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借款起纠纷还动手?法院调解双案落幕:借钱要还、打人必赔!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08 17:17 1

摘要:朋友间借钱本是信任之举,可一旦发生纠纷甚至升级为肢体冲突,不仅伤感情,更要承担法律责任。近日,略阳法院就审理了一起因借款引发的民间借贷纠纷与健康权纠纷双案,最终通过调解化解矛盾,为大家敲响了警钟。

朋友间借钱本是信任之举,可一旦发生纠纷甚至升级为肢体冲突,不仅伤感情,更要承担法律责任。近日,略阳法院就审理了一起因借款引发的民间借贷纠纷与健康权纠纷双案,最终通过调解化解矛盾,为大家敲响了警钟。

张某与王某本是朋友,此前王某以经济紧张为由向张某借款 8000 元,并约定了还款日期。可还款到期后,张某多次催要,王某却一直推诿不还。一次催款过程中,双方情绪激动,王某竟朝张某脸上扇了一巴掌,导致张某耳朵嗡嗡作响。张某随即报警,并前往医院检查,诊断为软组织损伤。为维护自身权益,张某将王某诉至法院:一方面以民间借贷纠纷为由,要求王某偿还 8000 元借款;另一方面以健康权纠纷为由,要求王某支付医疗费、营养费、护理费、误工费等共计 5000 元。

案件审理过程中,法院考虑到双方曾是朋友,且纠纷若生硬判决可能进一步激化矛盾,遂与特邀调解员共同组织双方进行庭前调解。法官向王某释明,借款到期不还需承担还款责任;而动手打人致伤,已侵犯他人健康权,不仅要赔偿损失,若情节严重还可能面临更重的法律后果。最终,在法官与特邀调解员的耐心调解下,双方达成和解协议:王某分期向张某偿还 8000 元借款,同时当庭向张某支付医疗费、误工费等各项损失赔偿共计 1000 元。

此案的调解结果,既让张某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也避免了王某因纠纷陷入更不利的局面,更向社会传递了 “借钱要还、动手担责” 的法律底线。在此提醒大家,朋友间借贷需留存借条、转账记录等证据,遇纠纷应通过协商、诉讼等合法途径解决,切勿冲动行事,否则不仅伤了情谊,还要承担法律责任。

感谢阅读 欢迎转发

讲好法院故事 /传播法治声音

签发:吴小强

审核:刘钊儒

责编:周 莉

来源:略阳法院

相关推荐