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就在昨晚(3月31日),抖音集团发布《2024年下半年反舞弊通报》。
抖音反腐,力度空前
假货横行?粉丝注水?花钱就能上热搜?
宇宙厂终于不忍了,公开“审判”39人。
就在昨晚(3月31日),抖音集团发布《2024年下半年反舞弊通报》。
让一众供应商、MCN机构、广告公司瑟瑟发抖,
图源:抖音集团
通报显示,2024年全年,集团已将39名涉嫌违法犯罪人员移送司法机关,23家合作方被列入“永不合作主体清单”。
其中,2024年下半年,有17人因商业贿赂、职务侵占等舞弊行为被移送司法处理。
抖音集团强调,对腐败、贿赂“零容忍”。员工一经查实涉案,立即辞退,永不录用。
调查过程中,若发现合作方行贿或与员工合谋牟利,该合作方将被永久拉黑,抖音不再接受其服务或产品。
集团将严格遵守国家法律,配合司法机关调查,追究涉案人员法律责任。
对此,有网友表示:
“看来花钱就能买热搜是真的...”
“那些坐在关键岗位上的人,对依附于他们的中小企业来说,就是活生生的甲方爸爸”
“招标采购、广告投放之类的肥肉部门,该盯的盯、该查的查、该杀一儆百的绝不手软”
图源:小红书
互联网反腐大戏
谁在贪?谁在收益
外界一直觉得互联网大厂,尤其是像字节这样的“宇宙厂”,贪腐行为应该比较罕见,
实际上,即便有严格的管理条例,大厂也并非“一尘不染”。
而互联网大厂的反腐,最早大规模始于阿里巴巴。
2018年,阿里在反腐行动中,高管都没能幸免。
随后京东、腾讯、美团、字节跳动等巨头纷纷跟进,反腐行动一轮比一轮狠辣。
抖音作为字节跳动旗下最重要的业务板块,其电商版图的扩张速度可谓迅猛,而扩张的同时,权力交易、灰色利益链条也开始疯长。
数据不会说谎,问题之严重,不言而喻。
电商行业的贪腐,并非抖音独有,而是整个行业的顽疾。
这背后,是流量的垄断,是商家的无奈,也是平台内部权力的失控。
在抖音电商,流量就是黄金,谁掌握流量,谁就掌握财富。而如何掌握流量?
有的人靠实力,有的人靠贿赂。
图源:字节跳动
不少商家听信,要想从百万商户中脱颖而出,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找到抖音内部“有办法的人”。
流量运营、招商经理、广告审核、达人对接,甚至是MCN机构背后的隐形推手。
只要钱到位,一场直播的流量可以翻倍,一个商品的推荐位可以轻松安排,而这些本应属于市场竞争的资源,就这样被悄无声息地操控了。
更严重的是,部分内部人员与商家、MCN机构“勾肩搭背”,不仅收钱办事,还形成了稳定的利益链条。
这些腐败行为之所以屡禁不止,一方面是贪婪本性作祟,另一方面则是“潜规则”成为行业共识,没人敢揭开这块遮羞布。
张一鸣刀口向内
狠拔蛀虫
事实上,贿赂何止是职业道德的问题?它根子里就关乎商业伦理。
只要流量明码标价,热搜明买明卖,谁砸钱多谁上位,这游戏就已经输得干净。
就算没有赤裸裸的舞弊,在金钱喂养的算法里,那些泡沫也足够吹破信息社会的信任,留下满地碎片,任人耍弄。
图源:小红书
抖音的反腐行动是“苍蝇”、“老虎”一起打,从近几年的通报来看,字节的反腐是一场长期的拉锯战。
2021年,抖音首次大规模披露反腐数据,十余人被移送司法,涉案金额虽不算多,但已表现出反腐决心。
2022年,反腐升级,重点打击“以权谋私”,数名招商人员因接受商家贿赂
被开除,并移送司法。
2023年,通报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年有20余名员工被查,其中不乏高层管理,甚至涉及MCN机构的系统性腐败问题。
2023年11月至2024年1月,生活服务前员工包某在工区内私自拿取其他员工私人物品163件。
包某将部分物品出售并获利3404元,转赠亲友部分物品,剩余物品在接受调查期间上交并归还 还有某前员工因把工卡借给外部人员,也被辞退。
2023年11月至12月,Data某前员工因个人原因未在工区办公,将工卡借给外部人员使用并让其代刷卡,共计21个工作日。
该外部人员在持有该前员工工卡期间,进入工区内部食堂就餐14次,侵占公司资产490元。
图源:小红书
2024上半年,抖音集团共查处舞弊类违规案件125起,其中88人因触犯廉洁红线被辞退。
可以看出,抖音的反腐,不是作秀,而是一次次的“刮骨疗毒”。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今天的通报是否意味着蛀虫已经拔光。
是否还有更多未被揭露的问题?
或者说,腐败会否以更隐秘的方式卷土重来?
“割肉”之后
字节换新血
大清理之后,就是换上“新鲜血液”。
据界面新闻报道,字节跳动在近日召开内部政策会,要求招聘“突破经验依赖”,不止招经验丰富的人,也要多招毕业不久的优秀人士。
图源:界面新闻
消息称,今年计划将毕业三年内青年人才招聘量扩大一倍,三年以上社招占全年社招比例保持在70%。
字节跳动内部要求是把关注点放在人才本质上,不能因为工作年限的问题去卡候选人的职级和涨薪。
据悉,内部对此次项目代号为“节节高”,鼓励员工内推工作年限在三年内的候选人。
图示:字节招聘
话说回来,互联网企业,尤其是以内容、社交、电商为核心的平台,最大的危机从来不是外部竞争,而是内部溃败。
而员工,就是其中的关键。
一个不透明、不公平的生态,一定会被市场抛弃。
毕竟,商家要的是公平的竞争环境,用户要的是可信的推荐逻辑。
如果抖音的流量被少数人操控,商家只能靠贿赂才能活下去,那整个商业生态就会崩塌。
更现实的是,抖音电商正在挑战阿里、京东,试图在中国电商格局中占据更多份额。
AI制图
如果任由腐败滋生,平台公信力受损,商家流失,用户信任度下降,最终受害的只能是抖音自己。
写在最后,
抖音的反腐风暴,只是整个电商行业“自我革命”的一个缩影。
未来,整个行业都会朝着更透明、更规范的方向发展,贪腐的空间会被不断挤压。
但反腐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
反腐之后,抖音需要的是建立更完善的监管机制,提升风控能力,让腐败无所遁形。
而商家,也需要适应一个更加公平的市场环境,靠实力而非关系去竞争。
抖音的反腐,还会继续,电商江湖的规则,也会随之重塑。
刀已出鞘,接下来,就看谁还敢以身试法了。
来源:电商新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