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山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如何让稻米“C位”出圈?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4-01 16:46 1

摘要:有了科技的加持,农民站在智慧农业管理中心,依托大数据便可精准擘画农事蓝图,轻点屏幕便能精准调控灌溉施肥,操控摇杆即可实现无人机有序播撒稻种,一键启动智能农机就能穿梭田间高效作业。“靠天吃饭” 成为过去,农民依靠现代科技,牢牢握住丰收的 “指挥棒”。

过去

农民种田,脸朝黄土背朝天,一年收成,全靠老天爷赏饭。

而今

有了科技的加持,农民站在智慧农业管理中心,依托大数据便可精准擘画农事蓝图,轻点屏幕便能精准调控灌溉施肥,操控摇杆即可实现无人机有序播撒稻种,一键启动智能农机就能穿梭田间高效作业。“靠天吃饭” 成为过去,农民依靠现代科技,牢牢握住丰收的 “指挥棒”。

在锡山区现代农业产业园,这一场景具象化呈现得淋漓尽致。2025年,“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在历年中央一号文件中被首次提出。今天就带大家走进锡山区现代农业产业园,沉浸式领略水稻领域新质生产力的 “神奇法宝”。

01

破解种源密码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瞄准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加快攻克一批突破性品种”。

是什么让米饭软糯香甜,好吃到让人一碗接一碗?这神奇法宝的线索,就藏在水稻生物育种实验室里。只见一排排架子上,从海南运回来的稻苞正整齐地排列在培养瓶中,科研人员将这些稻苞进行花药培养,然后利用分子标记、品种定向改良等前沿育种技术,创制种质新材料。

凭借生物育种技术,园区成功培育出一系列具备优质、高产、抗逆特性的良种。其中, “浙大嘉锡优 610”、浙大荃优 1610、“锡稻1号”、哈勃903等21个水稻新品种已顺利通过省级及以上审定,为苏南区域水稻种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品种支撑。

“这个品种叫哈勃1123,是园区自主研发的新品种。”科研人员向我们介绍道,“它的口感比较符合我们南方人,软糯可口,又有嚼劲,目前已经在审定中,将成为我们的明星产品。”

02

解锁数智耕能

◆◆ 农业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是核心要素,要“加快国产先进适用农机装备等研发应用”。

正值小麦春季管理关键期,太湖水稻示范园麦田里,园区生产部门工作人员熟练地在遥控器上设定航线和数据,伴随着旋翼转动地轰鸣声,无人机有序地穿梭在麦田中,为小麦喷洒农药。

工作人员徐烨介绍道:“这架无人机可负重80斤的药水,人工喷洒20亩地需1个小时,无人机仅需10分钟,高效又节约。”

在太湖水稻示范园“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像这样仅需人工“搭把手”的农机设备已经贯穿耕、种、管、收等水稻种植的全过程。有负责翻耕土地的无人拖拉机、精准插秧的无人插秧机、高效植保作业的无人植保机,以及颗粒归仓的无人收割机等。

如果说无人机操作还不够,夏天太热人工巡田太辛苦怎么办呢?有妙招。园区启用了全市首个农业数字化综合运营服务平台,利用农业资源数字化管理系统、农情监测预报系统、5G智慧农业应用等6大系统,农民“足不出户”,仅凭一台终端设备就能够在线实时监测户外气象、土壤墒情、虫情、作物生长等等农情信息,农技专家可在线答疑解惑,针对复杂问题还能进行现场“问诊”,并及时予以解决。平台还接入了智能农机无人农场综合信息化平台,实现基地农机作业及生产信息的可视化、智能化管理和信息化调度,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与管理水平。

03

精塑品牌形象

◆◆农业新质生产力,绿色是底色。

面对当今日益复杂的生态环境,生命健康成为最大的课题。锡山区现代农业产业园作为江苏省绿色大米生产基地,始终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依托先进的农业技术与科学管理模式,积极开展水稻机插稻绿色高效栽培技术、水稻侧深施肥技术、病虫绿色防控技术等,实现优良食味稻米绿色清洁高效标准化生产,为消费者呈上健康、绿色的优质大米。

2023年,园区的 “锡山大米” 更是斩获全省首个、全国第二个水稻碳标签证书。这一成果对推动农产品标准化、规模化、节约化生产,推广绿色轻简生产技术,提升农产品品质,以及加速产业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意义重大。

什么是碳标签?

负碳又是如何实现的?

简单来说,碳标签是一种标注产品生命周期内温室气体排放的指数。

化肥和灌溉是农业两大重要的碳排放源,做好两者的减量是农业结构性减碳方式。园区大力实施有机肥替代项目,比如在冬闲时,种植油菜、紫云英等天然绿肥,稻作前深翻入地,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从而减少化肥使用量;建立智能化灌溉系统,使用水肥一体化方案,高效节水,有效减少甲烷等气体排放。

04

延展价值链路

◆◆“推进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必须加速“裂变”提高农产品经济附加值。

一粒大米的最终“归宿”并不只有成为米饭,将杂粮、米糠、果蔬粉、蛋白质、植物多酚、多糖等益生元作为辅料,与普通大米一同碾磨成粉末,充分融合后重新塑形,摇身一变成为具备保健功能、特定功效以及适用于休闲场景的营养强化米,甚至还可以制作成自热型米饭,展现出多元新颖的产品形态,解锁生活中更多的可能。

众所周知,大米还可以用来制作米酒,传统的米酒大多是利用酒曲进行发酵而成的。而园区在成功优化菌种及发酵条件的基础上,顺利攻克高酒精度原浆制备工艺技术难题,并进一步完善了适用于高度酒小型生产加工的发酵、过滤、蒸馏等一系列关键技术,成功生产出高度酒产品。

通过这一系列创新举措,锡山区现代农业产业园深度拓展了稻米产业链,极大地提升了稻米的附加值,为农业产业发展注入全新活力。

下一步,锡山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将继续锚定建设一流国家级农业园区目标,以高质量发展为方向,以科技创新引领为导向,加快推进核心技术突破,厚植农业产业发展沃土,努力绘就农业好“丰”景,争当培育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排头兵。

来源:江南水乡生活见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