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个身家170亿的首富,两年时间就能亏得连工资都发不出来!这不是爽文剧情,而是真实发生在山东莒县的魔幻现实!今天我们要讲的这位邵仲毅,既是敢和国企抢饭碗的大豆之王,又是被银行追着讨债的落魄老板,他的人生过山车可比《繁花》里的宝总刺激多了!就在上个月,有网友在日
一个身家170亿的首富,两年时间就能亏得连工资都发不出来!这不是爽文剧情,而是真实发生在山东莒县的魔幻现实!今天我们要讲的这位邵仲毅,既是敢和国企抢饭碗的大豆之王,又是被银行追着讨债的落魄老板,他的人生过山车可比《繁花》里的宝总刺激多了!就在上个月,有网友在日照港口拍到锈迹斑斑的晨曦集团储油罐,罐体上"纳税标兵企业"的金漆还没掉光,这个细节瞬间把我们的记忆拉回到二十年前。
时间倒回1994年,这个供销社临时工出身的莒县小伙干了件疯狂事。顶着全家反对,邵仲毅把县里快倒闭的化肥厂给盘下来了,当时厂里设备比爷爷的假牙还破旧,员工都等着领下岗补贴。但谁都没想到,这个初中毕业的愣头青,居然自掏腰包请来农业大学教授,硬是把年产6万吨的落后生产线,改造成了全省首个生态化肥示范基地。最绝的是他独创的"化肥换小麦"模式,农民用粮食抵货款,转手就把小麦卖给面粉厂,三年时间愣是把年产值干到3个亿,直接把莒县化肥厂改造成了印钞机。2005年《大众日报》头版还专门报道过这个"以工哺农"的典型案例。
尝到甜头的邵老板彻底开挂了。2008年国家刚开放燃料油进口,他就像猎犬闻到肉香,连夜坐绿皮火车进京,硬是从商务部手里抠出日照港首张燃料油进口资质。更绝的是他玩转信用证套利,趁着人民币升值东风,进口一船大豆转手就能套出20%汇差。当年跟他跑船的伙计回忆说,最疯狂的时候港口卸货都来不及,货轮在锚地排队半个月,光滞港费每天就要烧掉30万,但邵老板眼皮都不眨,因为信用证套出来的钱早把这笔账抹平了。到2008年金融危机前,晨曦集团账上常年躺着50亿现金流,连当地银行行长见了他都要赔笑脸递烟。
2013年,邵老板更是风光。他家的进口大豆能装满5万节火车皮,连起来能从日照排到莫斯科。全国每进口14船大豆,就有1船是他邵家的,美国农场主都要尊称他一声"邵船长"。石化基地里价值7个亿的德国克虏伯炼化设备24小时轰鸣,输油管道比莒县自来水网还密集。但人啊一膨胀就爱作妖,邵首富开始四处撒钱,27亿建江南园林式的丽正园,说要搞文旅综合体,结果门票定价288元,开业当天游客还没保安多。转头又砸钱进军房地产,在县城搞的晨曦华府开盘价格比济南还贵,最后成了烂尾楼群。这些花式操作现在看都是作死,但当时所有人都觉得邵老板点石成金,毕竟他刚在行业峰会捧回'山东十大杰出企业家'奖杯,市领导开会都夸他是"新鲁商代表"。
不出意外,转折来了。2014年6月12日,这个日期邵仲毅记了一辈子。财务总监慌慌张张冲进办公室,说19亿流动资金被银行划走了。原来央妈突然收紧信贷,地方银行翻脸比翻书快,半年砍掉三分之一贷款额度。更要命的是人民币结束十年升值周期,信用证套利这招不灵了,国际大豆价格又玩起蹦极跳,从每吨620美元暴跌到380美元,晨曦仓库里堆的30万吨大豆瞬间贬值12亿。这时候青岛港爆出骗贷案,金融机构对大宗商品贸易企业全面收紧信贷。有个支行行长酒后吐真言,说现在给民企放贷,就跟把钱扔进日照港喂鱼没区别。
邵老板急得满世界找钱,2015年寒冬腊月蹲守发改委三天三夜,终于拿到原油进口资质想续命。但政策要求必须淘汰30%落后产能,他咬着牙关停刚投产的PTA生产线,结果国际油价突然暴涨,每炼一吨油就要倒贴300块。2017年环保风暴来袭,突击检查组在石化基地查出21项安全隐患,贴的封条比春联还红火。最致命的是2018年中美贸易战开打,大豆关税从3%猛增到25%,晨曦的命脉直接被掐断。这套组合拳下来,再能打也扛不住了,当年纳税3.8亿的明星企业,最后连园区扫地阿姨的社保都欠了九个月。
2018年8月23日,日照中院一纸裁定宣告这个曾排名山东民企第二的巨无霸正式倒下。国资进场接盘时,车间里价值30亿的德国设备还在嗡嗡运转,流水线上的大豆油还没贴标签,但它们的老板已经消失在人海。最讽刺的是破产清算清单里,赫然列着邵仲毅收藏的12幅名家字画,现在只能躺在法院仓库吃灰。
如今在莒县街头,褪色的"晨曦集团纳税标兵"横幅还在风中摇晃,但故事早已换了人间。当年跟着邵老板打江山的销售总监,现在开直播卖起了五常大米;财务部小王考了公务员,天天在政务大厅给人办营业执照。只有丽正园里那棵移植过来的百年银杏,还在无声记录着曾经的辉煌。去年某财经博主探访晨曦旧址,保安大爷抽着旱烟念叨:"邵总最后一次来厂里,摸着德国设备,跟他说'对不住老伙计',转身时眼泪把西装前襟都打湿了。"
邵仲毅的故事给我们狠狠上了一课。政策东风能送你上青云,但起风时有多痛快,停风时摔得就有多惨烈。金融杠杆能撬动金山银山,可杠杆那头的支点要是政策红利,早晚会被新的政策碾得粉碎。但话说回来,能在石化和粮油两个国家级战场杀出血路,把县城小厂干成行业龙头,这个草莽出身的山东汉子,何尝不是中国民营经济黄金年代的活化石?当我们在抖音刷着《繁花》剪辑时,别忘了真实商海里的邵仲毅们,他们用大起大落的人生,给时代留下了最鲜活的注脚。
来源:保德全谈商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