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期许多支队都在管酒。近年来,全国消防救援队伍持续强化管酒治酒工作,通过制度约束、技术管控和警示教育多维度发力,形成了常态化、规范化的管理体系。为什么消防员需要管酒?
近期许多支队都在管酒。近年来,全国消防救援队伍持续强化管酒治酒工作,通过制度约束、技术管控和警示教育多维度发力,形成了常态化、规范化的管理体系。为什么消防员需要管酒?
消防员的饮酒行为受到严格管控,这是由其职业特性和社会责任共同决定的。
-案例1:某总队消防员酒后坠亡事故
2023年6月7日,某中队结合《国家消防救援局办公室关于某总队发生消防员酒后坠亡事故的通报》开展安全警示教育。该事故因消防员违规饮酒导致坠亡,暴露出队伍管理漏洞,相关单位通过强化管酒治酒措施、签订《拒绝饮酒酗酒承诺书》等方式加强管理。
2023年4月15日凌晨1时许,某消防救援站二楼办公室内,四名消防员违规聚餐饮酒。期间,某消防员起身走向办公室窗外平台时坠落,经抢救无效死亡。事发时间为周六凌晨,四名消防员以“周末在营区聚餐”为由组织饮酒,但未明确是否履行休假或饮酒报备手续。聚餐地点为办公室,通常需经站干部同意。
案例2:2023 年西藏森林消防总队消防员酒驾事件是近年来消防救援队伍管酒治酒工作中的典型案例
2023 年 8 月 12 日凌晨 1 时许,拉萨市交警在查酒驾时发现一辆奥迪轿车涉嫌顶包,经现场调查,涉事司机为西藏森林消防总队某大队消防员毕某,其血液酒精含量达 43mg/100ml(属于酒驾)。同行的赵某、安某、杜某也被证实存在饮酒行为。交警通过短视频平台直播执法过程,画面中消防员制式服装引发公众关注,事件迅速发酵。毕某、赵某、安某:因违反《消防救援队伍管酒治酒 “六个严禁”》第一条(工作时间饮酒)和第三条(驾驶车辆期间饮酒),予以辞退。杜某因未主动制止饮酒行为,给予行政警告处分。涉事大队主官被诫勉谈话,总队开展全员警示教育。案例3:消防员不假外出违规饮酒2022年6月4日23日某消防员在训练与战保支队参加考学培训期间,不假外出与地方人员吃宵夜并违规饮酒,直至次日4时归队,违反《消防救援队伍管酒治酒“六个严禁"》。2022年7月,他受到党内警告、行政记过处分。
消防员什么情况下能喝酒?
根据《消防救援队伍管酒治酒 “六个严禁”》,消防员在以下六类场景绝对禁止饮酒:工作时间、值班备勤、执行公务期间;遂行灭火救援、应急抢险等任务期间;驾驶消防车辆、操作消防装备期间;参加会议、集训、培训等集体活动期间;饮酒后可能影响履职的其他情形。
在非工作时间且不影响战备的前提下,消防员可饮酒,但需遵守 “饮酒报备制度”:报备范围:休假、轮休、探亲等非执勤时段;报备流程:通过手机 APP 或书面形式提前向所在单位申请,说明饮酒时间、地点、陪同人员等信息;动态监管:归队后需接受酒精检测,部分单位(如江西某大队)要求家属通过微信视频监督-违规处罚标准轻微违规:首次违规给予警告或记过处分,取消当年评优资格;严重违规:二次违规或造成不良影响的,予以降级、撤职或辞退。例如,2023 年西藏森林消防总队 4 名消防员因酒驾被辞退。
-科技前沿探索2025 年东风汽车申请的 “酒精锁控制方法” 专利,通过加热电解液提升检测精度,未来可能应用于消防车辆
-国际借鉴:比利时、美国等国家强制酒驾者安装酒精锁,新墨西哥州酒后驾车死亡人数下降 17%
-现存问题:“八小时外” 监管难:2024 年某支队通报个别人员休假期间违规饮酒;技术漏洞:部分地区酒精检测设备老旧,存在数据篡改风险
消防救援具有 “全天候待命、秒级响应”的特点,饮酒可能导致:生理机能下降:酒精会使反应速度降低 20%-30%,肌肉协调性下降 15%,直接影响救援效率。贵州某应急局调研显示,禁酒令实施后,消防员因公负伤率下降 23%。酒精依赖者抑郁症发病率是常人的 3 倍,可能影响队伍凝聚力。
一、政策动态:从专项整治到长效机制
1. 全国性制度框架2023 年,国家消防救援局正式印发《消防救援队伍管酒治酒 “六个严禁”》,明确禁止在工作时间、值班备勤、执行公务等六类场景饮酒,并要求饮酒需提前报备。这一规定成为全国消防队伍管酒治酒的核心依据,例如西藏森林消防总队在 2023 年 8 月对 4 名涉酒人员作出辞退和警告处分,正是依据该制度。
2. 地方实践深化各地结合实际细化措施:新疆巴州森林消防支队:2024 年 11 月开展 “百日安全竞赛”,通过专题授课、酒精检测和营门常态化筛查,实现管酒治酒全覆盖。
江西定南消防大队:2023 年 10 月建立 “饮酒报备 + 家属联防” 机制,利用手机 APP 和微信家属群实现 “八小时外” 监管。广西贵港港北大队:2024 年 4 月开展夜间突击测酒,全年累计检测 200 余次,未发现违规饮酒。3. 技术手段升级部分单位引入智能管控系统,如某消防队使用 “饮酒管控 APP”,实时定位并抽查饮酒情况;山东某大队配备智能酒精检测仪,实现检测数据自动上传和分析。
二、管理逻辑:纪律刚性与实战需求的统一
1. 执勤战备的刚性约束消防救援具有突发性和高强度特点,饮酒可能导致反应迟缓、决策失误。例如,2023 消防酒驾事件中,涉事人员因饮酒无法执行紧急任务,暴露管理漏洞。为此,各地严格执行 “禁酒令”,如四川达州支队要求战备期间全员禁酒,违规者立即停职。
2. 队伍形象的重塑需求涉酒问题易引发舆情危机。2023 年西藏事件后,某消防支队专题研判指出,必须通过 “零容忍” 态度维护队伍公信力。各地通过签订承诺书、公开通报等方式强化纪律意识,如新疆特勤大队要求指战员在承诺书上公开承诺,接受战友监督。
3. 健康管理的科学考量长期饮酒可能影响消防员体能和心理健康。贵州某应急局 2021 年调研显示,禁酒令实施后,干部职工体检合格率提升 15%,因公负伤率下降 23%
三、实施效果:从 “被动约束” 到 “主动自律”
1. 事故率显著下降广西贵港:2024 年开展常态化测酒后,涉酒事故同比减少 70%,队伍安全形势持续向好山东临沭:2023 年专项整顿期间,酒精检测覆盖率达 100%,未发生一起饮酒违纪事件
2. 纪律意识全面提升思想转变:新疆巴州支队通过警示教育片和案例剖析,使指战员从 “要我禁酒” 转为 “我要禁酒”,主动报备饮酒情况的比例从 30% 提升至 85%家庭联动:江西定南大队建立家属微信群,定期推送饮酒危害知识,家属主动提醒禁酒的案例增加 40%
3. 社会评价积极公众对消防队伍纪律性的认可度显著提高。2024 年贵州安龙县调查显示,92% 的受访者认为禁酒令提升了消防救援队伍的专业性和可靠性
2023两起消防员喝酒事件是消防救援队伍管酒治酒工作的转折点,推动了 “制度约束 + 科技赋能 + 文化培育” 的三维治理模式。这一模式不仅有效降低了涉酒事故率(2024 年全国消防队伍涉酒事故同比减少 58%),更重塑了公众对消防职业的信任。其实这么严管不是故意为难人,想想消防员随时要出任务,酒后反应慢、判断差,万一耽误救援可不得了。但是怎么在纪律刚性与人性关怀之间找到平衡点,这就很值得探索了。
以下为近日一消防队管酒措施的官方报道:
达州市消防救援支队“三定工作法”推动管酒治酒落深落实
为深入贯彻落实上级管酒治酒工作要求,持续强化队伍饮酒问题管控,关口前移、监督前置,预防和杜绝因饮酒导致的各类违法违纪事件发生。近期,达州消防救援支队实施“三定工作法”,推动管酒治酒取得实效,维护队伍内部安全稳定和良好形象。
一党委统筹“定方向”
1强化组织领导支队党委高度重视管酒治酒工作,多次组织召开党委会、行政办公会、形势分析会,强调要坚决落实上级关于管酒治酒文件规定,做到逢会必讲管酒,督导必查治酒。
2加强法纪教育将法纪学习纳入经常性思想教育重点内容中,把管酒治酒扎实落实到队伍管理中,组织召开学习会、警示教育会,推动典型案例反面警示入脑入心,实现以案示警、以案释纪、以案释法的目的。
3覆盖全员管控充分利用饮酒管控系统,不定期开展酒精抽查,确保全员纳入管控范畴,不漏一人;逐级签订管酒治酒责任书300余份,确保监管全覆盖、无死角。
二管理举措“定规矩”
1严明重点领域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开展督导检查,盯紧重点岗位、重点时段、重点人员,坚持休假、外出培训人员不放松,确保工作不脱节、管理不放松。
2严把人员管控重点突出八小时以外、节假日、人员调动调整等重要节点,将婚恋受挫、性格偏执、经济支出有重担等人员列为重点关注对象,点对点提醒,防止失管失控。
3严控报备制度严格落实饮酒报备制度和随机酒精检测制度,坚决亮明支队对涉酒问题的“零容忍”态度和从严抓好管酒治酒高压态势不减的决心,确保管酒治酒工作不断线、见长效。
三监督检查“定质效”
1突出专项安全排查结合支队部署开展的安全隐患排查活动,分析研判队伍管酒治酒风险点,针对“八小时”外人员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和薄弱环节,年内累计发送管理工作提示10余条,饮酒提示信息50余条,有效堵塞安全管理漏洞。
2聚焦常态督导检查支队纪委加强涉酒问题监督执纪,支队督察组利用全时段、不定时、线上抽查、实地检查等方式,开展线上饮酒抽查4次,实地查酒14次,饮酒抽查600余人。
3紧盯底线严肃问责支队党委始终树牢红线底线意识,支队纪委时刻保持高压态势问责,对饮酒管控中发现的各类问题,充分运用监督执纪予以问责,真正做到严字当头、一严到底,以强力问责倒逼队伍管理责任落实,确保队伍安全稳定。
来源:应急救援科普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