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尼拉帕尼(Niraparib)全球发展现状与前景:从临床应用到市场格局1 尼拉帕尼的基本概况与研究背景尼拉帕尼(Niraparib)是一种强效聚(ADP-核糖)聚合酶(PARP)抑制剂,通过抑制PARP-1和PARP-2酶发挥抗肿瘤作用。PARP酶在DNA修复
药品的研发背景、作用机制和基本特性,主要PARP抑制剂。
尼拉帕尼在各类癌症中的临床试验数据,包括卵巢癌、前列腺癌等,关键临床试验成果。
各国监管 status 和销售数据,分析市场增长动力,对比地区批准情况。
专利争议案例和法律裁决,分析对制药行业的影响。
尼拉帕尼的临床意义和当前面临的挑战,展望未来发展方向。
尼拉帕尼于2017年3月27日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上市,
商品名为Zejula,成为继奥拉帕利(Olaparib)和鲁卡帕利(Rucaparib)之后第三款获得FDA批准的PARP抑制剂。
其独特之处在于它是第一个被证明能让非BRCA突变患者获益的PARP抑制剂,扩大了受益人群范围。尼拉帕尼的化学成分为甲苯磺酸尼拉帕尼一水合物,剂型为口服胶囊,方便患者在家服用,提高了用药依从性。
截至2024年,尼拉帕尼已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获得批准用于卵巢癌维持治疗,包括FDA、EMA(欧洲药品管理局)和PMDA(日本药品医疗器械局)的批准,尽管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暂未批准其上市,但再鼎医药已在中国完成了三期临床试验。
尼拉帕尼基本特性项目 详情
商品名 Zejula
研发公司 默沙东(最初)
当前权利持有 GSK(全球),再鼎医药(中国)
获批时间 2017年3月(FDA)
剂型 口服胶囊
主要机制 PARP-1和PARP-2抑制剂
2 临床应用与疗效尼拉帕尼在多种癌症类型中展示了显著的临床疗效,
根据PRIME试验结果,对于新诊断的晚期上皮性卵巢癌、输卵管癌或原发性腹膜癌中国患者,尼拉帕尼作为维持治疗使无进展生存期(PFS)在统计学和临床意义上均得到显著改善,且安全性可耐受。
能使携带BRCA突变的卵巢癌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从传统的5.5个月显著延长至21个月;
对于没有BRCA突变但存在同源重组缺陷(HRD)的患者,使用尼拉帕尼的PFS为12.9个月,相较于对照组的3.8个月,延长了9.1个月;
而对于全部没有BRCA突变的患者,使用尼拉帕尼的PFS也达到9.3个月,相较于对照组的3.9个月,延长了5.4个月。这些数据表明,
无论BRCA和HRD状态如何,卵巢癌患者均能从尼拉帕尼一线维持治疗中获益,这打破了传统上只有BRCA突变患者才能从PARP抑制剂治疗中获益的限制。PRIME试验是在中国开展的唯一一项证实了
在中国新诊断的卵巢癌患者中,无论生物标记物状态如何,PARP抑制剂单药维持治疗均能显著改善PFS的临床研究。这对于中国卵巢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卵巢癌是中国发病率最高的妇科肿瘤之一,每年新发病例约55,000例,死亡37,000例。
GALAHAD试验是评估尼拉帕尼治疗DNA修复基因缺陷(DRD)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的Ⅱ期研究。结果显示,在BRCA突变队列中,客观缓解率(ORR)达34.2%,3%患者获得完全缓解,中位无进展生存期(rPFS)为5.52个月,中位总生存期(OS)为10.87个月;非BRCA突变队列ORR为10.6%,中位rPFS为3.7个月。
这些数据表明尼拉帕尼对BRCA突变型mCRPC患者具有显著抗肿瘤活性。此外,NADIR试验(NCT04037254)正在研究
尼拉帕尼联合标准放疗和雄激素剥夺疗法(ADT)治疗高危前列腺癌患者的效果。这是一项随机Ⅱ期试验,旨在确定尼拉帕尼联合放疗和ADT的首选剂量,并比较加用尼拉帕尼后无病状态的改善情况。该研究进一步探索了
临床前研究和早期临床试验表明,尼拉帕尼可能对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等其他存在DNA修复缺陷的肿瘤类型也有一定疗效。然而,这些应用仍处于研究阶段,需要更多数据来支持其在此类患者中的常规使用。
试验名称 癌症类型 患者群体 主要结果
PRIME 卵巢癌 中国晚期卵巢癌患者 所有生物标记物组PFS显著改善
GALAHAD mCRPC BRCA突变前列腺癌 ORR 34.2%,中位OS 10.87个月
GALAHAD mCRPC 非BRCA突变前列腺癌 ORR 10.6%,中位rPFS 3.7个月
NADIR 高危前列腺癌 联合放疗和ADT 研究进行中(II期)
截至2024年,尼拉帕尼已获得美国FDA、欧洲EMA和日本PMDA的批准用于卵巢癌维持治疗。然而,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尚未批准尼拉帕尼上市,尽管再鼎医药已经在中国完成了三期临床试验并取得了积极结果。
从2019年到2024年,其全球销售额从2.29亿欧元增长至5.93亿欧元,表现出强劲的市场增长势头。这一增长得益于其适应症的扩展和在更多国家和地区的上市销售。根据市场报告,2024年全球甲苯磺酸尼拉帕尼市场规模达到17.25亿元(人民币),中国市场规模达到2.59亿元,预计到2030年,全球市场规模将达到50.42亿元,在预测期间内,市场年均复合增长率预估为19.57%。
尼拉帕尼市场的核心企业主要包括ScinoPharm Taiwan和Teva api。在全球尼拉帕尼制剂市场,主要厂商包括Janssen Biotech、GSK、Takeda Pharmaceutical和再鼎医药等。
这些企业通过不同的产品策略和市场定位参与竞争,推动了尼拉帕尼市场的发展。从地区分布来看,北美市场是尼拉帕尼最大的市场,欧洲和亚洲市场也在快速增长。
中国市场虽然目前规模相对较小,但预计未来几年将呈现快速增长趋势,这主要得益于再鼎医药在中国市场的积极布局和中国患者对创新药物的需求增加。尼拉帕尼的剂型主要包括单一药物和复方制剂两种类型。单一药物是当前市场的主流产品,但复方制剂(如尼拉帕尼+醋酸阿比特龙)正在成为新的增长点。
复方制剂可以通过联合不同机制的药物提高疗效,为患者提供更方便的治疗选择,因此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尼拉帕尼全球地区批准与市场地区 监管 status 主要企业 市场特点
北美 已批准 GSK, Janssen 最大市场,增长稳定
欧洲 已批准 GSK, Teva 成熟市场,竞争激烈
日本 已批准 Takeda 成熟市场,高端定价
中国 NMPA未批准 再鼎医药 潜在市场大,增长快
根据报道,尼拉帕尼曾因专利许可纠纷引发诉讼。原研企业与仿制药企业之间发生了多起专利链接行政裁决和诉讼,涉及到尼拉帕尼的相关专利有效性及保护范围问题。
原研企业在中国上市药品专利信息登记平台上登记了4件授权专利,包括涉及化学药品含活性成分的药物组合物专利和医药用途专利。上海创诺制药针对其中的专利进行了4.2类声明,声明其生产的仿制药未落入相关专利权保护范围。原研企业随后提出了专利链接行政裁决请求和诉讼,但最终撤回了诉讼。
国家知识产权局在这些案件中裁决确认仿制药企业申请注册的药品相关技术方案未落入原研专利权的保护范围。这些裁决为仿制药企业的上市申请扫清了法律障碍。
其中一个关键问题是关于"形式上符合可登记专利主题类型,实质上为晶型的专利"是否属于可登记的专利类型。国家知识产权局在行政裁决中指出,某些专利表面上属于产品的制药用途,但实际上属于晶型专利,而不属于《药品专利纠纷早期解决机制实施办法(试行)》中规定的可登记专利主题类型。这一观点在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裁定中得到了支持。
这些专利纠纷和法律挑战反映了创新药与仿制药之间的利益平衡问题。一方面,需要保护创新药物的知识产权以激励研发创新;另一方面,也需要促进仿制药的发展以提高药品可及性和降低医疗成本。尼拉帕尼的专利纠纷案例为中国药品专利纠纷早期解决机制的实施提供了重要参考,也对未来类似案件的处理产生了指导意义。
上海创诺制药已经获得了尼拉帕尼的首仿获批,其他企业如江苏奥赛康药业、甫康(上海)健康科技、湖南科伦制药也提交了仿制药上市申请。
这些发展将促进市场竞争,有可能降低药品价格,提高患者可及性。5 临床价值与未来展望尼拉帕尼作为PARP抑制剂的重要代表,在肿瘤治疗领域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和广阔前景。其能力使无论生物标记物状态的卵巢癌患者均能获益,打破了传统上只有BRCA突变患者才能从PARP抑制剂治疗中受益的限制,扩大了受益人群范围。这对于改善卵巢癌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考虑到卵巢癌是中国发病率最高的妇科肿瘤之一,每年新发病例众多,且死亡率较高。除了卵巢癌,尼拉帕尼在前列腺癌领域也显示出潜在价值。GALAHAD试验表明,尼拉帕尼对BRCA突变型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具有显著抗肿瘤活性。
尼拉帕尼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血液学毒性,如贫血(发生率33%)和血小板减少(16%)。其他常见不良反应包括恶心、疲劳、便秘、肌肉骨骼疼痛等。这些不良反应需要密切监测和管理,以确保患者安全。
随着仿制药的出现,价格可能下降,但需要平衡创新激励与药品可及性的关系。
展望未来,尼拉帕尼的发展将取决于几个关键因素。首先,进一步的研究可能探索尼拉帕尼在更多肿瘤类型中的应用,以及与其他药物(如免疫治疗剂、抗血管生成药物等)的联合治疗策略。这些研究可能进一步扩大尼拉帕尼的适应症范围和提高其疗效。
其次,随着更多仿制药的出现,尼拉帕尼的价格可能下降,提高患者可及性,最后,生物标志物研究可能帮助识别最可能从尼拉帕尼治疗中受益的患者群体,实现更加精准的治疗 方案总体而言,尼拉帕尼代表了肿瘤靶向治疗的重要进展,为卵巢癌、前列腺癌等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随着进一步的研究和临床经验的积累,尼拉帕尼有望在肿瘤治疗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改善患者预后和提高生存质量。然而,需要妥善解决其安全性、可及性和成本效益等挑战,以确保更多患者能从这一创新药物中受益。来源:eric28846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