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的九三阅兵虽然是在北京举办,却在台湾投下了一颗重磅“舆论炸弹”,不仅形成了现象级传播,还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打破了民进党当局几十年来精心编织的信息“茧房”。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具体资料赘述在文中结尾
今年的九三阅兵虽然是在北京举办,却在台湾投下了一颗重磅“舆论炸弹”,不仅形成了现象级传播,还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打破了民进党当局几十年来精心编织的信息“茧房”。
如今数百万台湾民众通过网络观看了阅兵仪式,在台湾岛内掀起前所未有的“现象级传播”,但令人始料未及的是,民进党当局因应对不力陷入新的信任危机,开始自乱阵脚。
九三阅兵对台湾民众究竟造成了怎样的冲击?又对促进两岸统一的大势产生怎样的影响?
据统计,到阅兵三天后的9月6日正午,包含YouTube、B站和其他平台在内,台湾观看九三阅兵的次数已累积近700万次。
这一数字对于总人口仅2300万的台湾而言,达到了近乎三分之一的覆盖率,堪称“现象级传播”,显然九三阅兵的吸引力不仅仅限于大陆民众,其震撼性的演出画面和先进科技装备,也深深抓住了台湾观众的好奇心。
要知道在平时,台湾媒体对大陆的活动虽会报道,但最多只是点到为止。
然而这次九三阅兵却成为岛内各界关注的焦点,不少主流媒体甚至破天荒地转播了央视画面,数据显示从9月3日到6日短短三天,台湾三家主要媒体就刊发了超过450篇与阅兵相关的报道,甚至连长期持绿营立场的媒体也不得不赚取流量,大量引用阅兵高清直播画面,让民众自我判断。
在台湾社交媒体上,这次阅兵也被称为“全民直播”,网友们用“震撼”、“自豪”、“高科技感”等词汇刷屏,弹幕和评论的热度持续走高,一些讨论甚至延续到装备性能是否堪比美军无人机、多功能作战群以及人工智能潜艇等内容。
以前很多台湾年轻人在民进党的谎言下,总觉得大陆在作秀,但这次的阅兵,让他们真真切切看到了祖国的发展。
长期以来,民进党通过构建视听隔离、信息封闭的手段,形成了一道无形的“信息茧房”,其核心逻辑归纳起来就三点:
“不能看”(屏蔽大陆讯息),“不能信”(宣扬大陆虚假宣传),和“不能去”(打压两岸交流)。
而九三阅兵以大规模的直播传播,三拳直接击溃了这座茧房的底基。
回顾过去,台湾大多数民众对大陆的印象停留在八九十年代,甚至就连“茶叶蛋”梗也能流传至今,背后隐藏着一种信息的“闭塞化”策略。
然而这次阅兵活动提供了4K高清同步直播,直接将大陆的高科技与军事实力直观呈现,数百万台湾观众不仅看了,还看得津津有味,有人半夜追播,有人转发视频到朋友圈,甚至还有人专门截图探讨某些装备的设计细节。
这场阅兵的震撼效果不仅体现在视觉层面,更在于其颠覆了台湾常见的对大陆宣传“造假”、“夸大”的刻板论调。
过去,台湾绿营舆论常常把大陆形容成“纸老虎”,但这次阅兵一连串的阵列武器出现在高规格直播画面中,完全是一种硬实力的展示,让人不得不对大陆在军事实力上的进步刮目相看。
在陆委会对任何赴陆活动都发出严厉警告的背景下,依然有洪秀柱等超过13位台湾政界、学界人士和众多明星前往北京阅兵现场观礼,其中包括前国民党主席和多名国民党立委。
这些公开出席人士不仅增添了阅兵活动的政治分量,还让台湾民众开始反思,从这些“先驱者”的言行中获取不同视角,重新认识大陆的真实面貌。
九三阅兵不是一场普通的军事仪式,对台湾而言,这场现象级传播彻底打破了民进党构建的信息隔离,带来的不只是短期的关注度,更是深远的民意转向。
从数百万人的直播观看到社群讨论的热度不减,再到台湾艺人和网红积极参与传播,可以说九三阅兵已成为两岸关系上一道新的开端。
随着热度持续发酵,民进党深受舆论冲击,也不得不重新思考信息屏障的效率,但毫无疑问,无论民进党如何应对,两岸统一仍旧是一股不可阻挡的洪流,是大势所趋。
信息来源:
东南网2025.09.08《一周看台:让台胞共享九三阅兵荣光》
极目新闻2025.09.07《阅兵直播击破民进党编织的“信息茧房”》
经济观察报2025.09.04《台海观澜|台湾社会这样对待大陆阅兵:民间沸腾、庙堂无声》
来源:柯静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