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世新四化研究:博世如何迎接AI时代?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4-01 15:17 1

摘要:在AI技术和自动驾驶技术的快速迭代趋势下,在软件定义汽车和AI定义汽车的发展背景下,作为传统Tier1的领头羊,博世在如何迎接AI时代的挑战?

佐思发布《2025年博世汽车新四化布局分析报告》。

在AI技术和自动驾驶技术的快速迭代趋势下,在软件定义汽车和AI定义汽车的发展背景下,作为传统Tier1的领头羊,博世在如何迎接AI时代的挑战?

博世通过多维度战略布局,将AI技术深度融入核心业务,构建了从研发到应用的全链条能力,具体表现为以下五大方向:

设立七大人工智能中心,构建AI创新引擎

博世在全球设立七大人工智能中心,其中中国团队聚焦智能制造、智能工程、供应链优化和智能服务四大领域,已完成光学质检、电池健康预测等200余个项目落地。

博世全球七大人工智能中心

整理:佐思汽研

对外AI合作和投资

博世与清华大学续签五年合作协议,投入5000万元人民币开发工业AI技术,联合研究中心已发表百余篇顶级会议论文。

博世与微软、亚马逊云等科技巨头合作探索生成式AI在自动驾驶中的应用,例如通过合成数据训练提升自动驾驶系统对复杂场景(如塑料袋与车辆部件识别)的判断能力。

博世还收购了以色列AI初创公司AnyVision 9%股权(现已更名为Oosto),强化视频分析与人员识别技术;并战略投资Aleph Alpha,开发跨领域AI应用场景。

Oosto近期的主要技术进展包括:

推出 "VisionGPT" 功能模块,利用生成式AI技术合成多样化的人体特征训练数据(如不同肤色、体型、着装风格),显著提升系统对少数族裔人群的识别准确率(将误识率从0.8%降至0.2%)。开发多模态视频分析能力,结合语音、文字上下文增强行为预判,例如在赌场场景中实时识别醉酒者或异常肢体冲突。通过自研的 "ShadowNet" 算法,破解低光/逆光条件下的识别难题,支持在反光、雾霾、口罩遮挡(透光率与高通合作推出 "SenseOn-Edge" 低功耗芯片方案,可在5W功耗下实现每秒40帧的4K视频流实时分析,大幅降低硬件部署成本。

核心业务AI化:AI嵌入产品

博世在座舱、智驾、底盘、电池等领域均嵌入了AI技术。

多功能摄像头(MFC):集成传统图像处理与 AI 算法,可识别 80 种道路场景(如行人、异形车、隧道出入口),并通过深度学习优化夜间和恶劣天气下的识别能力。例如,第三代 MFC evo 版的 AI 算力提升 4 倍,可提前 200 米识别障碍物。智能刹车系统:基于 AI 算法优化制动逻辑,实现 “无顿挫刹车”,缓解驾驶员疲劳并减少晕车风险。电池锁防盗系统:通过 AI 分析电池使用习惯,预测续航里程并优化充电策略,同时支持数字钥匙功能。语音交互:与 Aleph Alpha 合作开发方言识别技术,可自动处理 40% 的故障服务电话,减少人工干预。

博世还提出了座舱平台“太极平台”向AI演进的路线。

博世太极平台2.0、3.0和4.0的特点对比如下:

组织转型与人才培训:打造AI驱动型企业

博世在全球开展“AI赋能计划”,2025年目标培训2万名员工,中国区推出“三手三家数字化赋能”项目,定义数字化转型核心角色。

博世与清华大学、上海交大等共建联合实验室,定向培养AI人才;2024年新增2000名软件工程师,重点补充自动驾驶、氢能领域。

在中国,博世发布了针对“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的学习培训及AI Service Platform搭建,已有超过100个人工智能工具,并且员工可以基于平台搭建更适合自己的人工智能工具。博世始终践行终身学习文化,并不断调整绩效评估体系,以丰富的学习资源、时间与配套的激励措施,支持员工转型为未来创新人才。

AI优化生产

博世通过整合人工智能技术,显著优化了生产流程,提升效率并降低成本,以下是部分应用场景及成效:

AI排程系统:在武汉工厂,博世华域采用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排程算法,结合RFID和MES系统,实时分析设备状态与物料信息,动态调整生产路径,实现机加工领域的“单件流”生产。此举使缓存减少近90%,加工时间缩短85%,生产人员减少50%,年增收益超300万元。柔性生产调度:上海总部展示的AI驱动生产线中,通过智能调度算法优化设备组合,结合AGV自动执行任务,提升供应链响应速度,实现效率跃升30%以上。AI能源管理平台:博世自主研发的能源管理系统(如Nexeed软件)结合AI算法,精准预测能耗并优化设备运行。例如,德国洪堡工厂通过该平台降低单件产品40%的能源需求;艾森纳赫工厂的“平衡能源网络”试点项目,通过AI分析生产物流与能源价格关系,每年减少5%的能源成本。

综上,博世通过AI嵌入产品、AI优化生产等策略,已实现从汽车到家电、从硬件到软件的全面智能化。其目标不仅是功能升级,更旨在构建以数据驱动的服务生态,推动AI从技术工具向生活基础设施转型。

《2025年博世汽车新四化布局分析报告》目录

页数:260页

01

博世简介和综述

1.1 博世 简介

博世公司简介

博世中国布局

博世公司经营情况

博世主要财务数据(2019-2024)

组织架构调整:博世智能出行集团

组织架构调整:XC事业部

1.2 博世 发展战略

博世五纵九横技术路线图

围绕产业链变革的业务和技术布局

XC事业部产品线

博世的芯片投资和布局

博世发力8英寸SiC芯片

博世AI智能座舱平台全面集成DeepSeek

02

博世 整车平台、架构和域融合

2.1 博世 座舱平台

博世智能座舱平台简介

博世智能座舱平台产品演进

博世升级版智能座舱平台

博世个性化智能座舱解决方案

博世舱驾融合路线演进

博世舱驾融合方案设计

博世基于单芯片的舱驾融合方案

博世获取智能座舱平台升级版项目

2.2 博世 两轮车智能化

博世两轮车业务发展历程

博世高级骑行辅助系统 ARAS

博世两轮车防抱死系统ABS

博世摩托车车身稳定控制MSC

博世MSC附加功能:防后翘起控制&弯道牵引力控制

MSC附加功能

博世两轮车智联系统:智能仪表

博世mySPIN APP

摩托车互联服务B2V

博世电动两轮车

博世两轮车解决方案传感器配置

博世两轮车传感器

搭载博世产品的摩托车展示

博世最新产品:六种新型雷达辅助系统

2.3 博世 多域融合

博世多域融合计算布局:向着舱驾合一平台演进

博世多域融合计算布局:舱驾合一产品研发路线

博世多域计算产品布局

博世跨域布局(舱驾融合计算平台):推出舱驾融合

博世跨域布局(舱驾融合计算平台): 基于高通8775硬件架构

博世跨域布局(舱驾融合计算平台): 基于高通8775软件架构

博世跨域布局(底盘、动力计算平台):VDC 2.0

博世跨域布局(底盘、动力计算平台):VMM

2.4 博世 网关和VCU

博世网关发展历程及功能

博世汽车中央网关(1):乘用车

博世汽车中央网关(2):商用车

博世VCU产品

博世跨域车辆控制单元

区域控制器和智能电网管理模块

03

博世 座舱域控

博世智能座舱域控制器业务现状

博世智能座舱域控制器:Gen1—Gen3产品组合和功能特点

博世智能座舱域控制器一代和二代

博世智能座舱域控制器:各版本产品功能详解

博世第二代8295座舱域控平台:系统功能特点

博世第二代8255座舱域控平台

博世第二代8255座舱域控平台:系统功能特点

博世第一代8155/6155座舱域控平台:系统拓扑

舱泊融合解决方案

博世舱驾融合的硬件方案和操作系统方案

博世舱驾融合方案降本30%

04

博世 基础软件

4.1 博世 中间件和SOA

ETAS整车OS解决方案

易特驰端到端的整车OS解决方案

云原生软件平台

易特驰SOA及中间件等汽车软件相关产品布局演进

中间件与工具链

易特驰确定性中间件解决方案 EDMS

易特驰TTS时间确定性调度中间件

易特驰边缘中间件

4.2 博世 AUTOSAR

ETAS AUTOSAR CP解决方案:RTA-CAR

ETAS AUTOSAR CP解决方案:RTA-CAR工具链

ETAS AUTOSAR AP解决方案(1):RTA-VRTE

ETAS AUTOSAR AP解决方案(2):RTA-VRTE软件架构

ETAS AUTOSAR软件架构设计工具:ISOLAR-VRTE

ETAS AUTOSAR软件架构设计工具

ETAS合作动态

4.3 博世 OTA

OTA业务布局

博世通用汽车软件业务与ETAS业务整合

博世易特驰汽车OTA业务演进

OTA Next-gen解决方案

OTA Next-gen解决方案:架构示例

OTA Next-gen解决方案:Context Pipeline

OTA Next-gen解决方案:面向下一代ECU的升级能力

OTA Next-gen解决方案:提供端到端的OTA全场景和需求服务

05

博世电动化布局

5.1 博世电驱动和动力域

博世电驱动总成:产品和功能特点

博世乘用车电驱产品(1)

博世乘用车电驱产品(2)

博世动力域控制系统:产品及功能特点

5.2 博世 车载数字电源

博世48V转向系统解决方案

博世第二代48V锂电池产品

博世48V DC/DC转换器

06

博世智能座舱

6.1 博世 座舱产品

博世的智能座舱分级

博世座舱产品、供应商和客户

博世乘用车视觉产品-DMS&OMS

博世车机和信息娱乐业务

博世舱内监控产品

博世DMS方案

6.2 博世 车载显示

车载显示业务发展路线

智能座舱多屏互动产品

全液晶仪表产品和核心客户

博世数字化后视镜业务

车辆控制屏和NeoSense触屏反馈技术

车载显示新技术:裸眼3D显示屏技术

博世智能眼镜

07

博世的汽车传感器和感知系统

7.1 博世 毫米波雷达

博世乘用车前雷达

博世商用车前雷达&角雷达

博世第六代毫米波雷达

博世前向毫米波雷达乘用车装配量及占比(按雷达型号),2022-2024

博世前向雷达乘用车装配量及占比(按主机厂TOP15),2022-2024

博世角雷达乘用车装配量及占比(按主机厂TOP15),2022-2024

博世雷达负责人李明康离职,转投硅谷4D雷达创业公司

博世全球毫米波雷达累计出货量破亿,中国本土贡献超3000万

7.2 博世 视觉系统

博世视觉产品分类&产品客户

博世乘用车视觉产品-前视摄像头

博世3D环视解决方案

博世乘用车视觉产品-DMS&OMS

博世乘用车视觉产品总结

博世视觉产品时间线

7.3 博世 高精度定位

博世高精度定位产品(IMU):SMI240

博世高精度定位产品(IMU):SMI240芯片结构

博世高精度定位产品(IMU):SMI240专利到产品的映射

博世汽车MEMS IMU应用方案:在高精定位、高速紧急停车中的应用

7.4 博世 MEMS

博世汽车MEMS传感器应用场景分类及产品选择

博世汽车MEMS传感器:产品和功能特点总结

博世汽车MEMS传感器产品(1)

博世汽车MEMS传感器产品(2)

博世汽车MEMS传感器产品(3)

博世汽车MEMS传感器产品(4)

博世汽车MEMS加速度传感器应用方案(1)

博世汽车MEMS加速度传感器应用方案(2)

7.5 博世 其他传感器

博世第六代超声波雷达

博世超声波雷达应用:自动泊车演进路线

博世和倍耐力合作研发世界首个基于集成传感器的轮胎系统

08

博世智驾系统

博世自动驾驶产品矩阵

8.1 博世 智驾发展战略

博世中国战略布局(1)

博世中国战略布局(2)

博世中国战略布局(3)

博世中国战略布局(4)

博世中国战略布局(5)

8.2 博世 舱泊一体

博世舱泊一体域控产品

博世舱泊一体域控产品硬件方案及泊车能力

博世舱泊一体域控产品优势

博世中国本土座舱开放式合作模式

博世舱行泊一体路线图

博世舱泊融合方案

8.3 博世 舱驾一体

博世舱驾一体域控产品

博世舱驾一体域控产品:硬件架构

博世舱驾一体域控产品:软件架构

8.4 博世 前视一体机

博世前视一体机产品总览

博世前视一体机产品详情(1)

博世前视一体机产品详情(2)

博世前视一体机产品详情(3)

博世前视一体机产品详情(4)

8.5 博世 高级智驾系统

博世高阶智驾系统(L2++)软硬件

博世全球首个高阶智能驾驶项目成功量产

博世智驾启动新一轮组织架构变革和战略合作

博世加速端到端智驾布局

博世智能驾驶算法演进路线规划

2025年量产一段式端到端无图方案

09

博世 底盘

9.1 博世 底盘业务综述

博世新一代底盘解决方案

博世底盘解决方案详解

博世底盘解决方案详解:制动(1)

博世底盘解决方案详解:制动(2)

博世底盘解决方案详解:转向(1)

博世底盘解决方案详解:转向(2)

博世底盘解决方案详解:底盘协同控制(1)

博世底盘解决方案详解:底盘协同控制(2)

博世底盘解决方案详解:底盘协同控制(3)

9.2 博世 商用车智能底盘

博世商用车混合助力转向系统(1)

博世商用车混合助力转向系统(2)

博世商用车纯电动助力转向系统(1)

博世商用车纯电动助力转向系统(2)

博世商用车电控气压制动系统:EBS

9.3 博世 底盘控制器

博世第一代底盘协同控制产品(1)

博世第一代底盘协同控制产品(2)

博世第二代底盘协同控制产品

博世第三代底盘协同控制产品

9.4 博世 制动系统

博世制动产品发展历程

博世传统制动系统产品:ABS

博世传统制动系统产品:ESP

博世传统制动系统产品:PEBS

博世线控制动产品

博世线控制动2.0产品:IPB

博世线控制动2.0产品:IPB

博世线控制动3.0产品:DPB

博世线控制动冗余方案(1)

博世线控制动冗余方案(2)

博世线控制动产品应用车型

9.5 博世 智能转向

博世智能转向解决方案总体布局

博世集团汽车转向系统发展历程

博世线控转向系统解决方案:SBW(1)

博世线控转向系统解决方案:SBW(2)

博世线控转向系统解决方案:SBW(3)

博世线控转向合作案例

博世转向系统关键部件

博世转向系统未来规划

博世集团转向系统在华布局:博世华域转向

博世华域智能转向系统解决方案一

博世华域智能转向系统解决方案二

博世华域线控转向布局及2024冬季测试

博世华域智能转向系统项目投产

10

博世新四化 总结和展望

来源:佐思汽车研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