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中国新闻社主办的“第十二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9月7日在云南省昆明海埂会堂隆重举行。本届论坛以“致胜利 话复兴 谋大同”为主题,来自五大洲5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120余家华文媒体代表参加了论坛。日本《中文导报》作为海外华文媒体之一,连续参加了12届论坛,伴随着
中文导报 一周话题
作者:杨文凯
由中国新闻社主办的“第十二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9月7日在云南省昆明海埂会堂隆重举行。本届论坛以“致胜利 话复兴 谋大同”为主题,来自五大洲5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120余家华文媒体代表参加了论坛。日本《中文导报》作为海外华文媒体之一,连续参加了12届论坛,伴随着海外华媒发展的脚步走到了今天,受益匪浅,感慨良多。
自1992年9月创刊至今,《中文导报》扎根日本华人社会,报道重点围绕着“华人社会、中日关系、中日交流”三根支柱,锲而不舍。《中文导报》是蓬勃发展的日本华人社会的亲历者和见证人,更是在日华人历史的记录者与推动者。无论环境如何变化,《中文导报》不忘初心,坚持产出原创内容,紧密结合华人社会,推进中日民间交流。
如今,社会进入了AI时代,技术创新推动媒体融合,成为不可逆的大趋势。数字技术日益成为社会的基础设施、智能互联网时代加速到来,对于媒体行业,特别是平面媒体等带来冲击不言而喻。《中文导报》与海外华媒一起,面对挑战,寻找出路,不仅要思考华媒在AI时代的生存方式与发展路径,更需要重新确认华文媒体的存在价值和生命力所在。
在本届论坛上,中新社前社长章新新在专题演讲中,回顾了海外华文媒体前辈们在抗战中以笔为旗,吹响救亡的号角,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华媒是历史真相的捍卫者,华媒始终站在真相、正义、和平的一边,展现出难能可贵的勇气和担当。同时,华媒也是中华文化的守护者,通过传播中华文化、推进华文教育等,在海外播撒中华文明的种子。
从历史来看,海外华媒诞生至今超过200年,几经沉浮、历久不衰。海外华媒经历了五个快速发展时期:辛亥革命、抗日战争、二战以后、改革开放、当今的新媒体时代。海外华媒充分展现出生存韧性、文化执着、责任担当。时代变革是华文媒体重生的机遇,新技术、新方法、新路径层出不穷,是对既有模式的挑战,也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海外华媒的成长动力,来自融入与传承。基本动力在于扎根华人社会,服务华社与侨胞,其作用表现为:联络侨胞、沟通社区、组织活动、守望相助、提供实用信息、搭建交流平台、反对仇恨、反对歧视、争取权益、与主流社会形成互动等——这也是凝聚侨心、汇聚侨力的具体内涵。华社与侨胞,是华文媒体生存的根基,只要华人社区继续存在,华文媒体就拥有生存与发展的土壤,就有了成长与壮大的动力。
海外华媒的融入与传承,表现为向外融入当地社会,向内延续文化基因,华文媒体完全可以运用跨文化沟通的天然优势,抓住第五次大发展的机遇,实现又一次跨越发展。当前,新技术快速迭代,改变了信息的传播方式,降低了信息壁垒,但华文媒体的核心价值作用没有丧失。目前,中国的“文化出海”新三样包括:网络文学、影视短剧、电子游戏,都是文化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和落地。华媒的未来方向,在于创新变革与在地适应,这也是华媒发展的内在逻辑和流量密码。
无疑,当前以报纸出版为主的平面媒体回避不了多重挑战:一是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二是注意力资源的严重流失(包括报人的注意力和读者的注意力);三是踏进了“每个拥有电脑的人都认为自己是记者,每个拥有手机的人都认为自己是摄影师”的时代——这不是趋势而是现实。华媒正处在十字路口,《中文导报》同样面临选择,但首先会选择做好一份名副其实的报纸,我们需要记者和编辑,我们胸怀职业标准,我们坚守媒体使命,我们遵循新闻伦理和社会道德——即使在AI时代,这也是报纸的底线。
《中文导报》在时代洪流中,伴随着华人社会的成长,走过了30多年的发展历程。目前,我们和众多海外华媒一样,遇到的压力和困惑也不少,包括:技术的瓶颈、资金的压力、人才的不足。海外华媒都希望追踪时代发展步伐,能利用AI技术赋能,实现传统媒体向智能媒体的转型。但是,我们也认识到,作为华人社会“三宝“(华社、华校、华报)之一的华文媒体,最终还是需要人才的支撑。再牛的技术,包括生成型人工智能AI,只是工具,不能成为目的;工具为人所用,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创造美好生活,目的不是为了取代人——这也是探讨AI与媒体的关系必须守住的底线。
当今,在注意力严重缺失的时代,《中文导报》需要在强化办报注意力和吸引读者注意力两方面下功夫。“报纸”Newspaper的核心是“报”News,而不是“纸”Paper。即使社会进入到人人都是公民记者的时代,信息传播进入了自媒体和融媒体时代,《中文导报》仍会坚持做“报”,坚持做有质量的新闻,坚持走原创之路,坚持走互动之路,坚持为在日华人提供喜闻乐见、值得信赖的信息服务,坚持在创造和分享之间达成新的平衡。同时,未来报业将在“控制成本、顺价发行、发展新媒体”方面挖深掘进。当报纸能够把受众从“读者”(reader)改为“用户”(users),新的可能性由此展开,这也是华媒在AI时代的自处之道。
《中文导报》创刊33年,始终秉持着“中文常在我心中”的文化理念,感应到开放时代的脉搏,开启了旅日华人的先声。在网络信息爆炸、社交媒体四起、AI领风气之先的时代,社会是否还需要报纸,或者说《中文导报》如何成为一份依然被需要的报纸,正是需要探索和解决的课题,而本届世界华媒论坛给予了积极而重要的启示。
来源:中文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