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曾经万人景仰的人中龙凤、精英律师、高大上职业代表,是否已经沦为了失业兜底行业?如果是,又是如何一夜跌入低谷,成为与滴滴、外卖乃至保险业务员齐名行业的?
一早,在@金陵辩护人 付士峰的五百律师群中看到一则扎心的讨论:
A律师:
强烈建议,现在的大环境,就不要出来做律师了。
律师,将来是中年人失业的兜底行业。
B律师:
滴滴 外卖 律师 失业三件套
C律师回复A律师:
已经是了!
曾经万人景仰的人中龙凤、精英律师、高大上职业代表,是否已经沦为了失业兜底行业?如果是,又是如何一夜跌入低谷,成为与滴滴、外卖乃至保险业务员齐名行业的?
就第一个问题,笔者观点是:
律师沦为兜底行业的说法虽有点夸张,但无论从身份地位、受尊重程度、执业收入各个方面看,律师职业确已今非昔比,即便不是兜底行业,距离也已近在咫尺。
记得1993年3月刚执业时,只有《律师暂行条例》,没有《律师法》,彼时律师法定身份为“国家法律工作者”,老百姓将律师和公检法司等同,公检法司对律师也是一家人一样,那时做律师可光荣、可有自豪感了!
再看现在,执业环境急剧恶化,律师几乎成为了全民社会戾气的出气筒,网络上任何人都可以谩骂攻击律师,即便是律师遭受非法暴力,网民也是一边倒地骂律师,代表性案例是2023年11月浙江女律师庭后被锤打骨折,一边倒地被网爆喝彩!
而由于协商收费,律师行业也成了卷王之王:诉讼周期越来越长,时间精力成本越来越大,与之相悖的是几十万案子几千律师费的情况大幅存在,而黑龙江一家国企,214万纠纷,邀请执业五年以上律师,零基础费用全风险代理一审、二审,胜诉后律师费总额不超过5000元,败诉分文不付,彻底撕开了“精英”律师的遮羞布!「链接」
更为恶劣的还有对方当事人、己方当事人、办案机关、人民群众借律师协会之手,恶意投诉打压律师,而律协也是“有投必立,有立必查、全面审查(投诉A事项不成立,依职权发现B事项违规亦处罚)”,对年年缴纳会费供养他们的律师丝毫不手软,又由于有“自律行为”为护身符,即便是处分错误,被投诉律师也很难通过诉讼程序纠正!(推荐阅读>>「链接」深圳律师诉深圳律协案,又推进了一步!)
内忧外患下,律师地位一落千丈,大把律师入不敷出,兼职跑滴滴、送外卖、摆地摊、直播擦边的新闻不绝于耳,据此来说,说律师职业沦为中年人失业兜底行业也不是没有依据。
就第二个问题,说来都是泪:
律师职业名为自由职业,实际上行业监管堪比公务员有过之而无不及,以网红律师杨龙飞为例,直播带货卖鸭脖都被举报,北京市司法局律管处工作人员答记者问时表示:律师不能兼职;被迫注销律师证转到上海执业后,上海市司法局工作人员回应记者称:如果该律师仍然有直播卖货行为,可以进行投诉!
律师本职工作吃不上饭,法律直播顺便带货也算是违规兼职?以此类推,兼职跑滴滴、送外卖、摆地摊、卖酒卖茶统统违规,结果就是告诉律师:饿死你都不能“兼职”!
律师职业一夜间跌入低谷,齐名于滴滴、外卖乃至保险业务员,除与社会大环境有关外,离不开监管部门的苛刻监管:一个“谨言慎行”的罪名就能够分分钟让为他人声张正义的律师闭嘴,能够维护委托人合法权益,却无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是业内常态。
公检法机关对律师也是颇有微词,“职业共同体”日渐变成了“职业对抗体”,当律师合法权益被侵害起诉维权,当律师起诉委托人支付律师费时,律师很难打赢官司,而当当事人起诉律师的时候,却非常容易胜诉,大量律师败诉案件将“医不自治”传说照进现实。
而与枉法裁判边界模糊的法官自由裁量权,进一步将崇尚法治、有情怀、有梦想、有正义感的律师推向绝望境地:
一位处在贵州偏远小县城的年轻律师都能顿悟到“戒掉"正义感洁癖"”,永远留10%的力量对抗职业麻木,并以法师为笔名,从律师到法师,个中辛酸,若非一番寒彻骨不能言说!「链接」
律师,已沦为中年人失业的兜底行业了吗?
即便不是,也正在是的路上!
推荐阅读:
①「链接」中国律师执业环境:有史以来最差,且还在继续差!
②「链接」律师行业的寒冬到了吗?
③「链接」律师随笔:慢慢戒掉“正义感洁癖”
⑤「链接」深圳律师诉深圳律协案,又推进了一步!
⑥「链接」深圳律师状告对方当事人“恶意投诉”案二审终结......
来源:异世界的鱼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