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一个潮湿的木柜上有一个褪色了的小箱子,木质材料,外表的木皮已经脱皮了,里面装载了我的“青春”,一堆青春好物。
作者|爱吃糖的猫
Number 2,77 Bombay Street
两个月前,我回了一趟老家。
在一个潮湿的木柜上有一个褪色了的小箱子,木质材料,外表的木皮已经脱皮了,里面装载了我的“青春”,一堆青春好物。
我打开了那个木箱子,里面是我存了好久的笔记本(是写字的笔记本,不是苹果,也不是华为),有带密码锁的,有竖着打开的,各式各样,各种颜色,我太喜欢笔记本了,从小因为我写字好看,我会用很多笔记本记录了无数日记。
但过于好看的笔记本,我是舍不得用的,宁愿用封皮封起来偶尔观摩一下,我也不会随意落笔。
跟笔记本躺在一起的,还有无数个作业本,当时念小学、初中的时候,老师一般会给好学生奖励作业本
普通一个作业本售价1-2元,我们用完了只能去小摊贩上买本子,但老师偶尔会给成绩不错的学生拿来当做奖品。
我也因此获得了不少作业本,从一本到十本,十本到几十本,那个时候,作业本就是一种独属于我的炫耀,我把这些奖品全部锁进了我的箱子里,每次打开箱子看到这些本子,就好像大人们满足的看存折上的存款一样。
不过太可惜了,我再次打开那个箱子的时候,发现笔记本潮了,发霉了,纸张都软化了,闻起来臭臭的,作业本也都褪色了。
毕竟一晃已经十几二十年了。
箱子里还有我存了很久舍不得用的各种小玩意,比如胸针、头花、勋章、CD、贴纸、相框、零钱包、各种耳钉等等。
因为舍不得,平时也不愿意拿出来用,始终留在了那个带着潮湿的房间和发霉的箱子里,它们已经失去了本身的价值,我用了几个小时的时候,把它们一一清理出来,全部扔掉了,对于我现在来说,已经无用了。
不由想到我在西安的时候,买了很多当时价格不菲的物品,但平时很少用,其中一条围巾就花了几千块,我一直舍不得戴出来,那条围巾就一直放在我衣柜的最里侧,没有动过。
年前回西安收拾东西,因为路程遥远,大部分东西都带不走,索性该扔的扔了,该送人的送人了
我再次看到那条围巾的时候,它的光泽已经不像我刚刚买回来时候那样夺目了,就像是被剥开了外壳的洋葱一样,只剩下最后一点价值了。
我突然就意识到,啊,原来舍不得也是一种浪费,因为平时不愿意拿出来用,很多物品随着年份慢慢失去了物品本身的价值,过几年就越来越没用了。
“真正的珍惜或许不是供奉,而是让美好的事物参与我们的生命流动”,在网上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觉得对我启发很大,或许那些视为珍宝的物品,仅限于当时那个时期的我们,一旦过期了,我们也变得淡淡的。
我的这种行为跟那种没苦硬吃的老人其实没区别的。
就像家里的老人,总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好不容易买点水果肉类,还是先从快烂的开始吃,总想着把好果子留到后面吃,但到头来其实一直吃的都是烂果子,因为只有烂了,才舍得吃。
我奶奶就是这样,别人送她的补品、水果、牛奶平时也不舍得吃,等到大家聚在一起准备拿来吃的时候发现早就过期、变质了,长辈们给她扔的时候,她还一个劲儿的惋惜,还让别扔,可以继续吃。
所以啊,如果你现在有喜欢的东西,就立马去使用、去享受,别等到几年后、十年后,过期了才舍得去用。
物尽其用,是一种美德。
来源:爱吃糖的猫cat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