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科技创新型企业普遍面临“重技术、轻资产”融资困境的当下,北京四海非凡咨询有限公司正式推出知识产权证券化(ABS)融资服务。这项以专利等无形资产为核心标的的创新金融产品,成功打通“技术-信用-资金”转化通道,为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九大战略新兴行业开辟“凭专利借
在科技创新型企业普遍面临“重技术、轻资产”融资困境的当下,北京四海非凡咨询有限公司正式推出知识产权证券化(ABS)融资服务。这项以专利等无形资产为核心标的的创新金融产品,成功打通“技术-信用-资金”转化通道,为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九大战略新兴行业开辟“凭专利借钱”的融资新路径。
据统计,我国中小企业贡献了大量的发明专利,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在银行贷款总额微乎其微。四海非凡董事长闫非指出:“大量专利在保险柜‘沉睡’,企业却因缺乏抵押物融资难。我们的知识产权ABS,就是要让技术专利变成可流通的‘金融资产’。”
据介绍,该产品通过将企业专利组合打包形成资产池,经信用评级后发行证券化产品,实现“一次质押、多次融资”。与传统质押贷款相比,ABS融资额度可提升3-5倍,且资金用途不受限制,真正实现“把技术变成现金流”。
四海非凡为知识产权ABS设立精准准入标准:注册资本500万元以上、年营收超5000万元的科技型企业,优先服务专精特新“小巨人”、独角兽等硬科技主体。行业涵盖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绿色环保、农林牧渔等。
“我们既看重专利数量,更关注技术商业转化潜力。”四海非凡总经理刘保果女士透露,企业需提供专利技术关联的营收占比证明,核心技术需通过中国产权交易所等第三方评估。
四大创新优势重构融资逻辑
不同于传统融资工具,知识产权ABS呈现突破性设计:
表外融资不占授信:资产出表不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保护企业财务结构;
动态估值机制:引入技术迭代系数,随专利市场价值波动调整融资额度;
跨周期还款设计:1-3年灵活期限,支持按月付息、到期还本,契合研发投入周期;
生态增值服务:配套技术交易撮合、专利侵权保险,提升资产包流动性。
据介绍,此类结构化融资产品可使企业综合融资成本降低,且通过资产证券化过程反向推动技术标准化,提升行业话语权。
知识产权ABS的推出,恰逢国家政策强力驱动。2023年相关部门推出“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明确要求扩大知识产权金融规模,目标到2025年相关融资突破3000亿元。
随着四海非凡知识产权证券化(ABS)融资服务项目的落地,这场由金融创新引发的“技术资产觉醒”运动,或将重塑中国科技企业的价值评估体系。当专利证书真正转化为融资通行证,更多“硬科技”企业有望跳出抵押担保的传统困局,在创新发展的快车道上轻装疾驰。
责任编辑:丁原
来源:智森谈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