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爱有道,教有方,共同关注孩子健康成长。龙岩市各级妇联以家庭教育公益讲座“五进”为民办实事项目为载体,聚焦家庭需求,用“方言土语”讲好“龙岩家事”,以“身边故事”解锁“育人密码”,让家教指导从“文件里”走到“心坎上”,从“课堂上”融入“生活中”。即日起,闽西姐姐
爱有道,教有方,共同关注孩子健康成长。龙岩市各级妇联以家庭教育公益讲座“五进”为民办实事项目为载体,聚焦家庭需求,用“方言土语”讲好“龙岩家事”,以“身边故事”解锁“育人密码”,让家教指导从“文件里”走到“心坎上”,从“课堂上”融入“生活中”。即日起,闽西姐姐开设“办实事·共育未来”专栏,展现我市家庭教育智慧,让科学育儿走进千家万户!
“原来和孩子说话,换种方式效果这么不一样!”“隔代带娃总闹矛盾,今天总算找到解决法子了!”最近,漳平人的朋友圈被一场场“接地气、有温度”的活动刷屏——2025年万场家庭教育公益讲座“五进”项目在漳平落地,不仅带着科学育儿的干货,更藏着满满的“漳平智慧”。
“本土化菜单”:
讲漳平故事,解本地难题
“像菁城街道张大姐家那样,孩子写作业拖拉,别急着催,试试‘描述式表扬’……”
在每场讲座的现场,总能听到熟悉的地名、亲切的家长故事。漳平的“五进”讲座把镜头对准本地家庭:农村留守儿童的情感陪伴、社区隔代教育的沟通技巧、企业职工的“工作带娃平衡术”、学校里的亲子阅读妙招……
在永福镇石洪村,讲师专门针对农村家长最头疼的“孩子沉迷手机”问题,结合当地茶农家庭的作息特点,设计出“茶园亲子劳动+限时阅读”的替代方案,家长们听完直点头称赞:“这法子用得上!”
“如果孩子说‘妈妈我不想上学’,你第一句话会说啥?”
在菁城街道的社区活动现场,一场“亲子沟通情景剧”正在上演:家长扮演“唠叨妈妈”,孩子演“叛逆少年”,台下观众边笑边喊:“不对!应该这样说!”
比起坐着听讲座,漳平更加侧重“现场互动”:案例辩论会、家庭游戏挑战赛、甚至带着家长去学校“当一天孩子”……这些接地气的互动,让“怎么教”变成“试着做”,家长和孩子笑着就把道理悟透了。
“云端课堂”:
隔着屏幕,也能接住家门口的温暖
“周三晚上7点,小鱼网直播不见不散!”
这是漳平家长圈的“暗号”。怕农村家长跑太远?怕上班族没时间?漳平把课堂搬上了“云端”: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现场讲座同步直播,“菁华慧爱”公众号每天推送“3分钟育儿小技巧”,还能在线留言问问题——不管你在新桥还是南洋,打开手机就能“上课”。
更贴心的是,直播回放会剪成“干货片段”,针对隔代教育、青春期沟通等热点,做成爷爷奶奶也能看懂的短视频,真正将育人火种播撒到每一个角落。
“全家总动员”:
不只是家长的事,更是漳平人的事
在漳平,家庭教育从不是“一个人的战斗”:妇联牵头组织,教育系统讲师驻校,各大医院的医生来讲“儿童心理”,连关工委的老教师都来当“智囊团”。
就像桂林街道的“家庭开放日”,企业把职工和孩子请进来,社区带着老人一起学,学校老师现场答疑——从老到少,从家到社会,漳平人用“抱团”的温暖,织起一张“守护成长”的网。
从茶园到社区,从线下到云端,漳平的“五进”活动没有高大上的道理,只有实实在在的温暖:因为大家知道,最好的教育,就是让每个家庭都能笑着学习,让每个孩子都能在爱里长大。
让我们携手共进
提升科学育儿能力
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来源/市妇联宣传部(家庭和儿童工作部)
初审初校/黄坤采
复审复校/郑连香、谢梦妮
终审终校/郭丽蓉
来源:闽西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