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史艳坤,2020年考入内蒙古工业大学,2022年响应国家号召参军入伍,2024年退役,现为应用化学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她积极参加各类活动,表现优异。2025年2月,通过层层选拔考核,史艳坤以过硬的身体素质、优良的军事技能和稳定的心理状态脱颖而出,入选民兵方队接
9月4日
团团发布文章
受到广泛关注
很多小伙伴
在留言区告诉团团
还有很多小伙伴
参与了检阅
这不,他们来了
团团继续为大家介绍
2025年9月3日上午
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
这场举世瞩目的阅兵式中
来自内蒙古工业大学
作为民兵方队一员
正步通过天安门
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
光荣!骄傲!
史艳坤,2020年考入内蒙古工业大学,2022年响应国家号召参军入伍,2024年退役,现为应用化学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她积极参加各类活动,表现优异。2025年2月,通过层层选拔考核,史艳坤以过硬的身体素质、优良的军事技能和稳定的心理状态脱颖而出,入选民兵方队接受封闭训练,成为内蒙古工业大学首位参与国家级重大阅兵活动的退役复学学生,用行动诠释了“退役不褪色 建功新时代”的军人本色,彰显了忠诚担当、报效祖国的不懈追求。
在日常训练中,史艳坤始终以严苛标准要求自己。此次参与九三阅兵任务,她全身心投入高强度训练,不畏酷暑高温,光荣接受检阅。
在这一特殊历史节点
史艳坤同学以挺拔身姿
走过天安门广场
不仅代表工大学子
代表中国军人
更彰显新时代青年
以实际行动践行
“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的坚定誓言
在这场举世瞩目的阅兵式中,有多位来自内蒙古的姑娘,作为民兵方队的一员,正步通过天安门,接受了祖国和人民的检阅。她们以零误差的表现接受了祖国和人民的检阅,身后是家人激动的泪光和家乡人民由衷的自豪。
阿荣珠拉有着双重身份——她是能歌善舞的“红色文艺轻骑兵”队员,也是能扛枪训练的女民兵。作为乌兰牧骑的舞蹈演员,她平日里用艺术服务人民;作为民兵,她又能保家卫国。这种双重角色正映照了乌兰牧骑这支队伍既能宣传又能战斗的文艺工作者传统。
阿荣珠拉是从今年2月份通过阿拉善盟军分区的选拔,成为预备队员的。经过多次严格选拔,她才最终获得了参加阅兵的资格。为了这次阅兵,阿荣珠拉早早赶赴训练基地展开集训。在这段时间里,她秉承着“流血流汗不流泪”的信念,以惊人的毅力坚持刻苦训练。训练是枯燥且艰辛的,每一个动作都要重复成千上万次,直到形成肌肉记忆。阿荣珠拉凭借舞蹈演员的身体素质和坚韧不拔的意志,最终以零误差的优异表现,圆满完成了阅兵任务。
来自鄂尔多斯准格尔旗的姑娘——李思喆,同样凭借过硬的身体素质、优良的军事技能和稳定的心理状态脱颖而出,入选民兵方队,在天安门前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
李思喆出生于1999年,2018年考入江西南昌理工大学,攻读法学专业,2019年她毅然投身军营。入伍以来,李思喆始终恪守军人职责,刻苦训练、积极进取。2020年12月,她凭借出色的表现获评 “四有” 优秀士兵。2021年退役后,她回到学校继续完成学业,2024年,李思喆以嘎查村服务人员的身份入职,目前在准格尔旗十二连城乡任职。
来自通辽市扎鲁特旗的萨日尼参加九三阅兵,在天安门前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这是通辽市扎鲁特旗的骄傲,更是年轻退役军人用奋斗书写的光荣!
阅兵现场
萨日尼,1998年出生于通辽市扎鲁特旗嘎亥图镇吉布图嘎查。2015年,考入内蒙古师范大学,2019年,在新疆喀什参军入伍,自从穿上军装的那一刻起,萨日尼始终严格地恪守作为一名军人所应尽的职责。在日常的训练当中,表现得极为刻苦,无论是烈日炎炎还是寒风凛冽,都阻挡不了她前进的步伐,不断地挑战自我、超越自我,以高度的热情投入到部队的各项任务和活动中去,充分展现出了当代军人应有的风采。
在夕阳中反复练习
能够参加阅兵,是无数军人的梦想。萨日尼经过多轮严格选拔,以过硬的身体素质、优良的军事技能和稳定的心理状态脱颖而出,入选民兵方队。尽管每天训练任务艰巨,但她从未退缩,始终以最饱满的状态投入每一次练习。
列队阅兵
萨日尼表示:“身为中华儿女,生于华夏,深感无比自豪。现场的每一个人都眼眶泛红,我们今日所享有的和平来之不易,是无数先烈以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作为新时代的青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应当铭记‘山河已无恙,吾辈当自强’的号召,将内心的这份自豪感转化为奋斗的动力,不辜负历史,不辜负时代。”
和民兵队旗合影
能参加九三阅兵不仅是个人的荣誉,更是通辽市扎鲁特旗家乡人民共同的骄傲。萨日尼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担当与风采,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内蒙古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023级电气自动化专业的郝一博,历经数月严格选拔与训练,作为预备役部队方队的一员,以昂扬姿态正步走过天安门,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
郝一博(第二排左三)在训练基地与战友们进行队列合练
“这是我人生中最刻骨铭心的一段经历。”回想入选阅兵集训队的日子,郝一博的语气里充满了坚定。为了达到“毫厘不差、分秒不误、整齐划一”的最高标准,他与战友们经历了极为艰苦的封闭式训练。夏日酷暑,军姿训练一站就是数小时,汗水无数次浸透衣背,他们对着镜子练、拉着线绳练,直至形成肌肉记忆。
郝一博(左三)在阅兵训练场进行训练
阅兵场上的荣耀一刻,背后是日复一日的坚持与付出。郝一博说,训练不仅是对身体的考验,更是对意志的极致磨炼。“脚踝肿了,贴上膏药继续练;腿抬不高,就加班加点地压。”这一切的艰辛,都在阅兵当日化作走过天安门时的自豪与激动。
“这段经历让我深切理解了什么是集体荣誉感和国家责任感。”郝一博表示,“返回校园后,我定将把阅兵场上锤炼出的坚韧不拔、精益求精的精神带入学习生活中,刻苦钻研专业知识,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青年,以实际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
“当我以最饱满的精神、最铿锵的步伐通过天安门广场时,是我此生最光荣、最难忘的时刻!”9月3日下午,刚刚参加完九三阅兵仪式的燕鹏在电话里难掩激动之情。
内蒙古鸿德文理学院财会系2023级会计专业专升本3班学生燕鹏作为预备役方队的一员,参加阅兵仪式。
站在预备役部队方队第一排,燕鹏身着军装,斗志昂扬,正步走过天安门广场,以铿锵步伐和昂扬姿态光荣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最高检阅。
燕鹏 后排左四
燕鹏2021年考入内蒙古鸿德文理学院,同年9月报名参军入伍,2023年9月退役复学重返校园。2021至2023年,他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司仪大队。服役期间,他思想坚定、训练刻苦,出色完成了仪仗司仪任务30余次。今年3月,他被部队召回,凭借过硬素质作为预备役方队第一排面基准兵受阅。
燕鹏 左一
“为了96米、128步、1分06秒的庄严表现,‘五加二、白加黑’是训练常态。从手臂摆动的幅度到脚尖下压的角度,都要求绝对统一、精准无误,不放过任何细微之处,大家力求精益求精。”燕鹏说:“汗水无数次浸透衣衫,膝盖和脚踝上常常是旧淤未消、又添新伤。但整个方队无一人叫苦喊累。要实现‘走百米不差分毫,迈百步不误一秒’的极致标准,就需要反复打磨每一个动作细节。”
庄严的仪式、铿锵的步伐、整齐的方阵和威武的装备共同汇聚成一堂震撼人心的爱国主义教育大课。在这堂思政大课中,鸿德学子燕鹏的成长历程,生动践行了“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庄严承诺,他将这份坚韧与担当融入学习和工作中,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使命。
好样的!
为你们自豪!
来源:草原古都生活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