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面对这样的情况,张本智和当即叫停了比赛,并且指着鸟粪,脸上写满了震惊和厌恶,仿佛在说:“这比赛还能不能好好打了?”,而他的搭档松岛辉空也皱起了眉头,显然对这突发情况感到很无奈。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具体资料赘述在文中结尾
“愿所有人远离印度!”
每当提起印度,大家第一印象就是“脏、乱、差”,本以为这是大家对印度的误解,可不料这是中国香港乒乓球运动员何钧杰,在社交媒体上实实在在喊出来的。
那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为何会让运动员如此的崩溃?
在WTT金奈站的男双比赛中,日本名将张本智和与搭档松岛辉空正与印度组合激战,突然,一团鸟粪从天而降,精准落在球台旁。
面对这样的情况,张本智和当即叫停了比赛,并且指着鸟粪,脸上写满了震惊和厌恶,仿佛在说:“这比赛还能不能好好打了?”,而他的搭档松岛辉空也皱起了眉头,显然对这突发情况感到很无奈。
但是印度裁判和选手,却对这种情况“视而不见”,仿佛是早已习以为常,而且日本混双教练坂本龙介在场边指导时,目睹鸟粪“屡次空袭”,险些被击中头部,就连世乒赛冠军吉村真晴则发现比赛用球上竟沾有粪便污渍,直言“专注比赛成了一种奢侈”。
虽然说事后工作人员清理了鸟粪,比赛才得以继续,但这个画面却被直播镜头完整地记录下来,并且迅速在社交媒体上传播开来,成为了全球球迷讨论的热点。
面对这样的情况,中国前国乒名将许昕与闫安在直播中调侃此事时,戏称张本智和“不敢喊了,怕祥瑞掉进嘴里”。
而且闫安还回忆2009年在印度参赛的经历:“打着打着,鸟从头顶飞过,像轰炸机一样留下‘礼物’”,就连许昕也补充道:“在印度打球,球台突然多一坨鸟屎,你只能愣在原地。”
这些黑色幽默的背后,是对印度赛事环境的辛辣讽刺,同时也揭示了印度赛事长期存在的卫生问题,这问题的严重程度远超人们看到的,毕竟赛场卫生状况恶劣,不仅仅是偶发事件,而是系统性问题的体现。
在2023年印度羽毛球公开赛上,中国队三对双打组合就因集体腹泻退赛,女单选手陈雨菲即便全程在酒店用餐,仍因肠胃炎弃赛,国羽几乎“全军覆没”,这也就导致中国队在决赛中遭受重大损失。
毕竟“肠胃挑战”意味着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期间容易出现消化问题,这些问题会影响他们的表现和身体健康,除了常见的肠胃不适,还要警惕“细菌威胁”。
运动员的免疫系统在高强度运动下可能变得脆弱,更容易受到细菌感染的侵袭,因此,保障运动员的健康并非易事,需要全方位的关注和支持,那么,到底由谁来承担起守护运动员健康的重任呢?
而且在2024年新德里射击世界杯,中国奥运冠军李越宏因眼部细菌感染痛苦不堪,队友则上吐下泻、高烧不退,镜头前肿胀的麦粒肿成了印度之行的“纪念品”。
他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段视频,面对镜头,略显无奈地讲述了自己的遭遇,并以此提醒大家务必重视个人卫生,此次经历可谓是“开门黑”,也希望他能尽快恢复,调整好状态迎接比赛。
这时候许多网友就结合自己的经历,提醒运动员们在印度务必注意饮食饮水安全,只喝正规品牌的瓶装水,千万不要吃路边摊的食物,甚至有网友建议,在酒店淋浴时也要小心谨慎,尽量避免水进入口中,以防发生意外。
更令人吃惊的是,就连印度最有钱的穆克什·安巴尼一家也遇到了麻烦,他们为了参加大壶节,特意前往恒河进行沐浴,尽管安保严密,又是消毒又是保镖护送,但还是出了问题。
仪式结束后没多久,安巴尼的小儿子就因为得了肠炎住院治疗,他的儿媳妇拉迪卡的脸上也出现了红色的疹子,可见,即使采取了多重保护措施,也难以完全避免风险,传统习俗与健康安全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
不过相比于现在的情况来说,印度还算是改善了很多,毕竟在2010年英联邦运动会上,运动员村就出现厕所堵塞、床铺脏污,多人因食物中毒退赛的情况。
而且2022年印度北方邦体育馆,就直接将运动员取餐点设在厕所旁,但官员却辩解称“场馆施工导致空间不足”。
哪怕印度政府近年来将体育视为提升国际形象的重要工具,斥资申办奥运会、世界杯等大型赛事,并借1951年首届亚运会、2023年亚洲杯足球赛等“外交突破”彰显雄心。
但因为基础设施的滞后与管理松散,使其努力屡屡受挫,例如,印度自1996年起三次申奥失败,2036年申奥计划亦因卫生、安全等质疑声蒙上阴影。
所以在此次WTT金奈站,中国乒乓球队以“全运会资格赛时间冲突”为由集体缺席,就被网友解读为“精准避险”。
但事实上,国乒早在印度赛事中吃过暗亏,而张本智和的遭遇恰印证了外界的担忧,国际乒联将2025年亚洲乒乓球团体锦标赛仍定于印度举办,更引发各国选手的焦虑:当健康权成为赌注,退赛是否应被污名化?
对于何钧杰的呐喊,不仅是对个体权益的捍卫,更是对国际体育治理的叩问,毕竟如果连一片干净的赛场都无法保障,体育精神何以安放?印度若想赢得尊重,或许应从扫净一间更衣室、清理一处鸟巢开始。
眼看10月的亚锦赛迫在眉睫,各国代表队已开始未雨绸缪,他们纷纷自带瓶装水、密封食品、消毒设备成为标配,但这种“自救”方式仅是权宜之计。
如果印度真想真正跻身体育强国之列,那就需要摒弃“重宣传轻执行”的作风,将运动员健康置于商业利益之上,否则,“远离印度”或将从个体的无奈选择,演变为体坛的集体共识。
只有为运动员打造一个安全、健康、公平的比赛环境,这才能让体育的真正魅力得以展现,才能让运动员们充分发挥自己的实力,为观众带来精彩的比赛。
主要信息来源:
原文登载于光明网2024年10月14日关于“好疼好难受!”奥运冠军自曝:来印度第一天就被感染的报道
原文登载于鲁中晨报2024年10月18日关于“好疼好难受”,他在印度带病夺冠……的报道
原文登载于潇湘晨报2024年10月14日关于奥运冠军在印度参赛时细菌感染,长出“针眼”……这些因素可诱发麦粒肿生长的报道
原文登载于潮新闻客户端2024年08月20日关于印度的奥运梦,一本难念的经的报道
来源:柯静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