼政治家杰西·杰克逊(Jesse Jackson)来到硅谷,希望帮助增加黑人和西班牙裔在高科技行业的参与度时,罗杰斯也引发了争议。杰克逊的非营利组织计划购买 50 家高科技公司价值 10 万美元的股票,这将使杰克逊能够参加年度股东大会。作为回应,罗杰斯进行了一次当地媒体巡回宣传,称杰克逊是机会主义者,并否定了科技行业实现多元化的必要性。在当地电视台,罗杰斯将杰克逊描述为“一只飞进来,在所有东西上拉屎然后飞走的海鸥”(a seagull that flies in, craps on everything and flies out)。
总的来说,这些努力成功地引发了争议和关注。它们表明,在一个日益基于个人魅力和吸引(主要是白人男性)投资者注意力的能力的世界上,政治不正确的哗众取宠可能对生意有利。《Upside》的一位编辑正确地预测到,那篇“娘炮”文章“将使我们成名”。英特尔的安迪·格鲁夫(Andy Grove)称罗杰斯是“操纵媒体的大师”。
这些努力也有助于抵挡那些被认为对男性企业家日益增长的权力构成威胁的因素。《Upside》的读者称赞该杂志对“娘炮化”的报道,称其为多年来读过的最好的文章之一,并感谢编辑团队突破了良好品味的界限。并且,作为对他作秀行为的回应,罗杰斯收到了数百封支持信,其中包括来自当时硅谷两家最具影响力的公司——惠普(Hewlett-Packard)和超微(Advanced Micro Devices)董事长的信件。同样,数十名投资者也承诺增持赛普拉斯的股票,这直接源于他的行为。
这种正在崛起的“技术法西斯主义”,正如当时的批评者所称,被 2000 年的互联网股市崩盘暂时遏制了。乔治·吉尔德因未能预测到这次崩盘而声誉严重受损。在数百家初创公司倒闭后,围绕数字技术的大部分炒作也暂时降温了。但是,年轻一代雄心勃勃的技术新秀已经来到硅谷,寻求名誉、财富和权力。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彼得·蒂尔(Peter Thiel)和其他人已经吸取了 90 年代的经验教训。在新千年伊始,他们准备在未来的舞台上留下自己的印记,而指引他们的是来自过去的反动梦想。
2025 年的硅谷巨头们正在遵循同样的蓝图。今年一月,Meta 公司表示将终止其 DEI(多元化、公平和包容性)项目,并修改其平台政策,以允许更多歧视性和骚扰性的帖子。在乔·罗根(Joe Rogan)的播客上,扎克伯格明确了他的动机:他声称企业文化已经偏离了“男性力量”,在被“阉割”之后需要重新恢复它。埃隆·马斯克已将推特(Twitter)重塑为 X 平台,该平台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回应所谓的“觉醒思想病毒”(woke mind virus)——即“政治正确”的最新变种——而运作。而马克·安德森本人,这位 20 世纪 90 年代的“少年天才”,也越来越多地从意大利未来主义者(Italian futurists)那里汲取灵感——这是一个 20 世纪初期的法西斯艺术家运动,他们美化技术,同时寻求“摧毁”女权主义。
但硅谷的历史表明,这并非昙花一现或异常现象。这是科技行业核心力量不断累积的顶点,而当前这波右翼科技巨头正是在硅谷既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来源:范德彪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