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老公,你快看!”妻子小芳激动地挥舞着手机,“市里的公示出来了,你真的升副局长了!”
“老公,你快看!”妻子小芳激动地挥舞着手机,“市里的公示出来了,你真的升副局长了!”
李明愣愣地看着屏幕上自己的名字,心情五味杂陈。
一个月前,他还是市规划局最不起眼的小科员,每天埋头整理着厚厚的档案资料。
八年来,他在这个位置上勤勤恳恳,却始终是个小角色。直到新市长张志远上任,一切都发生了变化。
“明哥,你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小芳眼中满含泪水,“这些年你受了多少委屈,我都看在眼里。”
李明摇摇头,目光望向窗外:“说实话,我到现在还有些不敢相信。新市长为什么会这么器重我,我心里一直有个疑问......”
他想起那个周五的傍晚,张市长把他叫到办公室,说的那句话:李明,我有件事要问你......那一刻,李明感觉整个人生都要发生改变了。
01
春城的三月还带着丝丝寒意,李明像往常一样,七点半准时推开市规划局办公室的门。八年了,从刚毕业的青涩大学生到现在三十五岁的中年人,他在这个位置上从未动过。
“李明来这么早啊。”王处长推门进来,“昨天晚上那份材料怎么样了?”
“已经整理好了,您过目。”李明起身递过一份厚厚的文件。
这种临时加活的事情总是落在他头上。别的同事不是有应酬就是有关系要维护,只有他这个老实人,来者不拒。
上午十点,新任市长张志远带着秘书走进了办公楼。李明透过办公室的玻璃窗,远远地看了一眼这位传说中的市长。四十出头的年纪,身材挺拔,走路带风。
下午三点,王处长急匆匆地跑到李明办公室:“小李,大事了!市长要看近十年城市发展的详细数据,局长让你立刻准备一份完整的汇报材料。”
“什么时候要?”
“明天上午就要汇报!”
看着王处长离开的背影,李明深深吸了一口气。一夜时间准备十年的城市发展报告,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晚上七点,办公楼里已经空无一人。李明给妻子打了个电话:“芳芳,今晚我要加班,可能要很晚才回去。”
“又加班?明哥,你这样拼命到底是为了什么?”小芳的声音里带着疲惫,“隔壁老王家的儿子,比你小五岁,人家现在都是副科级了。”
李明沉默了一会儿:“我知道你心里委屈,但我只能做好自己的本分。”
深夜十二点,李明揉着酸痛的脖子,看着屏幕上刚刚完成的第一部分内容。城市规划数据、投资项目明细、实施效果评估......每一个数字都需要反复核实。
早上六点,第一缕阳光透过办公室的窗户洒在李明的脸上。他终于完成了这份报告,一共一百二十页,涵盖了春城近十年来所有重大规划项目的详细数据。
上午九点,市政府会议室里气氛严肃。张志远坐在主席台中央,李明坐在最后一排的角落里,手里抱着那份厚厚的报告。
局长赵明华站起身,接过李明手中的报告,走到台前开始汇报。张市长一开始只是例行公事地听着,但很快他的注意力被吸引了。这份报告的详实程度超出了他的预期。
“等一下。”张市长打断了赵局长的汇报,“这个滨江新区的投资回报率分析,数据来源是什么?”
赵局长愣了一下,额头上开始冒汗。李明在后排轻声提醒:“是根据前三年的税收增长和土地出让收入计算的。”
“谁在说话?”张市长抬头看向后排。
“回市长,是我们局里的李明同志。”
“李明?你上来说说这个数据是怎么得出的。”
李明心脏狂跳,但还是走到台前。面对这么多领导,他紧张得手心冒汗,但一开口说话,声音却意外地平稳。
“市长,滨江新区从2018年开始建设,总投资85.6亿元......”李明一口气说了十几分钟,每个数字都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中间没有停顿,没有查阅任何资料。
“这些数据你都记在脑子里?”张市长问道。
“是的,我在规划局工作八年,这些项目我都参与过资料整理和跟踪。”
会议结束后,张市长把赵局长叫到一边:“这份报告是谁做的?”
“主要是李明同志负责整理的。”
“李明是什么职务?”
“科员。”
张市长沉默了一会儿:“让他明天到我办公室来一趟。”
消息很快传回了规划局,整个办公楼都炸了锅。
“李明要去见市长?”
“不会吧,他一个小科员,市长找他干什么?”
下午下班前,李明接到了市长秘书的电话,确认了明天上午十点的见面时间。
晚上回到家,小芳正在厨房做饭。“市长要见我。”李明说得很轻,但小芳听得很清楚。
“什么?市长要见你?为什么?”
李明把今天的事情详细说了一遍。小芳听完后激动得眼睛发亮:“明哥,这是你的机会!”
02
第二天上午九点五十分,李明站在市政府大楼门口。他特意穿了最好的一套西装,皮鞋擦得锃亮。
“李明同志?市长在办公室等您。”市长秘书迎出来。
张志远的办公室很简朴,市长正坐在办公桌后面,认真地看着文件。
“李明,坐。昨天的汇报我看了,很不错。”
“谢谢市长夸奖,这是我应该做的。”
“你在规划局工作几年了?”
“八年。”
“八年一直是科员?”李明点点头。
张市长放下手中的文件:“告诉我,你觉得春城目前发展中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李明沉思了一会儿:“我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老城区改造进度缓慢。第二,产业结构单一。第三,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均衡。”
接下来四十分钟,李明详细分析着春城发展的方方面面。张市长越听越认真,不时记录着什么。
“李明,你是个人才。”张市长站起身,“以后有什么重要的规划项目,我希望你能直接参与。”
回到规划局,同事们都用异样的眼光看着他。王处长第一时间把他叫到办公室:“怎么样?市长和你说了什么?”
接下来的几天,李明明显感觉到周围环境的变化。以前对他爱理不理的同事开始主动打招呼,连局长都亲自到他办公室来了一趟。
“小李,我准备让你负责东区的规划项目,这是市里的重点工程。”赵局长亲切地说。
李明受宠若惊,东区规划项目是局里今年最重要的工作,以前这种项目轮不到他参与。
消息传到家里,小芳兴奋得一晚上没睡着:“明哥,你真的要升职了!”
接下来的一个月,李明全身心投入到东区规划项目中。张市长也经常过问项目进展,有时会直接给李明打电话询问情况。
“李明的电话是多少?”这句话开始在各个局委之间流传。大家都知道,新市长很器重规划局的那个李明。
谣言也开始传播。有人说李明是市长的老乡,有人说他是某个领导的亲戚。但最了解李明的人都知道,他就是一个普通的本地人。
十月底,东区规划项目的初步方案完成了。李明带着厚厚的规划书来到市长办公室汇报。
“做得很好。”张市长仔细翻阅着方案,“这个方案比我预期的还要完善。”
“李明,我想问你一个问题。”张市长突然放下手中的文件,“你为什么选择留在规划局?以你的能力,完全可以去更好的地方发展。”
“我觉得这里就挺好的。能为家乡的建设出点力,我很满足。”
张市长深深地看了他一眼:“你是个难得的人。”
“有件事我要提前告诉你。”张市长站起身,“下个月,我准备提名你为规划局副局长。”
李明的大脑瞬间一片空白。副局长?从科员直接升为副局长?
“市长...我不知道该说什么......”
“你不需要说什么,这是你应得的。但是,在正式任命之前,我希望和你单独谈一次话。”
“什么时候?”
“这个周五晚上,你来我办公室。我有些重要的事情要告诉你。”
周五下午,李明心神不宁地处理着手头的工作。五点半,他走向市政府大楼。
“市长还在开会,您先在会客室等一下。”秘书小王把李明带到一个小房间。
六点二十分,张市长来到会客室:“久等了,我们到我办公室谈。”
03
办公室里只开了一盏台灯,光线有些昏暗。张市长选择了沙发区,示意李明坐在对面。
“李明,我先问你一个问题。”张市长的声音很轻,“你还记得1998年的春天吗?”
李明一愣,1998年?那时候他还在读大学。
“1998年...那时候我在读大三,有什么特别的吗?”
“那年春天,你回过家吗?”
“回过,春节后回来过一次......”李明努力回忆着,
突然,一个模糊的场景在脑海中浮现,“您是说...河边那次?”
张市长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激动:“你还记得。”
李明的记忆瞬间被唤醒。1998年4月的一个下午,他路过春江边上的石桥,看到一个小男孩失足落水。没有丝毫犹豫,李明脱掉外套跳进了冰冷的河水中。
水流比他想象的更加凶猛,好几次都差点被冲走。但他最终还是游到了那个孩子身边,拼尽全力把他推到岸边。
“大哥哥,谢谢你救了我。”小男孩抱着李明的腿,眼泪汪汪地说。
“没事就好,以后要小心。”李明摸摸孩子的头,然后匆匆离开了现场,连名字都没留下。
“那个孩子...是您?”李明看着眼前的张市长,声音有些颤抖。
张市长点点头,眼中含泪:“是的,那个差点被淹死的小男孩,就是我。”
办公室里陷入了长时间的沉默。
“二十四年了。”张志远站起身,走到窗前,“二十四年来,我一直在寻找我的救命恩人。”
“您一直在找我?”
“是的。那次落水后,我发高烧躺了一个星期。醒来后,我问遍了所有人,但没有人知道那个大哥哥的名字。”
张市长拿出一个旧照片,递给李明:“这是我当时画的画像,虽然画得不太像,但基本特征还是对的。”
李明接过照片,看到一张稚嫩的画作,画中的人确实有几分像自己年轻时的样子。
“我调任春城市长后,第一件事就是调阅了所有可能的档案。根据当年的线索,我推断救我的人应该是本地的大学生。”张市长继续说,“那次汇报会上,我一眼就认出了你。”
“认出了我?”
“你的眼神。二十四年过去了,你的样子变了很多,但眼神没有变。善良、真诚,就像当年在河边一样。”
张市长走到保险柜前,取出一个档案袋:“这里面是我这些年收集的所有线索,包括当年的报纸报道、目击者证言。”
李明打开档案袋,里面确实有一张发黄的报纸,标题是《大学生勇救落水儿童》。
“你救了我的命,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张市长的声音有些哽咽,“如果没有你,就没有今天的张志远。”
“这只是......”李明想说这只是举手之劳,但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我知道你想说这只是举手之劳,但对我来说,这是重新获得生命的机会。”张市长看穿了李明的想法,“那次落水后,我明白了生命的珍贵,也明白了善良的力量。”
张市长走到书架前,取下一本厚厚的相册:“从那次落水开始,我每年都会在日记里写下对你的感谢,每年都会许愿希望能够找到你。”
李明翻开相册,看到一页页工整的字迹,记录着一个孩子的成长历程,也记录着对一个陌生人的感恩之心。
“但是,李明,我要声明一点。”张市长收起相册,表情变得严肃,“我提名你为副局长,不仅仅是因为你救过我。如果你只是个庸才,哪怕你是我的救命恩人,我也不会违背原则。”
“我明白。”
“你的能力、你的品格、你的工作表现,都配得上这个职位。”张市长看着李明的眼睛,“这些年你在规划局的表现,我都了解过。你是一个真正的好干部。”
李明深深地鞠了一躬:“市长,谢谢您的信任。”
“应该是我谢谢你。没有你,就没有今天的我。”
04
消息很快就传开了。李明被提名为规划局副局长的公示贴出来后,整个春城的官场都震动了。
“怎么可能?李明凭什么?”
“听说是市长亲自提名的。”
各种猜测和议论纷纷扬扬。但了解李明的人都知道,他就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八年来,他从来没有请过客送过礼,也从来没有走过什么关系。
“明哥,我就知道你行!”小芳在家里激动得又蹦又跳,“副局长啊,咱们家终于出了个当官的!”
“别这么说,我还是我,什么都没有变。”李明虽然心里也很激动,但还是保持着清醒。
的确,李明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前见面不打招呼的同事,现在老远就点头微笑;从前不屑一顾的其他部门的人,现在见面都要客气地叫一声“李局长”。
但最大的变化还是工作内容。作为副局长,李明需要参与更多的决策,承担更大的责任。
“李局长,东区规划项目的最终方案需要您审定。”新来的助理小张把一份文件放在李明的办公桌上。
翻开文件,李明仔细审阅着每一个细节。看着这份凝聚了无数心血的规划方案,李明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方案很完善,可以报市里审批了。”李明在文件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这是他作为副局长签署的第一个重要文件。李明拿起笔的那一刻,想到了24年前那个春日的下午,想到了那个落水的小男孩,想到了自己毫不犹豫的一跳。
“李局长,市长要见您。”秘书敲门进来。
“恭喜你,李局长。”张市长站起身迎接他,“感觉怎么样?”
“压力很大,但我会努力的。”
“春城的发展进入了关键时期,规划工作至关重要。我希望你能发挥专业优势,为春城的未来发展制定一个长远的规划。”
下午,李明召集了规划局的主要业务骨干,召开了他担任副局长后的第一次工作会议。
“各位同事,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我工作的支持。今天我们要讨论春城未来发展的新规划。”
接下来的两个小时,会议室里热烈讨论着各种想法和建议。李明认真听取每个人的意见,不时记录着什么。
“大家的建议都很有价值,我们要综合考虑,制定出一个既有前瞻性又有可操作性的规划方案。”
会议结束后,老陈走到李明身边:“李局长,说句心里话,一开始我对您的提拔还有些想法。但今天听了您的发言,我服了。”
“陈科长,我们都是为了春城的发展,没有什么服不服的。”
晚上回到家,小芳已经准备好了丰盛的晚餐。
“今天是你正式上任的日子,我们要庆祝一下。”小芳笑着给李明倒酒。
“芳芳,我想再给你讲一遍那个故事。”李明端起酒杯,把24年前的故事又详细讲了一遍。
小芳听完后眼中闪着泪花:“明哥,你知道吗?这些年我经常埋怨你太老实。现在我明白了,好人真的有好报。”
“不是好人有好报,而是做好人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即使市长不是那个小男孩,我也不会后悔当年的选择。”
两人碰杯,一饮而尽。
第二天是周末,李明开车到春城的各个角落转了一圈。在春江边上,他停下了车。这里就是24年前他救人的地方。当年的石桥还在,但周围的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
“爸爸,这里的风景真美。”一个小女孩拉着父亲的手经过李明身边。
“是啊,我们春城现在越来越漂亮了。”
听到这样的对话,李明心中涌起一阵暖流。这就是他工作的意义,让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过得更好。
站在江边,李明想起了张市长说过的话:善有善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24年的时间,足以改变很多东西,但有些东西永远不会改变,比如善良的力量,比如感恩的心。
三个月后,李明主持制定的《春城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正式通过了市委常委会的审议。这份规划被专家们评价为“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优秀规划”。
在庆功宴上,张市长举起酒杯:“这次规划的成功,李明同志功不可没。让我们为他干杯!”
掌声雷动,所有人都把目光投向了李明。他站起身,举起酒杯:“我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情。这个荣誉属于我们整个团队。”
05
那天晚上,李明独自一人来到办公室,站在窗前俯瞰着春城的夜景。万家灯火,霓虹闪烁,这座城市在夜晚显得格外美丽。
他想起了八年前刚进规划局时的自己,那个默默无闻的小科员。那时候的他绝对想不到,有一天自己会站在这样的高度,为这座城市的未来规划蓝图。
人生就是这样充满了未知和惊喜。一个善良的举动,可能会在多年后得到意想不到的回报;一份踏实的坚持,可能会在某个时刻迎来人生的转机。
李明在局里勤勤恳恳还是个小角色的日子已经过去了,新市长上任后,他也升职了。但他知道,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他要用自己的能力和品格,证明这份升职是值得的。
24年前的那个春日午后,一个大学生毫不犹豫地跳进湍急的河水中,救起了一个素不相识的小男孩。那一跳,不仅拯救了一个孩子的生命,也播下了一颗善良的种子。
24年后,这颗种子终于开花结果。善良得到了回报,坚持得到了认可,平凡的小角色也有了属于自己的舞台。
这就是人生最美好的地方:你永远不知道自己的善良会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得到回报,但你可以确定,每一份善良都不会白白付出。
来源:秋风侃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