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著名武术家万籁声,1903年出生于湖北省武昌县葛仙镇(今鄂州市葛店镇牌楼街),原名万常青。出生于书香门第的他,走的却是一条出人意料的文武双全之路。从北京农大的一名学子,到威震南北的武术宗师,他用一生诠释了何为“侠之大者”。他不仅是武技的实践者,更是武学的思考者
北京农大的高材生,到技压群雄的武学宗师,万籁声故事的续集,正在他的故乡葛店上演。
在中国近代武术史上
万籁声是一个无法绕开的名字
他不仅是一位名震南北的武术家
更是一位思想深邃的武学理论家
他的武学生涯
如同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
从葛店这片土地走出
最终以“自然”二字
为中国武学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而今这股武魂并未远去
正在他的故土
由后继者们重新点燃、薪火相传
著名武术家万籁声,1903年出生于湖北省武昌县葛仙镇(今鄂州市葛店镇牌楼街),原名万常青。出生于书香门第的他,走的却是一条出人意料的文武双全之路。从北京农大的一名学子,到威震南北的武术宗师,他用一生诠释了何为“侠之大者”。他不仅是武技的实践者,更是武学的思考者与传播者,早已成为中国武术文化中一个重要的精神符号。
万籁声的武学根基,奠定于其青年时期一段近乎“执拗”的求学经历。他十七岁时考入国立北京农业专门学校(1923年更名为国立北京农业大学,今中国农业大学)。他自幼爱好武术,在校期间,曾拜沧州神枪手刘德宽的高足赵鑫洲为师,毕业后留校任助教、讲师。
然而,他对武学的追求并未止步于此。听闻“南北大侠杜心五”大名后,他执意恳求,多次拜访,终于以至诚的求学之心,打动了这位隐于市井的奇人。被正式收为杜心五的关门弟子,习得“自然门”内功秘传。此后,他又先后拜刘百川、杨畏之等名师,尽得少林六合门、自然门内功、罗汉门等各派精髓。这段广博而扎实的拜师经历,为他日后形成自己独特的武学体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陈炀 摄
他继承并发展了自然门的武学理念,将各家之长融会贯通,他提出以“道法自然”为核心的武学理念,主张动作应顺应自然规律,追求“动静无始,变化无端,虚虚实实,自然而然”的境界。
1927年,他将所学著成《武术汇宗》一书,系统地阐述了自己的武学思想,将深奥的武学哲理,化为了可学、可练、可传的系统理论。不久后,《武术汇宗》在《晨报》刊登。这本书,至今仍是武术研究者们的重要参考典籍。
1928年,南京举行全国国术国考,高手云集。万籁声凭借深厚的功力一路过关斩将,最终他技压群雄、声名大振,被选聘广州担任为两广国术馆馆长。 抗日战争期间,万籁声先后任重庆中央训练团武术总教官、湖南国术训练所所长、广西大学体育部主任、永安体育师范学校校长,福建省等地学院体育教授等职。
Ⓞ陈炀 摄
万籁声先生虽已远去,但他的武学精神与自然门武学,却在他的故乡葛店,迎来了新的传承。 作为葛店的本土文化名片,万籁声武学精神的挖掘与传承,一直是当地文化工作的重点。
Ⓞ陈炀 摄
2020年,福建省万籁声武学研究院成立。2021年,万籁声自然门武术获批列入鄂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年12月,湖北葛店万籁声自然门武学研究会暨福建省万籁声自然门武学研究院湖北葛店分院在葛店揭牌成立。
Ⓞ陈炀 摄(左图)
“我们练的不仅是拳脚功夫,更是万师爷传承下来的那种不畏艰难、自强不息的精神。”作为万籁声的再传弟子,鄂州市武术协会副会长、葛店万籁声自然门武学研究会会长何雪锋感触颇深。他在葛店开办了万籁声自然门武术馆,致力于让更多的人崇尚武学、发扬中华传统武学文化精神。
谈及未来,何雪锋眼中充满了希望与责任:“要把万籁声师爷的武术精神和自然门武学传承下去。我们一直以来积极开展武术交流活动,推广自然门武学进校园、进社区,让这项非遗文化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从一代宗师的传奇人生
到今日故土的薪火相传
来源:傲雪国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