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们都知道,近代中国人遭遇的空前劫难,不仅在于域外侵略者的贪婪和凶残,更在于国内掌握社会资源的满清政府根本没有任何保护中国人民的想法和行动,他们只想着如何维护自己的统治,确保子子孙孙都能够从生下来开始就躺着数钱,一辈子花天酒地,穷奢极欲。
我们都知道,近代中国人遭遇的空前劫难,不仅在于域外侵略者的贪婪和凶残,更在于国内掌握社会资源的满清政府根本没有任何保护中国人民的想法和行动,他们只想着如何维护自己的统治,确保子子孙孙都能够从生下来开始就躺着数钱,一辈子花天酒地,穷奢极欲。
我们原本知道,作为打破贵族政治的沉疴,构建大一统强盛社会的皇帝制度一开始就是那些不劳而获的世袭贵族最大的敌人,历史告诉我们,战国期间的七国贵族都在秦始皇的统一大业下事实上烟消云散了。
然而,不甘失败的贵族后裔们却在强大的秦帝国代际更替之后,很快卷土重来,胡亥、李斯和赵高的执政三人组却在内讧中次第毁灭了,可惜的是,已经感受到没有不劳而获的贵族盘剥压迫却能享受大一统红利的中国劳动者绝不接受贵族政治的复辟,七国的旧贵族不行,凭借战功或其他原因冒出来的新贵族也不行,历史的重任最终落在草根出身的刘邦后裔身上。
揭开被不劳而获者篡改的历史,我们就会轻松发现,西汉诸帝之所以能够被老百姓所拥戴,其杜私门、抑豪强的公共政策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这在客观上极大地改善了中国劳动者的现实处境,最终形成了为历史所彪炳的汉唐盛世。
然而,我们也知道,皇帝制度作为生产力相对低下的中国社会的权宜之计,存在巨大的先天缺陷,其中,代表大一统社会的皇帝究竟需要依靠谁才能够维持长治久安的社会基本秩序,始终是困扰皇帝们的一个重大的难题。
西汉初期的政治乱象表明,功臣靠不住,皇族靠不住,外戚也靠不住,所以说,矫枉过正的东汉宦官专政逐渐成为了社会公敌,其与外戚的最初几次斗争中保持全胜的战绩,更值得后人回味。
然而,当东汉的宦官最终被彻底铲除之后,其皇朝统治也就走到了尽头,很多人都幻想当皇帝,却没有人想做汉献帝,之后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更将中国带入了几乎亡国灭种的大黑暗时期,这也让人们对虚伪残暴的官僚士绅集团产生了高度警惕。
我们之前讨论过南北朝的竞争何以北朝获胜,这当然是劳动者的胜利,相比南方地区破坏程度大得多得多的北方地区恰恰因为官僚士绅的相对疏失而得以更高效发展,这本身就预示着文明的方向,只不过当时能够认清这些的人少之又少。
唐代的成功绝非后人臆造出来的所谓的关陇集团之功,而在于对基层劳动者的空前放权解绑。譬如说,一人灭一国的王玄策,偏师、以少胜多,断了日本侵略中国之心达千年之久的刘仁轨,他们的事迹要是放在两宋之后,完全不可想象。这也说明,中国人不是不能打,而是有人千方百计在破坏中国人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唐朝的毁灭和五代乱象让后来的统治阶级对基层人民群众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极度恐惧,他们只能采取分化瓦解的策略,与人为从劳动阶级中割裂出来的所谓士绅阶层达成了利益同盟,从而国力日衰、积贫积弱,只能通过不断地对外屈辱苟合割地赔款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维护其虚弱的统治,在他们的操作下,假道学们横空出世,并窃取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从此之后,对外软弱不惜举手投降,对内狠毒不惜小民性命的“基本原则”成为了这些孔教败类们秘而不宣的座右铭。
等到清廷入主中原,庞大的八旗子弟给中国社会造成了沉重的负担,而贵族政治肆无忌惮地全面回流从而重新掌握国家命脉的再封建化过程,让原本长期停滞的中国社会陷入了不断衰退的恶性循环,这当然不是所谓的祖宗之法,而是实打实的封建糟粕,于是,我们也就毫不奇怪,为什么近代中国在远方撮尔小国的威逼恫吓下毫无斗志,只知道了花钱买平安,只会举手投降了。
从此以后,皇帝、贵族、官僚、乡愿再加上洋人,都是庞大中国不劳而获的吸血鬼,中国劳动者的负担何其重啊,而勾结交织在一起的官僚买办集团逐渐发现皇帝制度越来越像一块毫无用途的绊脚石,而这一点,除了正统皇族之外的其他人,也不会有异议,所以说,上个世纪的中国,谁再想当皇帝,谁就是全社会的公敌。
来源:初柔说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