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的一场活动,让杭州灵伴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灵伴科技”)“出圈”了。在杭州市余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上,灵伴科技创始人祝铭明走上演讲台时,手中没有一页演讲稿,他佩戴着公司研发的“AI+AR”眼镜Rokid Glasses说:“我的发言稿就在我的眼镜里,翻
本报记者 冯思婕
最近的一场活动,让杭州灵伴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灵伴科技”)“出圈”了。在杭州市余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上,灵伴科技创始人祝铭明走上演讲台时,手中没有一页演讲稿,他佩戴着公司研发的“AI+AR”眼镜Rokid Glasses说:“我的发言稿就在我的眼镜里,翻页通过手上的戒指完成。”这场“无纸化演讲”通过直播迅速引爆网络,让灵伴科技成为网民热议的焦点。
灵伴科技走红的背后是智能眼镜产业的“破圈”,随着AI与AR技术的深度融合,智能眼镜正从“功能型工具”向“生态型平台”跃迁。据维深信息预测,2025年,全球AI眼镜销量将增至550万台,同比增长135%;另据IDC预计,2030年全球AI眼镜市场规模将达到5340亿元。这些增长背后,是技术、场景、政策等方面的多重共振。
近日,《证券日报》记者实地走访了灵伴科技,从公司的成长路径中管窥智能穿戴设备产业的星辰大海。
启航:创新交互体验
当前,AI眼镜正迎来技术突破与市场爆发的关键期。2025年初,在美国举办的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上,全球厂商密集发布多款“AI+AR”眼镜产品,引发市场关注。业界主流观点认为,随着成本下降和技术进步,“AI+AR”眼镜将会是未来智能穿戴设备的趋势。
灵伴科技的“出圈”,正是行业发展的缩影。该公司总部坐落于杭州市余杭区梦想小镇创业集市,记者到达时是工作日下午两点多,公司一楼展厅里挤满了前来参观学习的投资者与考察团,圆形的产品陈列台被层层围住,大家依次排队等待公司产品经理指导使用。
记者试戴AR眼镜时,产品的科技感扑面而来,金属光泽的镜架和极具现代感的镜片造型相结合,架在鼻梁上十分轻盈,瞬间将人拉入一个虚实交融的世界。
“与其他公司的AR眼镜依赖多摄像头不同,我们仅凭一颗摄像头结合算法与传感器,就可实现精准的空间定位与手势识别。您即时的手势动作会被智能识别,并转化为对虚拟内容的操控指令。这也体现了我们公司产品高效且直观的交互方式。”灵伴科技产品经理在一旁介绍说。
从AR眼镜到“AI+AR”眼镜,灵伴科技是如何迈出这一步的?
灵伴科技高级副总裁宓群告诉《证券日报》记者:“自公司创立之初,我们便深耕人机交互技术与人工智能软硬件产品的创新。我们坚信AR是AI展现的最佳舞台,为打造与传统硬件设备截然不同的交互体验,我们选择了AR眼镜作为突破口。”
简单来看,AI成了AR眼镜的“大脑”。首先,是更自然的交互方式,有了AI的加持,AR眼镜实现了语音、手势、眼动追踪等无缝交互,可以通过语音指令来完成导航、翻译等操作;其次,是AI为AR眼镜带来了更新更广的应用场景和内容生态,让AR眼镜脱离了单一的消费场景,真正走入千行百业。
深耕:虚实无缝融合
通过融入AI大模型能力,AR眼镜不仅在消费端实现了大规模商用,还拓展到了智能制造、医疗、能源等领域,AR技术正在重塑人类认知世界的方式。
以灵伴科技为例,公司在文旅展陈、工业、C端消费市场均展现出了强劲的竞争力。据了解,公司已经与全国超过200家头部博物馆及5A级景区建立合作,市场份额优势明显;在工业领域(电力、石化、智能制造、医疗),公司也占据了60%的市场份额。
在公司展厅侧面的墙上,清晰记载了灵伴科技多年来的技术迭代路径:2018年,国内首款一体式单目AR眼镜Rokid Glass验证了“将电脑整机装进眼镜”的构想;2020年,分体式设计的RokidGlass2攻克了光波导色散的难题,被广泛应用于警务安防与工业巡检;2021年至今,公司陆续发布了消费级AR眼镜,采用成熟技术实现数字世界与现实场景的无缝融合。
“2022年,我们的消费级产品产能就创出首个1万台和5万台的纪录,2023年更是突破10万台(套),连续两年稳居全球销量榜首。”灵伴科技展厅的现场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
技术飞速进步的背后是灵伴科技具备全栈自主研发能力的团队,公司研发人员占比高达60%。同时,公司还拥有超过10000名活跃的应用生态开发者,涵盖了从在校大学生、XR(扩展现实)爱好者到创业者的广泛群体,为产品的持续创新与拓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除人才加持外,企业发展也离不开资本相助。天眼查APP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AI眼镜相关企业的融资事件超过14起。
作为业内头部企业,灵伴科技在创业早期就吸引了不少投资人的关注。从2014年的天使轮融资开始,公司历经10余轮融资,吸引了包括IDG资本、线性资本、元璟资本、Temasek淡马锡、复星集团、余杭国投集团等在内的众多知名投资方的参与。目前,灵伴科技的估值已超10亿美元,登上胡润研究院《2024全球独角兽榜》。
“此次意外‘出圈’,为我们带来了资本、技术合作、产品销售渠道及品牌建设等多方面的积极影响,也为公司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机遇。我们将继续秉持开放合作的态度,积极寻求与各方伙伴的共赢合作,共同推动AR技术的革新与发展。”宓群表示。
未来:迎接产业爆发
技术推陈出新,应用场景不断拓展,更有政策东风频吹,智能眼镜行业正迎来“百花齐放”的春天。
据了解,2024年,AR眼镜、VR头显就已经被纳入国家补贴范畴。CINNO Research发布报告称,在2024年第四季度,国内消费级XR市场受益于电商促销活动和国家补贴政策的推动,迎来了以AR眼镜为主的新品发布高峰,带动销量显著增长。
今年以来,国内部分地区将AI眼镜也纳入了国补范围。如上海消费者购买灵伴科技、雷鸟、魅族等知名品牌的AR/AI眼镜,最高可享受15%的直接价格补贴,单件产品补贴上限为500元。
在行业规范方面,2月19日,中国信通院旗下的泰尔终端实验室联合S-Dream Lab启动了AI眼镜专项测试,测试项目涵盖了基本配置、音频、图像、防抖、交互、续航、安全隐私7个模块,总共超过60个测试项目,为AI眼镜行业提供可参考评价指标,推动技术创新升级和产业标准化进程,促进行业良性可持续发展。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提出了新的要求。政策导向已从单纯追求技术突破,转向推动AI技术在实体经济中的深度渗透,尤其注重解决工业、医疗、农业等领域的实际问题。
在此背景下,灵伴科技也在加速拓展“朋友圈”,为即将到来的产业爆发做准备。
记者了解到,在整机组装方面,灵伴科技将携手蓝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对公司AI眼镜全系产品从镜架、镜片、功能模组到全自动组装线实现全链条覆盖,构建从光学模组研发到整机组装的垂直整合能力,推动轻量化、低功耗显示技术突破,实现产品向“无感佩戴”演进。
在视觉技术方面,灵伴科技则与思看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思看科技”)达成战略合作,思看科技将利用高精度三维扫描技术为灵伴的X-Training(灵犀)AR实训平台提供三维建模支持。通过优化建模流程,使其快速适应复杂工业场景需求,并实现虚拟信息与真实环境的实时叠加,从而提升AR实训的精准度和沉浸式体验。
未来,随着“AI+AR”渗透至教育、养老、艺术等领域,智能眼镜将不再是冰冷的工具,而有望成为人类感知世界的“第六感官”。
来源: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