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贵?何为富?何为好?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4-01 16:22 1

摘要:孟子也说过:“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真正的贵,是坚守道德,不为外物所动。

儒家:以德为贵,以道为富。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儒家强调的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无论贫富,都要坚守道德。

《大学》里:“富润屋,德润身。”财富可以装饰房屋,但只有道德才能修养身心。

孟子也说过:“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真正的贵,是坚守道德,不为外物所动。

儒家并不否定对财富的追求,但强调“富而有德”“义利并行”“富而能俭”,认为财富获取要遵循道义,如“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能以不义的手段获取财富。

儒家告诉我们:真正的富,是内心的充实;真正的贵,是道德的坚守。

道家:无欲为贵,自然为富。老子在《道德经》中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不知足是最大的祸患,过度的欲望是最大的灾难。道家并不反对财富,而是主张追求“必要财富”,满足基本生存需求即可,反对过度的物质追求,真正的富,是内心的满足;真正的贵,是顺应自然。

佛家认为:真正的富足是内心的平静与自在,而不是外在的财富,要“内省”,“无欲则刚”,只有放下贪欲,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和富足,真正的贵,是能够利益众生,以慈悲心对待一切,真正的富,是内心的解脱;真正的贵,是慈悲与觉悟。

贵为因,富为果儒家的“贵”与“富”以道德和修养为核心,道家的“贵”与“富”以自然和无欲为本,佛家的“贵”与“富”以觉悟和解脱为要。

儒道佛三家核心:真正的“贵”是内心的高尚与道德的坚守,真正的“富”是内心的富足与精神的充实。只有内心先“贵”起来,外在的“富”才会随之而来。这正是“贵为因,富为果”的深刻道理。

做人以善心为贵,做事以尽心为好。

古人云:一善染心,万劫不朽,百灯旷照,千里通明。物质享受可以让人陶醉于一时,心存善念却足以使人幸福一世。善心如水,可以滋润所有干渴的心田。

明代刘伯温:“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无论做什么事,始终做到尽心。

人生以适意为贵,生活以知足为好。

人生贵在适意,知足常乐。人生一世要追求的东西很多很多,可是究竟有多少是自己真正需要的。在前进的路途中,人们往往会忘记了目标。

人品以正直为贵,心地以厚道为好。

《淮南子》:“正身直行,众邪自息。”为人要正直,坐得端、走的直、行得正,堂堂正正才是立世之基。古人云:厚德载物。土地不厚,承不了山川海岳;人心不厚,得不到道义情谊。

行善以孝顺为贵,积德以阴德为好。

百善孝为先,孝为德之本。北宋司马光说:“积金以遗子孙,子孙未必守;积书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读。不如积阴德于冥冥之间,为子孙长久之计。”阴德就如播种,只要播土下种,就不怕将来没有收成的机会。

待人以坦诚为贵,处世以谦让为好。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君子养心莫于诚。《菜根谭》:“径路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的,减三分让人尝,此是涉世一极安乐法。”

富裕以仁慈为贵,贫穷以有志为好。

财富若用于正途,能乐善好施,有益民生,才是真正发挥财富的妙用,古人所谓“天要你富莫太奢”“为富当仁”,要善用金钱。人穷志不能穷,要勇闯世界,做不了顶天立地的人,最起码要做个有用的人,做个对得起自己的人。

家庭以和睦为贵,持家以勤俭为好。

家庭和睦,家运才会旺盛。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德者,本也;财者,末也,所以勤俭为持家之本。夫妻以同心为贵,佳偶以互补为好《周易》:“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身体以健康为贵,锻炼以有恒为好。

我们的祖先特别珍惜自己的健康,”《庄子》中,所谓“养”,是指滋养、培养、保养、养育、修养;所谓“生”,是指生命。养生就是通过身心养护,以获得更加旺盛的生命力。锻炼最重要的是持之以恒。

自律以制欲为贵,欲求以适当为好。

宋儒程颐说:“一念之欲不能制,而祸流于浪涛天。”自律就是克制欲望,人生中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学会战胜自己,超越自己,才是人生的大智慧大学问,彻底消除欲望是不可能的,克制欲望是让欲求走向平和中道。

情感以真挚为贵,性格以刚柔为好。

庄子说:“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无论是亲情、爱情、友情,都是我们人生中最大的财富是幸福的人,做人办事,刚中有柔,柔中有刚,刚柔并济。

言语以谦和为贵,举止以稳重为好。

古人云:谦者众善之基,傲者众恶之魁。越是成熟饱满的谷子,越是低下头,言语谦和是一种境界。“大才有本事没脾气,中才有本事小脾气,末才没有本事大脾气。”古人云:立如松,坐如钟,举止庄重。

起居以有常为贵,衣饰以得体为好。

古人云:起居有常,养其神也。起居作息有规律,对人健康有好处。平旦之时阳气从阴始生,到日中之时,则阳气最盛,黄昏时分则阳气渐虚而阴气渐长,深夜之时则阴气最为隆盛。“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衣饰得体。

养生以心静为贵,饮食以清淡为好。

静能养神,静能益寿。老子说:“归根曰静,静曰复命。”纷繁万物回归本就是静,只有静才能回归生命。静是天地之道。人只有与天地之道合一,才能延年益寿。

学问以专精为贵,技艺以实用为好。

追求学问要专要精,学习技艺要讲究实用,古人做学问要求先博后约,就是先“挖宽”,博览群书,然后“挖深”,学问达到一定的深度。古人喜欢讲“以艺求道”,所有的技艺最终要达到“道”的境界。

欢迎大家品读中华大家读书会!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传播正能量!

感党恩.向党学.悟思想·跟党走!

感家恩.天行健.地势坤.齐家道!

感恩天地滋养万物!感恩国家培养护佑!

感谢父母养育之恩!感恩恩师谆谆教导!

祈世界和平!国泰民安!阖家幸福安康!

来源:中华大家读书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