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刷手机刷到凌晨两点,手指停在熟悉的头像上又滑开,这动作她都不知道重复多少次了。
刷手机刷到凌晨两点,手指停在熟悉的头像上又滑开,这动作她都不知道重复多少次了。
放不下,真不是矫情,是大脑先把前任归档成了“安全屋”,然后再拿刀一点点刮自己。
三十岁以后,人人都说你早该刀枪不入,可感情从来不说普通话。
心理学那边讲得很冷:这叫焦虑依恋残留,说人话就是——你总想在旧人眼里找到当年自己被爱的证据。
不是有多想回头,而是想证明自己曾经值得。
最讽刺的是,社交媒体把这份执念放大十倍,他发一碗面,你都能脑补出他坐在哪桌、旁边坐的谁。
“偶尔看”变“一天看八次”,多巴胺和痛感搅在一起,跟吸毒似的。
以前长辈叫女人“忍”,现在网友叫女人“支棱起来”。
其实两条路都不是单选题,允许自己掉眼泪,反而让情绪有出口。
真有姑娘把想说却不敢说的话写成日记,每周撕掉一张,撕完那一小坨纸的重量,比喝三场大酒还带劲儿。
再报个烘焙班,揉面半小时,脑子被酵母味占满,前任自然退到后台。
说到底,放不下的不是那个人,是当年那个眼里泛光的自己。
有人把这股劲拿去考职称,有人拿去跑马拉松,还有人拿去学了潜水。
等她们在海底看到成片发光的浮游生物时,才发现胸口那块沉东西早就变成氧气管里的气泡,吐出去就没了。
执念不是绊脚石,是条暗搓搓的传送带,把她们从谁的女朋友,送到自己的下一站。
来源:喜遇彩虹现一点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