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国评论】让蔡和森的精神火炬持续照亮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01 16:14 1

摘要:3月30日,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卓越领导人蔡和森诞辰130周年纪念日。当天上午,他的家乡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举办了蔡和森红色精品思政课启动仪式暨首场宣讲等系列活动,人们汇聚一堂,深切缅怀蔡和森同志光辉的一生,用红色思政课的方式引导人们从蔡和森身上汲取奋进力量。站在第

3月30日,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卓越领导人蔡和森诞辰130周年纪念日。当天上午,他的家乡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举办了蔡和森红色精品思政课启动仪式暨首场宣讲等系列活动,人们汇聚一堂,深切缅怀蔡和森同志光辉的一生,用红色思政课的方式引导人们从蔡和森身上汲取奋进力量。站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方位,现场聆听《忠诚印寸心——向蔡和森学习忠诚于党、坚定信念》《党的纪律是铁的纪律——向蔡和森学习干净做事、廉洁奉公》《与人撑巨艰——向蔡和森学习担当作为、服务人民》等精品课程,我们愈发清晰认识到:新时代新长征路上,蔡和森精神犹如永不褪色的火种,将持续照亮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

理论创新的先锋

蔡和森在法国勤工俭学期间,以每月阅读百余万字的速度系统研究马克思主义著作。他在给毛泽东的信中提出:“唯物史观是吾党哲学的根据”,这种理论自觉使他在中共二大上率先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面对今天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正是对蔡和森理论创新精神的当代传承。

在数字经济重构生产关系的今天,蔡和森关于“改造中国与世界”的方法论依然鲜活。他主张“从哲学伦理学入手,改造哲学,改造伦理学,根本上变换全国之思想”,这种系统思维启示我们,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理论创新的整体突破。正如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六个必须坚持”,正是新时代的理论创新坐标系。

群众路线的典范

蔡和森早年与毛泽东共同发起“新民学会”,团结进步青年探索救国道路。他积极推动赴法勤工俭学运动,通过组织工人、学生群体参与社会实践,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群众实际需求相结合。在领导“五卅运动”期间,他深入工厂、学校发动群众罢工罢课,形成反帝爱国统一战线。

这种“脱去长衫,到群众中去”的作风,与习近平总书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重要论述形成历史回响。蔡和森主编《向导》周报时就曾提出“真能保护利益镇压反动派的只有工农兵代表会议”,这种人民主体思想在新时代转化成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党的十八大后出台的中央八项规定,第一项就对“改进调查研究”作出要求,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战场上,数百万驻村干部续写着蔡和森“到群众中求方略”的工作方法。当“千万工程”让万千乡村焕发新生,我们更是看见了群众路线穿越时空的生命力。

自我革命的先驱

面对白色恐怖,蔡和森在《党的机会主义史》中痛陈“党的指导机关极大部分是知识分子及小资产阶级的代表”,这种刀刃向内的勇气,与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形成精神共鸣。他在狱中受尽酷刑仍高呼“革命者决不跪着生”,这种钢铁意志正是当前反腐败斗争需要的政治品格。

蔡和森提出的“用布尔什维克精神建设党”,在新时代转化为党的政治建设统领全局的实践创新。从延安整风到党纪学习教育、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从“两个务必”到“三个务必”,共产党人自我革命的精神谱系中,始终跃动着蔡和森式的忠诚与纯粹。当年轻的党员干部在井冈山干部学院重走挑粮小道时,他们触摸到的正是这种穿越时空的精神血脉。

在蔡和森同志纪念馆的展柜里,蔡和森当年编辑的《向导》周报仍折射着真理的光芒。这位提出建立中国共产党的先驱,用生命诠释了“忠诚印寸心,浩然充两间”的赤子情怀。新时代新征程上,面对科技革命浪潮、地缘政治变局、社会治理挑战,我们比任何时候都需要蔡和森式的理论清醒、为民情怀和革命气节。让这位当年“湘江三杰”之一的精神火炬,继续照亮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这正是对先驱最好的告慰。(黄诚)

一审:王星 二审:罗江 三审:刘辉煌

来源:娄底新闻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