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加沙战争持续近两年后,以色列政府关于这场冲突的言论,正在说服越来越少的民众和士兵。在2023年末,哈马斯渗透至以色列领土并实施了一场震惊全国的袭击,导致1200人死亡。彼时,成千上万的以色列人毅然应征入伍,将此视为对国家生存的威胁所做出的回应。然而,23个月
本文为深度编译,仅供交流学习,不代表日新说观点
在加沙战争持续近两年后,以色列政府关于这场冲突的言论,正在说服越来越少的民众和士兵。在2023年末,哈马斯渗透至以色列领土并实施了一场震惊全国的袭击,导致1200人死亡。彼时,成千上万的以色列人毅然应征入伍,将此视为对国家生存的威胁所做出的回应。然而,23个月后,一个日益壮大的预备役士兵群体,其中约有400人于上周公开宣布,拒绝响应未来的征召。他们谴责这场战争是一场“毫无意义”且“非法”的行动。
后备役士兵们的转变,其原因并非主要源于对加沙地带平民苦难的同情,而是对以色列人质命运的担忧。许多人认为,这场持续的军事行动未能达成解救人质的目标,其唯一目的不过是为了让现任政府得以维系。一名后备役军人伊亚尔(Eyal)向《国家报》(EL PAÍS)直言:“这场战争毫无用处,唯一的目的就是让内塔尼亚胡(Benjamin Netanyahu)继续掌权。”
对于以色列领导人继续军事行动的动机,质疑声此起彼伏。这场冲突在过去两年里已造成近6.3万名巴勒斯坦人死亡,平均每天高达90人。与此同时,以色列军队内部也出现了批评之声,这使得以色列领导人向全世界宣传的军队模范形象变得模糊不清。
反对重新入伍的预备役军人中,流传着对加沙驻军行为的指控,称其“不专业”,且“多数时候不清楚自己在做什么”。上周一泄露的陆军作战信息中心内部报告将过去数月军队在加沙地带的攻势视为“失败”,并指出以色列犯下“所有可能的错误”,既未能瓦解哈马斯组织,也未能解救人质。
上周二,以色列军队希望招募其计划紧急动员的6万名预备役军人中的大部分,以加强部队实力,推进自8月以来一直在进行的加沙城攻占行动。然而,据以色列媒体报道,在越来越多的预备役士兵因过去两年数百天的服役经历而面临家庭、工作或学业问题的情况下,军方登记的到岗人数低于预期。
据发起者称,一个名为“士兵为囚徒”(Soldiers for the Captives)的组织于周二站出来公开声明,他们将拒绝响应后续征召令。该组织由近400名预备役士兵组成,在特拉维夫的新闻发布会上谴责政府利用加沙战争,给加沙民众、驻军士兵和人质带来痛苦,却未能实现以色列领导人的既定目标。“我们有365名以上士兵,”一级军士长马克斯·克雷施(Max Kresch)在发布会上展示了全体士兵联署的信函,“我们拒绝参与内塔尼亚胡发动的非法战争。”
在以色列,预备役人员是战时的关键力量。该国正规军规模相对较小(约16.95万人),依靠数十万公民轮换服役——他们每年暂停数周个人生活加入军队。目前预备役人员总数约为45万人。自以色列对加沙发动进攻以来,这些轮换期变得更长更频繁。理论上服役是强制性的,但存在多种豁免条款。无论如何,因政治抗命而拒绝服役的预备役人员可能面临数周军事监禁。
士兵们日益增长的失望情绪与整个以色列社会的普遍怀疑态度相呼应。数月来,民意调查显示,以色列多数民众支持签署停火协议,这与其说是出于对加沙平民苦难的同情,不如说是因为他们认为这是解救人质的唯一途径——人质健康状况已成为以色列社会对加沙冲突最关切的问题。鉴于此,许多人无法理解内塔尼亚胡政府为何拒绝接连提出的停火方案——这些方案本可将最后一批以色列人从隧道中解救出来——反而继续推进连军方高层都警告会危及人质安全的军事行动。
在“士兵为囚徒”组织召开记者会数小时后,内塔尼亚胡发表了讲话。总理在致全体士兵、预备役人员及其家属的声明中表示:“我与你们同在,并向你们致以深切谢意”,“我深知你们付出了沉重代价”,并强调:“我们正在进行一场无与伦比的正义战争。我们时刻铭记2023年10月7日他们对我们的暴行:斩首、强奸妇女、焚烧婴儿、绑架人质。”
26岁的以色列人达娜(Dana)怀念学生时代,她认为以色列政府试图让民众持续处于恐惧状态。这位预备役军人兼“士兵为囚徒”组织成员指出,10月7日的创伤阴影与对悲剧重演的极度恐惧正折磨着以色列民众。她表示,这使人们陷入“防御模式”,警报信息因此更具冲击力。
然而她本人已不再受其影响。“他们不断提及‘彻底战胜哈马斯’这类民粹主义口号,但我认为以色列社会多数人已意识到这是谬论,”她在特拉维夫通过电话如是说。被俘人员家属们满怀愤懑。上周三,达娜参加了他们的抗议活动,大家对内塔尼亚胡再次拒绝哈马斯停火提议表示强烈不满。“以色列甚至没有给出拒绝的正当理由,”这位年轻女性指出。
作为“士兵为囚徒”组织的国际媒体联络人,达娜的工作经历折射出她的成长历程。“战争初期我们都主动请缨。我时常联系指挥官询问是否需要我归队,”她回忆道。但时间流逝未见进展。达娜指出,士兵间的猜疑源于三个关键节点。
第一次发生在2024年9月,当时军队一次失败的营救行动导致六名人质被哈马斯处决。“许多人意识到部队的行动危及了人质的安全,”这位预备役军人说。第二次是今年三月,以色列单方面终止了正在逐步释放人质的停火协议,重启攻势。第三次浪潮正发生在当下——以色列政府退出谈判桌,宣布将彻底摧毁加沙城。
“战争首日我毫不犹豫奔赴前线,”另一名加入质疑浪潮的战斗士兵伊亚尔表示。他被派往黎巴嫩边境,当时黎巴嫩真主党(Hezbollah)武装组织以声援加沙巴勒斯坦人为由开始轰炸以色列。
伊亚尔在四次征召中累计在该前线服役数百天。他最后一次服役是在2025年2月。如今,他已向指挥官表明不会重返军营。
2024年11月19日,当他在黎巴嫩境内执行任务时,黎巴嫩民兵组织的一架无人机炸死了他的表弟奥默·莫舍·盖尔多尔(Omer Moshe Gealdor)。死亡发生在以色列与真主党达成停火协议的前一周。伊亚尔在特拉维夫通过电话解释说,当时他们已经意识到与真主党“继续战争”没有意义,因为他们已经实现了目标。他总结说,他的表弟是“白白牺牲”的,留下妻子和两个孩子,一个三岁,一个八个月大。
如今,伊亚尔对加沙地带接连发生的死亡事件产生了类似感受。“对以色列人而言,最重要的是让被俘人员回家,”这位年轻人表示。他认识的两人都有亲属在加沙地带被绑架。而战争,他指出,“无法实现这个目标”。这位预备役军人认为,以色列在加沙的战争目标与加沙地带的局势毫无关系,而是与以色列国内政治和维持政府有关。“这场战争毫无意义,”他总结道。
来源:日新说Copernicium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