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章丘圣井:泰悦社区联合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开展志愿活动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4-01 19:58 2

摘要:三月春风暖人心,雷锋精神永传承。当三月最美的夕阳余晖洒向济南章丘圣井街道泰悦社区的广场,一场以“大手拉小手,争做追‘锋’人”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正在用最鲜活的实践诠释着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这里没有宏大的叙事,只有平凡中的坚守;这里没有短暂的感动,只有日常里的

三月春风暖人心,雷锋精神永传承。当三月最美的夕阳余晖洒向济南章丘圣井街道泰悦社区的广场,一场以“大手拉小手,争做追‘锋’人”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正在用最鲜活的实践诠释着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这里没有宏大的叙事,只有平凡中的坚守;这里没有短暂的感动,只有日常里的延续。社区与高校携手,青年与孩童同行,共同谱写了一曲新时代的文明赞歌。

以歌为媒:唱响新时代的雷锋旋律

《学习雷锋好榜样》的熟悉旋律在泰悦社区广场上空回响。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的青年志愿者们身着红衣,以充满青春活力的歌舞拉开活动序幕。稚嫩的童声与浑厚的和声交织,白发老者与垂髫孩童共舞,这一刻,艺术跨越年龄的界限,成为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歌声里,“奉献”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每个跃动的音符里流淌的温暖。

寓教于乐:在互动中播种文明基因

活动现场精心设计的“畅玩卡”机制,将传统美德教育转化为可感知的实践体验。大学生志愿者半蹲着与孩童平视交流的画面随处可见:背诵古诗时的击掌鼓励,涂色比赛中的协作调色,听觉训练时的耐心引导。当七旬老人教孩子用方言吟诵《悯农》,当满脸期待的孩童兴奋地完成套圈游戏,雷锋精神在代际传递中获得了新的生命力。那些看似简单的奖励卡,实则是将“助人为乐”的价值量化,让参与者直观感受“付出-收获”的良性循环。

润物无声:在日常中培育精神家园

活动的高潮出现在“五彩缤纷”涂色区。三张奖励卡兑换的不仅是参赛资格,更是对持续参与的激励。当祖孙三代共同完成《雷锋日记》插画创作,当幼小的儿童在志愿者指导下画出第一道彩虹,艺术创作成为打开心扉的钥匙。套圈区摆放的盆栽,暗含“向下扎根,向上生长”的深意;彩笔套装上的“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字样,让文具变成传播美德的载体。这些细节设计,无不体现着泰悦社区与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对雷锋精神时代化表达的深刻思考。

薪火相传:让志愿服务成为生活自觉

夕阳西下,志愿者合唱《明天会更好》的歌声中,八十岁的退休教师王奶奶拉着大学生志愿者的手说:“你们让我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这简单的话语,道出了志愿服务最本质的价值——它不是一次性的爱心施与,而是生命影响生命的传承。

这次志愿服务活动如同一面多棱镜,折射出新时代雷锋精神的丰富维度:它是青年学子用专业知识设计的游戏化教育方案,是社区工作者将抽象精神转化为具象场景的巧思,更是普通居民在参与中完成从“旁观者”到“践行者”的身份转变。当涂色作品装点社区长廊,当盆栽绿意蔓延家家窗台,我们欣喜地看到,雷锋精神已化作细雨春风,浸润着社区文明的土壤,孕育着向善向上的力量。

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泰悦社区的实践给出了确定性的答案:雷锋精神永远不会过时,它只需要被赋予与时俱进的表达方式。当志愿服务从“三月来四月走”变为“四季常青”,当“学习雷锋”从口号变为生活日常,我们便真正筑就了新时代的精神家园,让璀璨的道德之光永远照亮文明前路。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而文化则是激活基层治理内生动力的核心密码。未来泰悦社区将举办更多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用文化赋能基层治理,让基层治理从“被动管理”走向“自觉共治”,让治理共识在文化认同中自然生长,书写出更具人文厚度、更显人民主体性的社区善治

来源:飘零章丘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