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上海证券报2022年领行业之先打造高质量国民教育课程体系以来,历经4年模式优化与课程实践,上海证券报成功在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等推出近10门课程,已成为高校金融人才体系化培育的重要补充。
自上海证券报2022年领行业之先打造高质量国民教育课程体系以来,历经4年模式优化与课程实践,上海证券报成功在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等推出近10门课程,已成为高校金融人才体系化培育的重要补充。
其中上海证券报联合鹏华基金连续4年在上海财经大学开设的六门高质量国民教育课程是其中最有代表性课程,兼顾理论与实践,以其“成体系、有深度”特色受到上海高校师生高度评价,成为校园热捧“明星课程”。
金秋九月,随着新学期的序幕徐徐拉开,鹏华基金继续响应监管层“推动投资者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向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延伸”号召,践行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起的“一司一省一高校”投资者教育工作,携手上海证券报和上海财经大学推出国民教育高质量投教第五期线下课程《基金实战专题》。课程将于2025年9月9日正式开课,上证报特邀鹏华基金8位基本面投资专家组成讲师团,在未来两个月内为青年学子呈献体系完备、内容精深、亮点纷呈的投资知识盛宴。
值得一提的是,2025年春季,鹏华基金再度携手上海证券报、上海财经大学推出的中国公募基金首门投教慕课也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这一创新实践不仅标志着鹏华基金投资者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的深度突破,更以50万+播放量、覆盖15所高校的规模化效应,展现了数字化投教的强大生命力。
八大基本面投资专家就位
金秋国民教育投教再出发
9月9日启动的第五期《基金实战专题》课程中,将由来自鹏华基金的8位顶尖基本面投资专家进行高质量投研分享,向同学们展示专业的金融知识与前沿投资理论:
第一讲《科技成长投资的实践》,主讲人是鹏华基金权益投资三部基金经理王子建,课程讲述第四次科技革命历史背景下科技成长投资的重要性,通过行业背景介绍和经典案例剖析,带领同学们直击全球科技创新最前沿。
第二讲《基金资产配置与指数化投资》,主讲人是鹏华基金基金投资顾问部总经理别华荣,课程聚焦如何树立指数化投资理念并通过科学方法进行指数基金资产配置,以及如何根据投资偏好建立适配的投资组合,实现长期财富保值和增值等话题,让同学们了解资产配置基础知识。
第三讲《中国创新药产业发展及估值分析》,主讲人是鹏华基金指数与量化投资部副总监、基金经理林嵩,课程从制药商业模式、国内产业政策、国产新药竞争优势及资本市场估值模型等维度,与同学们分享创新药投资的深度见解。
第四讲《科技成长股投资框架》,主讲人是鹏华基金权益投资三部基金经理赵花荣,课程结合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转型期这一背景,讲述科技创新下的工业革命浪潮,有望带动国内劳动生产率提升、推动产业结构向微笑曲线两端升级,进而驱动全球综合竞争力提升,帮助学生构建科技成长投资的完整体系。
第五讲《消费行业的研究方法及投资实践》,主讲人是鹏华基金研究部基金经理谢添元,课程围绕消费行业不同投资范式、消费研究框架与案例、研究深度思考实例及研究成果的投资应用展开讲解。
第六讲《半导体周期与成长共振》,主讲人是鹏华基金权益投资二部基金经理王璐,课程通过剖析半导体产业在中国产业升级转型中的关键地位,帮助同学们了解半导体产业及投资框架。
第七讲《化工行业研究框架及投资思考》,主讲人是鹏华基金权益投资二部基金经理王云鹏,课程通过梳理石化、基础化工、新材料等细分领域的研究框架,挖掘产业发展中衍生出来的典型投资机会。
第八讲《机器人及AI产业链投资框架》,主讲人是鹏华基金董事总经理(MD),权益投资三部总经理、投资总监、基金经理闫思倩,课程深入剖析当下热门的机器人及AI产业链,分享投资框架及实践经验,带领同学们沉浸式感受前沿科技赛道的魅力。
以“成体系、有深度”为核心原则
持续打磨投教标杆项目
第五期《基金实战专题》课程围绕当下资本市场核心赛道与国民经济关键领域展开,聚焦“创新科技、创新消费、创新国粹”主题,覆盖科技、消费、医药、半导体、化工、AI等多个关乎国家产业发展命脉的赛道,贴合全球产业趋势与中国经济转型方向,让同学们在建立系统的金融投资认知的同时,关注国家产业发展动态,理解不同行业在经济转型中的作用与价值。
其次,课程依旧以“成体系、有深度”为核心原则,通过将一线基本面投资专家自身在投资领域的投研理论与实战经历融入课程,让课程脉络贯通、层层递进,帮助同学们形成从认知构建到实战应用的完整闭环体系,建立系统化的投资思维框架。
此外,为了实现课程长期化与实效性,鹏华基金构建了多元立体的宣传矩阵,精心设计制作海报、视频、微信推文、稿件等系列宣传材料,其中课程视频通过专业课件形式呈现,让晦涩的投资知识转化为生动有趣、易于理解的视频内容,让同学们学习起来更加轻松有趣。
助力提升国民金融素养
以高质量投教为资本市场续航
投教工作不仅在于信息传达,而更在于通过有温度、有深度的内容与形式,提升投资者获得感和参与感,同时彰显公募基金行业服务社会的公共价值。投教工作需要更贴近最广大的投资者,并结合不同人群的不同特征,进行形式多样、有针对性的投教活动,陪伴投资者走好长期投资、价值投资之路。
未来,上海证券报将继续携手鹏华基金和上海财经大学,以优质课程为载体持续迭代内容、创新形式,不断打磨投教标杆项目,力争不断输出高质量投教栏目,切实增强投资者获得感与参与感,提升公募基金行业的公共价值,继续为国民金融素养提升贡献力量,为资本市场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风险提示:本信息仅用于鹏华基金投资者教育宣传。本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以该等信息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等信息做出决策。我们力求本材料信息准确可靠,但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或完整性不作保证,亦不对因使用该等信息而引发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