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大地传薪火,为农者献真知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08 19:30 1

摘要:“我自横刀向天笑,一腔热血照丹心。” 这是我师从孙培博老师多年来,深深镌刻在心底的精神印记。今天,我以学生杜兆钧的名义,含泪向所有热爱土地、关切农业的朋友们发出恳切呼唤:请帮助这位用一生守护有机农业火种的老者,让凝聚着六十载心血的技术宝典得以问世。

“我自横刀向天笑,一腔热血照丹心。” 这是我师从孙培博老师多年来,深深镌刻在心底的精神印记。今天,我以学生杜兆钧的名义,含泪向所有热爱土地、关切农业的朋友们发出恳切呼唤:请帮助这位用一生守护有机农业火种的老者,让凝聚着六十载心血的技术宝典得以问世。

我和孙培博老师在其家中

孙培博老师新作《农业基地原生态有机高效生产指南》已完成定稿,这部倾注心血的著作涵盖露地果树、蔬菜、茶叶、中药材及粮油作物的有机栽培技术,详解设施果蔬最新种植方法。实践早已验证,老师研发的技术能让农业成本降至化学农业的一半,产量却提升 20% - 50%,产出的农产品口感纯正,回归上世纪 50 年代的本真风味。这意味着每亩地可多收 1000 多斤粮食,农户增收千元多,更能让土地远离化学污染,让国人的餐桌重拾健康底气。

孙培博老师和王广仪老师一起传播生态农业技术

孙培博老师为传播生态农业在全国各地“播种”

年过83周岁的孙老师,六十余年来如一日扎根田间。他曾让单株苹果树创下 5328 斤的全国高产纪录,使东明西瓜含糖量从 7% 提升至 13.6%,四次获得评优冠军;指导的设施葡萄实现当年定植次年亩产1700 公斤的奇迹。2008 年,他被三亚市政府聘为农业及农产品安全顾问,获 “中国实用技术专家顾问团研究员” 称号,却始终甘守清贫。

受益农民给孙培博老师送的锦旗(一)

受益农民给孙培博老师送的锦旗(二)

“写书是为了奉献社会、让农民多赚钱。”

这是老师常挂在嘴边的话。2019 年前,每千字仅得 30 元稿费,远不够辛劳付出。他却乐此不疲。自退休之后,他几乎每天都奔波在全国各地,给农民讲授、传播最新农业技术。多年来他不看电视,每晚工作到23点半。为农业默默耕耘,编写、出版了21本、500余万字的农业科普读物。2019 年后出版政策突变,作者需自付书号费与成本费,他仍自费 12.3 万元,相继出版《为了大地的丰收》、《有机蔬菜节本高产高效栽培新技术》等五本著作。如今,这部凝聚毕生智慧的新作,面临 8 - 10 万元出版费的阻碍,而老师五年内四次病危住院,自费购药欠下 2 万余元债务,实在无力承担。

孙培博老师主编20多本农业技术书籍

这位曾在电话中远程指导辽宁岫岩农户挽救 500 亩冻害五味子,为社会创造数十亿元社会效益的老者;这位将化学杀虫剂使用频率从每年十多次减至 二三次,最终停止化学农药的施用,实现了有机栽培,为生态保护殚精竭虑的专家,此刻却因出版费犯难。他的技术能让贫瘠土地变粮仓,却无力让自己的研究成果走进更多农舍。

在此,我们发起募捐倡议:

1、凡捐助者姓名与地址将永久刊载于书末致谢页,成为有机农业发展史的见证者。

2、捐助款项扣除出版成本后,全部注入 “原生态农业发展基金”,用于道地中药材基地建设,孙老师将亲自技术指导。

3、捐助者自动成为基金股东,由出资最多的 7 - 9 位组成董事会共同管理,未来收益按出资比例分红。

4、所有捐助者将获赠电子纪念证书与孙老师签名的技术手册。

每一笔捐助,都是为中国农业播下的希望种子。您的 50 元,能让一项节水技术走进乡村;您的 500 元,可助有关病虫害有机防治方案传遍田野;您的 5000 元,将成为推动有机农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孙培博老师现场教枣农修剪枣树

当孙老师在病床上修改书稿时,他说:“这些技术若带到坟墓里,就是对国家、对土地、对广大农民的辜负。” 此刻,这位八旬老者仍在用生命践行 “为了大地的丰收” 的誓言。让我们携手托举这份坚守,让有机农业的火种燎原华夏,让子孙后代能吃上带着阳光味道的健康食材。

有意愿捐助朋友,请私信留言“1”,我们会及时和您联系,感谢您对中国生态农业的支持!

恳请转发扩散,期待您的援手!

倡议人:培博学堂 杜兆钧

2025 年 9 月 8 日

来源:培博学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