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药联手抗带疱后遗痛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08 22:20 1

摘要:带状疱疹又被称为缠腰龙、蛇盘疮、飞蛇病等,由水痘-疱疹病毒感染引起,多数情况下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不治疗也能自愈。但如果病毒毒力较强,对外周神经损坏严重,或者是患有糖尿病、肾脏病等基础疾病,其本身免疫力较低、神经修复能力较差的患者,就容易发生疱疹已经愈合但疼痛仍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副主任药师 冯焕村

带状疱疹又被称为缠腰龙、蛇盘疮、飞蛇病等,由水痘-疱疹病毒感染引起,多数情况下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不治疗也能自愈。但如果病毒毒力较强,对外周神经损坏严重,或者是患有糖尿病、肾脏病等基础疾病,其本身免疫力较低、神经修复能力较差的患者,就容易发生疱疹已经愈合但疼痛仍然继续的情况,也就是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这种后遗疼痛往往可持续一个月以上,30%~50%的人可持续一年甚至更长时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有烧灼样、电击样、刀割样、针刺样或撕裂样疼痛,严重干扰患者的睡眠、情绪,影响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甚至会引起精神障碍和抑郁。

由于病毒破坏了外周神经,又让中枢的“疼痛记忆”被反复强化,部分患者可出现痛觉过敏或超敏现象,也就是疼痛信号被中枢感觉神经放大了,患者对疼痛变得特别敏感,从而感觉其后遗神经痛非常难缠。对付它,单靠一种药物往往力不从心,需要像打组合拳一样,分阶段、分靶点出击。

带状疱疹急性期,应在发疹的72小时内开始使用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伐昔洛韦、泛昔洛韦等,有助于皮损及时愈合,且可能缩短带状疱疹相关疼痛的持续时间。同时,还应及时使用镇痛药物、糖皮质激素、营养神经药物等,缓解急性期疼痛。

一旦疱疹愈合了但疼痛仍不缓解,应及时就医。后遗痛刚发作的第1个月是治疗关键期,此时及时、足量、足疗程的联合用药,能最大限度减少神经损伤,因此千万不能拖。而且这个治疗可能是一个长期过程,应持续使用有效剂量的推荐药物,疼痛缓解后也不要立即停药,仍要维持治疗至少2周时间。

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痛的药物,可以根据患者的疼痛情况、耐受情况以及药物的疗效、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等,由医生来制订针对性地治疗方案。临床常用的药物组合拳有三大类:稳定神经的钙离子通道调节剂,阻断痛觉的利多卡因、卡马西平等,调节情绪与睡眠的抗抑郁药。

第一类,钙离子通道调节剂,代表药物有加巴喷丁、普瑞巴林。其主要通过减少兴奋性神经递质的过度释放,抑制受病毒损害的神经过度放电等途径起作用,相当于给电线套上绝缘层。使用这类药物需注意低剂量起步,在医生指导下逐渐加量,给身体留出“适应期”,以降低头晕、嗜睡等副作用;肾功能不好者需减量;若出现明显水肿或体重增加,应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

第二类,利多卡因贴剂。这类药物主要通过阻断钠离子通道起作用,相当于在疼痛信号进入大脑前按下“暂停键”。优先选择利多卡因贴剂;卡马西平、奥卡西平等抗癫痫药对电击样、刀割样疼痛效果好,但需定期查血钠浓度、肝功能等指标。

第三类,抗抑郁药,如阿米替林、文拉法辛、度洛西汀、曲唑酮等。这类药物可切断疼痛—失眠—焦虑—抑郁的恶性循环。需注意应从小剂量开始服用;其他助眠药如右佐匹克隆、唑吡坦等应尽量短期使用,避免长期用药产生依赖性。

值得提醒的是,预防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最佳方法是提高个人免疫能力,避免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或者病毒的再激活。中老年人接种疫苗是预防带状疱疹及其后遗神经痛最有效且最经济的方法,可有效预防病毒的再激活。

本文来自【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