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朱子家训》有言:宗祖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后代用虔诚的祭祀表达对先祖的感恩与怀念,是一种传统,也是传承千百年的风俗。清明节快到了,又是民间祭祖的日子。那么这祭祀祖先的活动该怎样开展呢?海安本地的民俗是这样的。
《朱子家训》有言:宗祖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后代用虔诚的祭祀表达对先祖的感恩与怀念,是一种传统,也是传承千百年的风俗。清明节快到了,又是民间祭祖的日子。那么这祭祀祖先的活动该怎样开展呢?海安本地的民俗是这样的。
海安民俗中祭祖的时间大致相同。通常大多确定为每年的清明节、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小冬(冬至节气的前一天)、除夕(春节前一天)的中餐前进行,即人们先祭祖,再享用中餐。据了解,海安也有的区域或家族确定的祭祖时间为清明节、中元节、冬至(俗称大冬,有大冬大似年的说法)、除夕前一天。有趣的是每年的祭祖时间大体分布在每年的春、(晚)夏、(晚)秋、(晚)冬季节。有效地避开了农村春耕夏收夏种等大忙季节和每年的酷暑和严冬季节,不能不说这个祭祖时间的巧妙安排。
1、准备供桌和坐凳。
通常选择一张八仙方桌和三张板凳或选择与祭祀的祖先数目相同的方凳和椅子。因为板凳可为两人或三人合坐,但方凳和椅子只能一人一坐,所用张数要与祭祀的祖先数目相同,将选用的桌凳擦拭干净备用。
2、准备祭祖用的饭菜。
祭祖用的饭菜通常都要用新鲜的、现煮的,不得用剩饭剩菜将就,以表示后人对祖先的敬重。一般不用冷菜,都要用热菜,最好是热气腾腾的,现场烧煮的。据传祖先们回家接受敬奉时就是吃的个热气。其实,大家都知道:热菜放久了就冷了。只是心照不宣,就当是老祖把热气吸走了。难怪有的小朋友问大人“怎么没看见老祖宗回家?”,"你不让我吃,说要给老祖宗先吃,怎么没有看见饭菜少了呢?”。祭祖用的贡菜,一般选择四菜或六莱。四菜为红烧肉(祭字的左上角意为牲肉)、红烧鱼(意为年年有余)、豆腐(意为代代富)卜页(卜见未来)。
如果用六菜可选择增加红烧鸡块、炒猪肝(做官的谐音)等。贡莱要新鲜,不能有异味;要单独烧煮,不要添加辅料(如红烧肉为纯肉,不和芋头、茨菇、面筋等一起烧煮):不要加葱蒜等佐料;鱼要用整鱼,尽量不用海鱼、鲫鱼,原先标准鱼是小鲢子(连子)鱼,现在鲢子鱼太大,不切成鱼块,家中小锅难烧煮,目前大多数人家都选择大小适度的鳊鱼。
3、准备祭祖用的纸钱。
一般用大(小)刀草纸裁成的纸片或锡箔纸加工成冥币(各种形状的纸钱)。用大纸做包皮,将纸钱装入其中,从前是用手把四个纸角捻在一起打成包子,现在可用牙签简单地把四个低角别在一起打成包子,按照算好的老祖人数,准备好一人一包,便于老祖拿取。当然,现在也有的是从市场上购买专用红低袋包装,甚至从市场上直接购买商家加工好了的纸钱。(没有办法时也未尝不可,但普遍认为还是由家人折叠为好)。
准备好的纸钱包子数目要和祭拜的老祖人数一致,祭祀的老祖人数要算准,一般以家庭中最高辈分的人向上数三代,即他(她)的父(母)辈、祖父(母)辈、曾祖父(母)辈,正常为6人,如有一夫两妻或一妻两夫的再增加相应的人数。逝世不满三年的,按民俗不得入席受祭,只能在遗像前另行祭祀。此外还要准备好焚化冥币的灰盆、陶缸或焚化桶。务必注意准备的纸钱包子不能多(多了兆头不好)也不能少(少了老祖们不好分配),若是不小心纸钱包子打多了,不要声张,悄悄的拆开就可以了,万不可稀里糊涂,将错就错点掉了多余的纸钱包子。每次准备的纸钱都要在每次祭祖日全部烧毁掉,不得留到下次使用。
祭祖的程序正常为‘’一祭二拜三送纸钱"。
一祭。祭祖一定要在自家居室中进行。先在居室的中堂正厅,放置好准备好的八仙桌和茶凳或小方凳。注意八仙桌的木板缝口不能正对着大门,据传,木板正对着大门,老祖们如同见了刀子,吓得不敢进家门了。如果看不出木板缝口方向,可将桌子的摆放与平时摆放方向不同。一般中堂正厅居北朝南,八仙桌东侧为曾祖辈,北侧为祖辈,西侧为父辈。再将准备好的供菜按照荤素搭配,排成两行,盛好饭碗置于座位前。南侧(俗称关门席)不设座位,摆放香炉、烛台。上香点烛一般讲究“三香烛二拜”,即敬香时取三支檀条香或三小把香点燃后置于香炉中。
祭祖时可'选红烛,如果祭拜逝世未满三年的先人则必须选择白烛。点烛时点两支烛。一支为阴烛上给先祖,置于八仙桌东侧,一支为阳烛点给家人,置于八仙桌的右侧,体现先祖的庇护和家人的灼烁正道,跳跃着的烛光给后人带来光明,送来温暖,更送来希望和美好的祝愿。香火旺盛,正是人们的愿念,香火也是表达了人们心中的敬畏和对两个天下的风雅祝愿。家中主事人再取6只小纸钱点火后放在门口燃尽,这是贿赂门神用的。据传古时候,人们为了避祸去邪,常在门上贴上秦琼和尉迟恭两位武将画像,把他们视为门神。如果你不给门神点小意,有门神守着,先祖们也不得登堂入室。然后,主事人再将筷子斜插在桌子上的饭碗中,点烛上香,祭祀活动开始。
二拜。点烛上香后一会儿,家人们面向香炉烛台,向先祖行跪拜之礼。按长幼顺序依次下跪行四拜之礼(依从神三鬼四之说),对于经期内的妇女和年龄大身体差的人员可给予照顾仅作揖行鞠躬礼,如因事因病不能到场的可由其他人员帮助说明情况,代为跪拜,婴幼儿由父母代行跪拜之礼。行礼时不得嬉皮笑脸,不得戴帽戴口罩,不得穿红挂绿,不得赤膊穿拖鞋,不得触碰桌凳,不得高声喧哗,不得开电视广播,不得让猫狗等动物进入现场。如遇婴幼儿哭闹,一定要抱离现场,以免惊扰各位先祖。
三送纸钱。一般由家中男士将准备好的纸钱包子依次放在室内或门厅焚烧桶中点燃,边点边说"xx人拿钱”,待纸尽灰灭时盖上桶盖即可,祭祖后的低钱灰不得乱倒,择日可倒放在祖坟之上。
在我们的记忆中,海安地区祭祖的民俗与原先已有所不同,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将更加丰富,祭祖这个海安民俗将来一定会有更多的变化和发展。
虽说是民俗,但“三里不同风,五里不同俗”,即便隔河相望也可能又不一样的祭祖习俗。更重要的是,我们大力推进文明风尚建设,移风易俗是其中重要的内容。烧纸钱,不仅污染空气,也容易引发火灾,是应该革新改进的老风俗。这里详细介绍老风俗,不过是作为文化研究,促进文化传承。
来源:吉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