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刚进 9 月,国际上就传来个让人心里发沉的消息 —— 车臣的卡德罗夫,就是大家常听人说 “打仗冲在前头” 的那位,对着俄新社的镜头,说句实在扎心的话:“想让俄乌这场仗真正停下来?除非乌克兰成了俄罗斯的一部分。” 没有半点拐弯抹角,他说这话时还带着点激动,反复念
刚进 9 月,国际上就传来个让人心里发沉的消息 —— 车臣的卡德罗夫,就是大家常听人说 “打仗冲在前头” 的那位,对着俄新社的镜头,说句实在扎心的话:“想让俄乌这场仗真正停下来?除非乌克兰成了俄罗斯的一部分。” 没有半点拐弯抹角,他说这话时还带着点激动,反复念叨 “现在停火对俄罗斯没半点好处”。
卡德罗夫
可能有朋友对卡德罗夫的印象,还停留在 “总帮着俄军打气”“跟普京走得近” 上,但这次他可不是随便说说。采访里他说得特实在:“这场特别军事行动的目标,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咱俄罗斯国家安全的底线 —— 只有乌克兰成了俄罗斯的一个地区,边境才能真的踏实。”
卡德罗夫
这话听着硬,其实像敲钉子似的,一下戳中了俄内部的某种心态。咱都知道,卡德罗夫跟俄官方走得近,他的话很少脱离俄的核心想法。他说 “停火无利可图”,说白了就是俄觉得 “现在撤了,之前的劲儿就白使了”—— 毕竟打了这么久,要是没拿到能让人安心的 “保障”,就算暂时不打了,以后该担心的还是担心。这哪儿是他一个人的想法?分明是俄内部不少人心里的大实话。
细心的朋友可能记得,“完全占领乌克兰” 这事儿,俄罗斯官方以前也提过,可后来前线打得不顺利,就跟人遇到难处不愿提目标似的,慢慢不怎么说了。可偏偏在这时候,卡德罗夫又把这话捡起来说,背后其实有俩绕不开的原因。
一个是美国在里头 “掺合”,最近美国总在暗地里撮合俄乌谈停火,甚至有消息说,美国都跟乌克兰递话 “要不聊聊”。这时候卡德罗夫站出来说这话,更像是 “亮态度”—— 俄罗斯可不会因为别人劝,就随便改主意,尤其现在俄觉得 “战场形势还不错”。
另一个就是前线的变化,虽说俄乌还在胶着,但最近俄军在乌东一些地方,比如巴赫穆特周边,总算稳住了阵脚,还时不时打打乌克兰的基础设施。就跟咱干活似的,要是刚看到点进展,谁愿意半途停下?俄罗斯现在大概就是这心思,觉得 “再咬咬牙,说不定能拿到更多”。
不少人盼着俄乌能赶紧停火,让日子回归平静,可卡德罗夫这话,其实戳破了一个可能的现实:就算真的停火了,恐怕也只是 “歇口气”,不是 “彻底了断”。
这里头有俩疙瘩没解开,一个是俄内部不少人心里 “不满足”—— 虽说俄军占了乌东四州的一些地方,可既没把乌东四州全拿下来,连 2014 年就惦记的顿巴斯地区,也没完全攥在手里。就跟咱追剧追到一半,没看到结局就停播了,心里能痛快吗?
另一个更关键的是,不少俄罗斯人打心底里,没把乌克兰当成 “完全独立的国家”。这就像俩朋友吵架,要是根本没认同对方的 “立场”,就算暂时不吵了,回头还可能因为同个事儿闹起来。
有国际专家说过:“俄乌这场仗,不只是抢地盘、争安全,更是俩地方的人‘归属认知’在较劲。只要俄罗斯对乌克兰的‘看法’不变,就算停火,以后也可能因为点小事再吵起来。” 所以对乌克兰来说,停火顶多是 “先缓一缓”,真要解决问题,还得让俄罗斯放下 “吞并乌克兰” 的心思 —— 可现在看,这事儿还差得远呢。
可能有朋友会说:“他们在国外打仗,跟咱小老百姓有啥关系?” 还真别这么想,这场冲突的走向,早已通过 “能源、粮食” 等渠道,影响到了我们的生活。
先说说加油的事儿,俄罗斯是全球数一数二的产油大国,这场仗一打,国际油价就跟坐过山车似的,忽高忽低。咱国内油价虽说有调控,可也会跟着受影响 —— 前阵子油价涨的时候,加满一箱油比以前多花好几十,这不就是实实在在的影响吗?再说说吃饭,乌克兰和俄罗斯都是 “全球粮仓”,俩国家的小麦出口占了全世界近 30%。要是仗一直打,粮食出口受影响,国际粮价就可能涨,咱买米面、面包的时候,价格说不定也会跟着动一动。
卡德罗夫这几句话,看似简单,其实像把俄乌局势的 “窗户纸” 捅破了 —— 停火容易,解开心里的疙瘩难。以后这仗是接着打,还是能慢慢平静?国际油价、粮食价格会不会再波动?这些事儿看着是国际新闻,其实最终都会反映在我们的菜篮子、米袋子里。
来源:四海视野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